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人且唱中庸曲——《论语》悟读【265】

 新用户97560OBk 2021-04-08

中庸致善行事道,厚德载福为人宗。

《论语》第十一篇第十七章:

【原文】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pì,偏激),由也喭(yàn,鲁莽)。

【译文】

高柴过于实在,曾参不够聪颖,子张过于偏激,子路过于直率。

【悟读】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句子的意思是,“中”是天下的至大本源,“和”是天下的至上规律

本章表面似乎夫子在评价他的学生高柴、曾参、子张、仲由的不同性格,指出四位学生的弱点。

 “柴也愚”,柴即高柴,字子羔。“愚”,朱熹注释“愚者,知不足而厚有余” ;“参也鲁”,参即曾参。朱熹注释“鲁,钝也”,迟钝的意思,程颐注解“曾子之学,诚笃而已”; “师也辟”,师即子张。朱熹的注释“辟,便辟也。谓习于容止,少诚实也。”《论语·季氏篇》中有“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一句,其中,“便辟”是谄媚逢迎之意,这与夫子对子张的评价不符。本文之“辟”应为偏僻之意,可解为爱钻牛角尖,与夫子对子张“师也过”的评价意思相近; “由也喭”, 由即子路。朱熹注释“喭,粗俗也”,钱穆的注释“喭,刚猛义”。鲁莽刚猛的理解比较符合对子路的一贯评价。

由此可见,夫子虽然认为人的本性相近,但人的气性却差异甚大,这也会影响到一个人的道德学问。夫子知人而教,有知人之明,可谓伟大之教育家。

有人把本章理解为“子羔大智若愚,曾子大恭若鲁,子张大交若辟,子路大直若喭。”如此之解读,背离了夫子的一贯思想。

本章真正的意思是,夫子认为,四个学生各有所偏,不合中行,对他们的品质和德行必须加以纠正,这表达了夫子一贯的核心思想,即中庸思想

为人且唱中庸曲。中庸是指儒家的道德标准,中庸,中用,庸古同用。要求待人接物保持中正平和,因时制宜、因物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这一理论源自人性,其思想基础是天人合一。《论语·雍也》载“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可见,中庸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极高的难以达到的人生境界。

本章也体现了夫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天下没有完美的玉,完美的玉也无需雕琢,教育的目的是把不完美尽可能变得完美起来。把不可能变得可能,也应该是教育者的乐之所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