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幻作家,技术灾难的吹哨人

 科学声音 2021-04-08

国内知名的科幻作家韩松老师最近有一个很棒的演讲,谈的是科幻与人类的未来。他以宏大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科幻文学给人类的启迪。

韩松老师说:

科幻的诞生始终伴随着强烈的自我毁灭感的出现,那些看上去无比先进,可以造福未来的技术,有没有演变成毁灭世界的力量呢?虚拟现实有没有可能成为未来科幻最主流的表现形式呢?科学与科幻到底有什么关系?

这些思考和问题,只能出自一位科幻文学家底深厚、阅文无数的“老姜”之手。

看完韩松老师在《眼界 Talk》里的精彩讲述,我忍不住也想从我一位科普作者的角度,谈谈科幻与科学的关系,权当给韩松老师讲话的一点微末补充。


科幻是否会真的预言现实?

在我看来,绝大多数“科学幻想小说”准确地说是“技术幻想小说”

我们都知道,科学(Science)不等于技术(Technology)。简单来说,自然科学是人类对大自然运行规律的认知,技术则是一种具体的发明创造。自科幻小说诞生以来,绝大多数科幻小说都是描写在现有科学认知的前提下,未来会发展出怎样的技术。有很多科幻小说中描述的未来技术,后来都成了真,最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凡尔纳小说中的那些未来事物。

但我极少在科幻小说中看到对未来科学新发现的描写,偶尔能看到,但不多。比如阿西莫夫在《基地》中描写了“超空间”,这算是一种新的科学发现,刘慈欣在《球状闪电》中描写的宏原子也算。不过,遗憾的是,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任何一个科幻小说家在科学家写成前瞻性论文之前,就成功预言了未来的某项科学新发现。

在韩松老师演讲中提到的毁灭世界的纳米机器人,超级病毒,以及对人类记忆的改造,这些都属于技术范畴,这些预言至少有成真的可能性。

此外,韩松老师在演讲中特意提到了《信条》这部电影,里面有一种以前科幻作品中从未提到的武器——熵,它能够改变时间结构,甚至改变物理学第二定律,让熵反向流转,成为一种熵减。

但我认为, 科幻小说中“改变物理定律的武器”这个提法可能欠妥。“物理定律”的本意是指那些不可证明,在适用范围内只能当做公理(或者信仰)存在的自然法则(Law),这是这个词语在学界公认的定义。因此,如果不改变这个词语本身的定义,那么从逻辑上来说,物理定律在它的适用范围内是不可改变的。换一个更好点儿的说法可能是这样:未来发现某个新物理定律,利用这种新的物理定律,设计出更强大的武器。

因此,我的结论是:只有被成功预言的“技术”,没有被成功预言的“科学”。当然,也或许是我科幻小说看得还不够多,我没发现并不代表一定没有,欢迎留言补充。


人类的世界末日,
是科幻想象还是已知的未来?

在科幻小说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对未来世界末日的描写:

例如《黑客帝国》中的人类成了 AI 的奴隶;《终结者》中的天网发动了恐怖的核战争;《生化危机》中泄露的病毒几乎把所有的人都变成了丧尸等等。它们的共通点是:某项技术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根据科幻研究学者江晓原教授的统计,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中,描写悲观未来的比例要远远高于乐观未来的比例,因此,江晓原教授得出一个结论:科幻最重要的目的是反思科学而不是赞美科学。

初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但仔细思考的话,我们会发现,科幻作家在这个问题上又不得不陷入一种类似“二律背反”般的逻辑困境。

逻辑一:



假如科幻中描写的那些世界末日真的来临的话,那么它们确实是一种可怕的技术灾难,而技术是科学的产物,因此,从逻辑上来说,技术灾难的元凶是科学。比如,恐怖终结者背后的元凶是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把人变成丧尸背后的元凶是生命科学。因此,要避免可怕的技术灾难,我们必须限制这些科学的发展。

这条逻辑线没毛病,完全能够自圆其说。但是,在科幻中,还经常描写另一类世界末日。例如,《天地大冲撞》中一颗巨大的彗星即将撞击地球毁灭世界;《流浪地球》中太阳即将发生氦闪毁灭地球;《恐怖地带》(又名《极度恐慌》)中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凶猛病毒发生变异,对人类造成致命威胁。

在这种世界末日的背景设定下,我们又可以得出另一个逻辑。

逻辑二:



假如科幻中描写的那些世界末日真的来临的话,人类必须团结起来去化解灾难。人类发射太空飞船,携带核弹头,以自我牺牲的方式炸毁了冲向地球的彗星,人类集中全世界的物资打造巨大的行星发动机将地球推离太阳系。要实现这一切,必须依靠计算机科学和物理学。人类研究出对抗病毒的特效药或者疫苗来阻止病毒的蔓延,依靠的是生命科学。因此,要避免可怕的世界末日,我们必须大力发展这些科学,等到末日临头的时候再想着要发展科学,可就来不及了。

