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太宗为什么一定要征讨高丽?

 浮生偷闲 2021-04-08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原创-NO.1344
作者:徐飞   审核:黑猫  编排:杜大大
本文选自历史研习社新书《历史的荣耀》

打高丽这事容易“上瘾”。

唐太宗身为一代明君,常常反思隋朝灭亡的教训。当初隋朝覆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隋炀帝三次征讨高丽,以致出现“男丁不足,役使妇人”的可怕局面,各地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可唐太宗在位期间,曾两次发起征讨高丽¹的战争。劳师远征,广征丁夫,靡费巨大,可以说是在透支唐朝的国力。还好唐朝底子硬,没有重蹈覆辙。

那么,这里有一个巨大的疑问:唐太宗为什么会像隋炀帝一样,一定要置高丽于死地?难道他不知道前朝实际上间接亡于征高丽之役吗?

▲隋朝三征高句丽

有很多历史学者对此提出了看法,其中以唐朝要维系宗藩关系,不容他国挑战自己构建的世界体系为主。

此外,还有渊盖苏文弑主、高丽违诏、援救新罗、收复辽东领土、雪隋代之耻、防止后乱、平定天下等具体原因。但是,笔者想从华夏民族的心理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01
东北亚的小霸王

首先,简单介绍唐太宗征讨高丽的历史背景。

据《史记》记载,在朝鲜半岛最早建立国家的是商朝的遗民箕子。武王伐纣灭商时,箕子率众东走,到朝鲜半岛建国,臣服于周朝。到了秦汉时期,燕人卫满东渡水(今朝鲜大同江),灭了箕氏朝鲜,建立卫氏朝鲜。后来汉武帝出兵灭了卫氏朝鲜,在这里设立了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将朝鲜半岛正式纳入西汉的行政管辖范围。

东汉末年,辽东太守公孙康在乐浪郡南又设置了带方郡,三国曹魏时期,魏国版图还包含这块土地;直到西晋末年“五胡乱华”,中原陷入动荡,这片地区才脱离中原的统治,落到了长白山地区的少数民族高句丽人手里。

在中原王朝大一统的空窗期,高句丽像藤蔓一样野蛮生长。强大起来的高句丽,四面开弓,北面的夫余、挹娄、寇漫汗,西北边的契丹、库莫奚,南边的新罗和百济,都不是它的对手,这些国族还成为它的附庸。就这样,高句丽成为在东北地区称王称霸的“座山雕”,日子过得好不舒坦。

▲高句丽王陵壁画

但是,中原王朝政治上的空窗期总会过去。开皇九年(589年),隋朝灭南陈,并向北收复辽东地区,将边境线稳定在营州(今辽宁朝阳),与高丽形成了军事对峙。隋文帝还给高丽王写了一封诏书:

……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

——《隋书》卷八十一《东夷传·高丽》

如此咄咄逼人的言辞,令高丽的神经紧张到了极点。

开皇十八年,由于契丹归附中原,不再臣服于高丽,高丽竟然想染指辽西地区,出兵攻伐营州,隋文帝大怒,中原王朝就这样与高丽结下了梁子。隋文帝即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睺为水军总管,率大军30 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途中遭遇大风,船多漂没,最后水陆两路军队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

严格来说,这场战争,只是隋文帝对高丽的一次军事反击,并非主动征伐。

然而,隋文帝的儿子隋炀帝征伐高丽,就是主动的战争行为。大业七年(611 年),隋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事实上,高丽早已派使臣来隋朝称臣纳贡,作为边陲国家,即使有礼仪上的不当之处,也情有可原。炀帝曾警告高丽的使者说:“归语尔王,当早来朝见。不然者,吾与[突厥]启民[可汗]巡彼土矣。”这完全是一个借口。

隋炀帝此次征讨高丽,全军共计113.38 万,号称200 万,可以说是倾举国之力,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最后因指挥失误等原因,隋军大败,上百万人的生命葬送在辽水以东。

遭受如此惨重损失的隋炀帝,没有想着让天下人休养生息, 反而于大业九年(613 年)、大业十年又连续两次征战高丽,结果都以失败告终。隋炀帝耗尽了国家的元气,最终将隋朝送上了不归之路。

▲隋军远征高句丽

历史的舞台让给了大唐,然而大唐也跟高丽死磕上了。唐太宗破降突厥、平定吐谷浑、灭高昌后,将目光锁定在了这个东北小霸王身上。

于是,贞观十九年(645 年),唐太宗御驾亲征高丽,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揭开了新的东北亚大战的序幕。这次出征失败之后,唐太宗并没有气馁,也没有放弃征服高丽的目标,他多次训命边关进扰高丽。

