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的心

 兴和微生活伟 2021-04-08


记得那是1990年,父母为了我和两个姐姐的上学,再三考虑后,把我们转入了教学条件较好的县城去读书。父母在离学校很远的地方给我们租了一间房子,青色的瓦片已被雨水冲的泛白、斑驳不堪地墙壁已经掉了好几块泥坯。那时我还小,放学后的生火、做饭都是姐姐们的事情。记得有一年,再有半个多月就放寒假了,可我们的口粮却难以维持到放假,于是给村里的父母捎话说再要一些白面和土豆。


北方的数九天异常寒冷,冷嗖嗖的西北风中夹杂着雪花,我像往常一样早早地起床,生着火炉后,便围着炕桌预习功课,这时砰砰地响起了敲门声,紧跟着是母亲的吆喝声。是母亲来啦!我急奔出去打开大门,只见寒风中,母亲吃力的背着大袋子、拎着小袋子靠在门口,我急忙接过东西,扶着母亲进了屋。车站到这里的路程足有两公里,母亲是一路背着走来的,她的脸色煞白、嘴唇冻的发紫…..


此时的我,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我竭力控制不让眼泪流出,两个姐姐也在帮母亲暖和着已快冻僵了的双手。

“怕你们断了粮,我便急着送来了,可不能饿起了肚子”。母亲看着我们轻轻地说着。

母亲对我们一直都是疼爱有加,宁愿自己吃再多的苦,也不愿意让孩子们受一点儿罪。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有做不完的活,可她从来没有说过一声苦和累,每日总是不停地干着那永远也干不完的活。

母亲是上世纪中国典型的劳动妇女,勤劳持家,自立自强。我们姊妹八个,除了大姐、二姐那时的年代没上几天学,其余的几个姐姐都念了书、也最后上了班。


供我们念书的岁月里,母亲常常以供我们念书为自豪。在她的心里总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支持着她去劳作。

 “每当想起念书的孩子们,就好像自己总有使不完的劲。” 母亲常常对村里的人们说。母亲也会常常下田地干活,那娴熟麻利的动作不亚于一个大男人的劳力。

父亲是乡里小有名气的兽医,整日忙着出诊、下乡,田里的活全撂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身上,母亲没有任何怨言,从下种、锄地到收割都会料理的面面俱到。


我们的假期是母亲最高兴的时候,她召集我们全部出动下地干活,一人几拢明确地分工后,她便带头收割了起来。休息时,母亲变戏法儿似地拿出一颗西瓜来给我们分享,她却在一旁喝着从家里带来的白开水……母亲总说她吃不了那些西瓜呀水果之类的,以免闹肚子影响了劳动。母亲不是吃不了水果,而那分明是母亲的一片舐犊之情啊!

近几年来,我常常会想到老家小屋的热炕头和母亲亲手腌制的咸菜。每次休假回去,母亲总是绞尽脑汁,变着法子让我吃这吃那,瘦弱精干的她总不舍得让我干任何活儿,尽管她已经是步履蹒跚……我想这是一个当母亲的无私天性,世间没有任何事物可以超越。

一个家庭,无论是贫穷还是富裕,如果有一个好母亲,天上的太阳都会永远微笑……


作者:黄孝东

现就职于集通铁路集团公司,喜欢文学,书法,作品多次荣获区内外各类奖项,硬笔书法入编《国际硬笔书法家观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