分享

《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让思想冲破牢笼 2021-04-08

蔡元培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甲午战争后开始接触西学,同情维新。1902年组织中国教育会,1904年与人在上海组织光复会,任会长,第二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投身革命。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任民国临时政府教育总长,民国前后曾经两次赴德国莱比锡大学学习。1916年底任北京大学校长,支持文化运动,提倡学术研究,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实行教授治校,对中国大学和学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其著述均收入《蔡元培全集》。

■本文选自《蔡元培全集》第三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北京大学之设立,既二十年于兹,向者自规程而外,别无何等印刷品流布于人间。自去年有《日刊》,而全校同人始有联络感情、交换意见之机关,且亦借以报告吾校现状于全国教育界。顾《日刊》篇幅无多,且半为本校通告所占,不能载长篇学说,于是有《月刊》之计划。

以吾校设备之不完全,教员之忙于授课,而且或于授课以外,兼任别种机关之职务,则夫《月刊》取材之难,可以想见。然而吾校必发行《月刊》者,有三要点焉:

一曰尽吾校同人所能尽之责任所谓大学者,非仅为多数学生按时授课,造成一毕业生之资格而已也,实以是为共同研究学术之机关。研究也者,非徒输入欧化,而必于欧化之中为更进之发明;非徒保存国粹,而必以科学方法,揭国粹之真相。虽曰吾校实验室、图书馆等,缺略不具;而外界学会、工场之属,无可取资,求有所新发明,其难固倍蓰于欧美学者。然十六七世纪以前,欧洲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于吾人乎?即吾国周、秦学者,其所凭借,有以逾于吾人乎?苟吾人不以此自馁,利用此简单之设备、短少之时间,以从事于研究,要必有几许之新义,可以贡献于吾国之学者,及世界之学者。使无月刊以发表之,则将并此少许之贡献,亦靳而不与,吾人之愧歉当何如耶?

二曰破学生专己守残之陋见吾国学子,承举子、文人之旧习,虽有少数高材生知以科学为单纯之目的,而大多数或以学校为科举,但能教室听讲,年考及格,有取得毕业证书之资格,则他无所求;或以学校为书院,媛媛姝姝,守一先生之言,而排斥其他。于是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全以科学为基础;治一国文学者,恒不肯兼涉他国,不知文学之进步,亦有资于比较;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系。有《月刊》以网罗各方面之学说,庶学者读之,而于专精之余,旁涉种种有关系之学理,庶有以祛其褊狭之意见,而且对于同校之教员及学生,皆有交换知识之机会,而不至于隔阂矣。

三曰释校外学者之怀疑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礼记》、《中庸》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足以形容之。如人身然,官体之有左右也,呼吸之有出入也,骨肉之有刚柔也,若相反而实相成。各国大学,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理想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与放任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论乐天观与厌世观,常樊然并峙于其中,此思想自由之通则,而大学之所以为大也。吾国承数千年学术专制之积习,常好以见闻所及,持一孔之论。闻吾校有近世文学一科,兼治宋、元以后之小说、曲本,则以为排斥旧文学,而不知周、秦、两汉文学,六朝文学,唐、宋文学,其讲座固在也;闻吾校之伦理学用欧、美学说,则以为废弃国粹,而不知哲学门中,于周、秦诸子,宋、元道学,固亦为专精之研究也;闻吾校延聘讲师,讲佛学相宗,则以为提倡佛教,而不知此不过印度哲学之一支,借以资心理学、论理学之印证,而初无与于宗教,并不破思想自由之原则也。论者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则深以为怪。今后《月刊》以宣布各方面之意见,则校外读者,当亦能知吾校兼容并收之主义,而不至以一道同风之旧见相绳矣。

以上三者,皆吾校所以发行《月刊》之本意也。至《月刊》之内容,是否能副此希望,则在吾校同人之自勉,而静俟读者之批判而已。

注释

①北京大学前身是清政府于1898年设立的京师大学堂。本文写于1898年,刊于1919年《北京大学月刊》第一卷第一号。所以说“二十年于兹”。

②倍蓰(xǐ):数倍。蓰:五倍。

③靳(jìn):吝惜。(www.)

④媛(xuān)媛姝(shū)姝:洋洋自得。

⑤庶(shù):希望,愿意。

⑥祛(qū):除去,消除。

⑦美术:指艺术,包括美术、绘画、建筑音乐等。

⑧计学:经济学

⑨樊:纷杂。

⑩论理学:逻辑学。

学习提示

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现代化,与现代媒体的发展密不可分。在1900年前后,媒体主要形式是报纸和杂志;进入21世纪后,媒体主要形式除了报纸和杂志外,还有电视和网络。媒体的现代发展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

本文是一篇发刊词,发刊词的目的在阐释刊物的宗旨和意义。《北京大学月刊》于1919年创刊,蔡元培撰写发刊词是最合适的人选,因为蔡元培1916年底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采取“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的大学理念锐意改造老的北京大学,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本文首先简要地说明了《北京大学月刊》创刊的起因,接着阐释了刊物的意义:第一,对于“吾校同人”,《月刊》是发表学说的园地;第二,对于学生来说,《月刊》是破除一己陋见的利器;第三,对于校外人士来说,是解释怀疑的窗口。更重要的是,蔡元培同时也阐释了自己对大学的理解:第一,大学是共同研究学术的机关,这种研究,应该采用世界性的眼光,科学的方法,在输入欧化和保存国粹中推动中国学术的发展。第二,大学的目的是要培养大学毕业生,蔡元培根据文学与科学、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大学生不应该固守自己的专业,而应该在专精之余,旁涉种种有关系之学理,以破除其褊狭。第三,大学之所以为大,可以包容各种对立的学说和流派,大学应该让各种思想得到自由发展,这就是蔡元培著名的大学理念: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蔡元培对大学三个方面的理解,对于今天的大学管理者、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仍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思考与练习

一、根据蔡元培对大学的理解,谈谈你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生活中大学的异同。

二、现代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文体形式,如发刊词、广告等,有人要出版月刊杂志《我》,内容以大学生活为主,请为之撰写一则发刊词或者一则广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