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悠然家中悠然居——《论语》悟读【248】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08

真趣淡然居物外,忘机多是隐天台。

《论语》第十篇第十六章:

【原文】

 寝不尸,居不客。

【译文】

孔子睡觉时不像死尸一样直躺着,在家里并不讲究仪容。

【悟读】

悠然亭下悠然坐,自在观中自在眠。

这是苏东坡和佛印和尚在一次游玩时留下的上下联,尽得生活之真趣。

“寝不尸”,杨伯峻译为睡觉时不要直挺着象死人;钱穆译为寝卧时不直挺着四肢像个尸;李泽厚则译为睡不仰卧。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是在睡觉中度过的,睡觉是人生之一大事。一般而言,睡姿主要有三:仰卧、俯卧、侧卧。对此,古人的观点是“侧龙卧虎仰瘫尸”。南宋著名理学家蔡元定曾推出二十二字《睡诀》:“睡侧而屈,觉正而伸,勿想杂念。早晚以时,先睡心,后睡眼。”唐代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说:“屈膝侧卧,益人气力,胜正偃卧。”这一观点为中国道家所崇尚。

故古人睡时最忌挺尸,提倡“睡不厌屈,觉不厌伸”。意思是睡觉应如婴儿般侧卧蜷缩,日常应勤伸懒腰消疲养血拉筋健心肺。

“居不客”,居,坐;客,宾客。杨伯峻翻译为:“平日坐着,也不像接见客人或者自己做客人一样”。古人的坐法有几种,恭敬的是屈着两膝,膝盖着地,而足跟承着臀部,作客和见客时必须如此。

本章描述的是夫子居家时之生活情形。他姿态自然,非常的放松和随意,全然没有了平时严谨拘礼的样子。这与《述而篇》中“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的描绘是一致的。

由此可知,夫子的家居生活是很随意的,与常人无异。他追求的是生活的散淡和悠然,这也是夫子在生活中最自然最真实的一面

悠然家中悠然居,夫子的做法是一种身教。他告诉我们,生活是美好的,也是惬意的,尤其居家之时,不必刻板,卸去包裹,追求真义真趣,体味悠然自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