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顾问——解决企业痛点的高性价比的咨询

 许永硕 2021-04-08

这是通过文章介绍我自己的业务的第二篇文章!

从2004年开始与参与供应链管理实施项目,了解了供应链管理咨询的业务,开始学习、参与咨询行业;2014年加入和君咨询,进一步了解咨询行业。发现咨询行业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为信任付出高昂的代价,导致咨询成本高!

咨询的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为了验证结论

在加入和君之前,参与最多的项目是供应链管理和IT实施的项目,实施项目相对比较具体,核心是将前期业务咨询的流程变革方案,通过软件固化下来。这类项目,咨询最大的价值是借鉴行业标杆的经验。

比如在2005年实施宝钢采购供应链项目之前,为了更好的参与宝钢项目,先让我参与浦项制铁的类似项目,所以在宝钢遇到的很多问题,在看过浦项制铁的逻辑之后,直接就有问题的解决方案。

2008年在海尔做供应链管理咨询的时候,海尔看中的是咨询团队中三星、LG团队的供应链项目经验。无论是宝钢、还是海尔在咨询的项目中,最看重的也是行业标杆的经验。行业标杆经验实际上是验证了成功的结论的

加入和君之后,和君的战略咨询ECIRM方法是非常有名的,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ECIRM模型参考文章ECIRM战略模型在互联网+的应用:静态模型, ECIRM战略模型在互联网+的应用:动态模型ECIRM战略模型在互联网+的应用 使用方法,以及研究和君战略咨询的方法。后来发现战略咨询,最关键的是公司战略方向的结论;而这个结论通常是一句话就可以表达的;公司的战略实施路径结论稍微复杂一些,也是可以通过几小时的交流表述清楚的。而战略咨询更多的工作是收集信息,验证结论的正确性。

另外咨询浪费时间的原因是:咨询顾问是通过咨询方法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其核心能力是方法,用咨询方法与客户的实际结合得出战略方向。在行业理解上,客户比顾问更了解行业!但行业发展趋势,行业专家是比企业更了解行业的。行业专家专注于行业的研究,对行业企业的发展,通常是最了解的,对企业的方向性的建议,其对企业的价值是可以与战略咨询项目相当的,是性价比最高的。

过去十几年从事过通过软件优化企业效率、供应链咨询、企业互联网转型、物联网媒体等领域的工作,为很多企业提出过企业方向的建议。可惜免费的建议不被重视,后来有一部分企业对我的建议反馈看,绝大多数的建议方向是正确的(其中有两个团队,我曾经强烈建议这个方向是错误的,尽早从那个创业方向上撤出来,而创业团队执意坚持,几年之后,这些项目的方向验证是错误的)。

经过与庞大数量的企业交流,对所研究行业的发展方向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而现在正处于行业变革期,需要与更多的企业交流,才能不断把握行业发展趋势。传统的战略咨询模式,需要花很多时间去收集战略方向正确的证明材料的工作,而我希望自己的时间能够与更多的企业交流,而不是去证明结论正确。在这个领域,期望的模式是做企业的顾问定期与企业交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及时为企业发展方向做调整建议

其实我在物联网领域的成名作是2013年为杭州古北(Broadlink)推出的智能插座写的评测,提到了开放接口,开发智能遥控器等方向的建议,后来智能家居云平台,智能家居产品中的智能红外功能(智能遥控器)都是比较流行的方向。后来刘宗孺对我为杭州古北写的那篇评测是:写出了他们公司一年的战略

沟通不畅是很多企业面临的难题

这一轮的技术变革,最大的特点是融合;传统业务需要在工业互联网平台(或物联网平台)上实现数字化映射,就需要运营部门、设备管理部门、信息部门等各方面的人协同工作,这里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同背景的人的沟通难题。