同样是为了避免科幻中的世界末日,一种逻辑的结论是要限制科学的发展,而另一种逻辑的结论是要大力发展科学。这就是我所说的,科幻作家不得不面对的一种“二律背反”般的逻辑困境。

“想要解决这个逻辑困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认清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我们可以不要发展这个技术,不要发展那个技术。但是,我们不可能做到“不要发展这个科学,不要发展那个科学”,无论是计算机科学、物理学还是生命科学,它们只有一个,它们是一个整体,无法分割。在科学家探索大自然的规律时,他无法预知,也无法控制这个规律将来可以发展出什么样的技术。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人类可以靠伦理来限制某项发明,但我们无法预先限制某项科学发现,因为“发现”只有在发现之后才能被叫做发现。

所以,准确地说,我们只能反思技术,无法反思科学。

韩松老师在《眼界Talk》中说:

科幻作家他的一个初衷并不是为了把人类送进一个悲惨的地步。他是通过预言一些灾难,然后最终达到怎么让人类生活得更好一些,怎么能够让人长远地在宇宙中生存下去,甚至去理解这个宇宙,融入这个宇宙。我觉得这是科幻最根本的目的。

说得非常好,每一个科幻作家其实都是心怀善意,哪怕他们描写了一个极为黑暗的未来,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一个光明的未来。威尔斯在《时间机器》这部作品中,描写了一个极其恐怖的未来,但是在小说的结尾,他依然通过一朵小花喻示了新的希望。大家熟悉的《三体》对未来够悲观了吧,太阳系都毁灭了,但刘慈欣并没有把人类文明真正毁灭干净,在小说的结尾,甚至让宇宙重启了。几乎在每一部描写恐怖未来的科幻作品中,我总能找到作者心底深处存在的希望,真正令读者或者观众彻底绝望的科幻作品是极少极少的。

科幻小说作家更像是一位“技术的吹哨人”,他们会对现有的科学有可能研究出的技术发明给出预警,告诉我们什么样的技术有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从而引发人们的深思,三思而后行。

虽然,到目前为止,我所看过的所有科幻小说中预言的技术灾难都没有成真,但这并不意味着未来也不会成真,这种警示是不可缺少的。


科幻与科学的关系

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1956 年,普林斯顿大学理论物理系的博士生休·艾佛里特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战战兢兢地交给了他的导师——著名的物理学家惠勒教授。艾佛里特之所以惴惴不安,因为这篇论文提出了一个完全可以称得上疯狂的设想。令艾佛里特颇感意外的是,惠勒非常重视这篇论文,他特地带着论文前往当时物理学重镇哥本哈根,与很多大物理学家讨论,其中就包括 71 岁高领的泰斗级物理学家玻尔。他们进行了三轮“漫长而激烈的讨论”。在惠勒写给艾佛里特的信中,我们读到这样的文字:

你的完美波函数公式自然无人撼动;但我们所有人都觉得,真正的问题出在这么多公式后面所附的说明性文字上面。

在这些说明性文字中,艾佛里特描述了他这些公式中所隐含的现实意义,这让惠勒感到十分头痛,而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们看完论文,则将艾佛里特的理论嗤之为“神学”。我们先一起来感受一下这篇论文的气质,然后我再告诉你这篇论文开了一个什么样的脑洞。


这是一篇非常严肃的理论物理学论文,它的目的是为了描述量子力学中“波函数坍缩”的原因。正是这篇论文,开启了现代科幻中一个非常重要,也是极为庞大的类型,不知道你猜出来了没有,这个类型就是:平行宇宙(平行世界)

韩松老师在演讲的结尾给年轻人提了一个问题,科幻创造了四个世界:更广阔空间的世界、时间的世界、虚拟世界、大脑世界。我们能不能创造出第五个世界来呢?

沿着韩老师的思路,我觉得“平行世界”也可以算作科幻创造的另外一个世界。不过,没有科学家休·艾佛里特的论文,科幻界也不会诞生这个重要的科幻类型。

这个故事就是我对“科学与科幻的关系”这个问题的回答。

我所看过的所有科幻中的那些“疯狂”的想象,它们的源头其实都有一篇这样的科学论文或者某个科学家的文章、笔记。

科学家的想象力一点儿也不亚于科幻作家的想象力。当然,科幻作家的作品也激励了一大批学子投身于科学事业,做出了伟大的成就。因为,科学与科幻,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对未知的探索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也是腾讯新闻《眼界 Talk》的初衷,带着问题去找答案,一起心怀好奇,打开眼界,看到更远的未来。再次推荐这个内容和韩松老师的精彩演讲,你能从中感受韩松老师的宏大思考以及科幻的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