这里我深有体会:我最开始是软件工程师,思维方式、沟通方式都太技术,当时只能与IT技术交流,沟通能力非常差。2008年,Servigistics中国区只留下我一个人,参与了Servigistics国外专家与中国企业的翻译工作。为Servigistcs亚太区负责人与中国企业的高管做过翻译,为Servigistics亚太区最好的售前顾问与中国企业的业务部门做过翻译,同时作为技术专家也与中国企业的技术直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发现:高管、业务部门、技术部门人的思维方式、交流方式都不同。

之后就开始研究不同人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最开始在帮助Servigistics亚太区总经理翻译的时候只是翻译,半年之后一次交流,时间非常紧张,翻译效率太低,后来整个交流是我按照Servigistics亚太区总经理思维方式,直接与中国企业高管沟通的,后来做了汇报。

随着互联网发展向产业推进,所有产业将通过互联网提升效率,未来所有公司的战略都将与IT有关联。而IT与业务之间的交流是很多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所以既懂IT又懂业务的人,将会在未来企业战略规划领域、业务规划领域创造巨大的价值。

一个案例

记得一家非常成功的手机制造企业,几年前其董事长认为基于NAS的家庭存储,可以解决手机照片、视频的很多难题,她因此想做一个基于NAS的家庭网络存储中心,方便照片、视频、文件的多个终端分享,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方便的存储、读写文件。

她认为这就是智能家居,所以让她的团队研究智能家居并计划做智能家居领域的转型。她的技术团队研究了智能家居方案汇报后,总是不能让她满意,所以她与技术团队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根本无法合作(影响团队的稳定,影响业务转型)。

后来这个企业的技术团队负责人找到我,与这家公司的技术、董事长做过交流后,发现核心在于同一个概念,理解不同,我找到他们误解的根源,并介绍了NAS家庭存储的趋势,并介绍了智能家居的未来趋势。

最后将他们的理解协调后,当然NAS的家庭存储中心的业务也开展了,智能家居的生态也在计划中。

最近也有一家企业应用软件的几个创始人对未来发展方向存在分歧,去年还没有担任这家企业的顾问的时候,提出的建议帮助他们将公司发展目标统一了。最近感觉他们在业务模式上又存在分歧,我也提出了他们创始人都认可的解决方案。

可以做的咨询领域

  1. IT规划:最开始是从事软件开发,后来在供应链咨询领域加入的是全球最好的供应链管理软件供应商,客户都是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公司。而我在供应链实施项目上从事的是集成工作(将供应链管理系统需要的数据,从企业的其他系统导入到供应链系统,所以需要非常好的了解这些系统)。见过太多的优秀企业的IT系统,所以知道什么系统解决什么问题,很多行业的企业IT系统,就是相关行业的IT规划蓝图。

  2. 供应链管理:曾经在最好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公司,从事技术开发。当时对业务非常感兴趣,所以把这家企业所有能收集到的资料:客户资料、解决方案都看过一遍,期望有机会能够转型做业务顾问。虽然最终也没有在这个公司转型做业务咨询,但发现了所有文档中引用最多的是APICS管理理论,在把APICS的理论与实践(非常多的知名企业的供应链解决方案)结合后,对供应链管理有自己的理解。

  3. 互联网转型:去年参与产业互联网白皮书的编写,对产业互联网做了深入研究,也写了很多文章。最近看很多文章基本预测对了趋势。

  4. 物联网:从2012年开始,与物联网领域的几百个创业团队(或者公司)做过交流,非常熟悉中国的物联网生态,连续几年写的物联网趋势,都是非常准确的。

  5. 公司战略规划:在和君学习了ECIRM模型,这是非常好的战略规划工具。而和君金碗是最好的一个平台型企业的标杆模式,可以非常有效的帮助企业战略规划。物联网智库的所有方向都是我规划的,其中物联网智库成立的低功耗广域网联盟,最早就是我策划的方案的变形。

我参与的事情比较杂,还有很多领域都是咨询方向,就不一一列了。看我公众号的内容,就知道我擅长的领域。

很多朋友朋友建议我专注于某一个领域,这样容易开展业务,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一个人的平台模式,未来我会将某一个模式专门写一篇文章介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