直到晚年,太宗还在命蜀地伐木造船,以备征高丽之用,结果引起山民暴乱,唐朝动用了数万大军,费了几个月才将起义镇压下去。可见差一点儿,唐太宗就落得跟隋炀帝一样的可悲下场了。

02

历史造成的不安全感

其实,隋唐两代统治者不惜消耗国本,远征高丽这样一个边陲小国,很大程度是根源于历史的不安全感。

自西周灭亡之后,宗周的统治已经名存实亡。中原各国,由于 内斗不止,力量分散,开始面临周边其他部族的生存威胁。《公羊传·僖公四年》载:“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在当时,周边少数民族与中原华夏民族之间的矛盾已经演化为种族之争;而尊王攘夷的齐桓公,“以此为王者之事也”。王道,是儒家对统治者的一种美好期许。

但是,齐桓公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周边少数民族对中原华夏民族的进犯与袭扰,始终延绵不绝,成为中原文明生死存亡的巨大威胁,引起中原地区人们对未来的忧虑与恐惧。

自西周末年以来,与周边少数民族持续进行的战争,使得中原华夏民族的心里有着强烈的不安全感。

在这种危急关头,中原的很多有识之士开始强调“华夷之辨”,并提出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激进口号——华夷之防、华夷之别、以 华制夷、以夷制夷、用夏变夷等等,期望以这种激进的思想,来唤醒中原民族的危机感,使大家团结抗敌。

就连温和、中庸的孔子都担心,如果中原民族无法抵御外敌的入侵,那么自己将有可能“被发左衽”,跟他眼中的“野蛮人”一样。到那时,中原地区的先进文明将彻底毁灭,人类社会将倒退到原始时代。

好在孔子的期望没有幻灭,在“尊王攘夷”口号的推动下,中原各个诸侯国都开始了积极的军事变革和政治变革。军事上,最典型的是赵武灵王实行的胡服骑射。政治上,各国都在从封建贵族的领主制向中央集权的君主独裁制过渡。

最终,在历史的合力作用下,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 年),秦始皇扫清六合,建立了大一统的君主独裁的中央集权帝国。秦帝国和后来的汉帝国,不管是施 行霸道还是王道,不管是施行暴政还是仁政,有一点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屡次大兴讨伐北方游牧民族,有效地维护了中原农耕民族稳定的生活方式。

不过,形势也有变化。就在秦汉大一统之时,北方游牧民族也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帝国,那就是匈奴帝国。它先后征服草原上的各个民族,建立起东达辽东平原、西至天山南北、北控西伯利亚的庞大帝国,与秦汉帝国不相上下,并对后者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中原帝国因而不得不以强有力的姿态,动用一切资源,倾举国之力,与北方草原帝国展开殊死搏斗。西汉大儒董仲舒曾经明确表示,“夷狄不得与中国为礼……中国不得与夷狄为礼”。这是一种极其强硬的、势不两立的对外态度,并深深地影响了汉武帝。

03

高丽的悲剧命运

秦汉第一帝国灭亡之后三百多年,中原迎来了隋唐第二帝国, 在此之间,中原大地已经历了长期的分裂动乱。国家刚刚重新统一,中原民族处于百废待兴、养精蓄锐的关键时刻。然而,隋唐两朝的统治者都迫不及待地发动对高丽的大战,其中的原因当然不简单。

贞观十九年(645 年),唐太宗对左右大臣讲:

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

——《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东夷传·高丽》

唐太宗说的“天下大定”,既是指国内统一,也是指北方草原民族的没落。自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之后,对中原王朝构成主要威胁的北方势力已被分割瓦解,自秦汉以来的草原民族侵扰中原的问题,此时已不再发生,北方少数民族已被中华文化同化。

唯有东北地区还保有特色文化,在此地区建立牢固统治的国家,成为此时中原王朝边境最主要的威胁。

至此注定了高丽逃不掉的悲剧命运。尽管高丽一再俯首称臣,但是对于中原王朝的统治者而言,它的存在就是一种威胁。这不取决于高丽是否有进犯中原的意志,而取决于它的自身实力是否对后者构成威胁。

当时的高丽在东北已经成为第一强国,如果放任不管,假以时日,它定有实力窥伺中原。

更何况,高丽在朝鲜半岛上的一系列小动作表明,它绝非一个安分守己的国家。武德九年(626 年),高丽阻塞百济、新罗前往唐朝朝贡的道路,三国间互相侵扰。贞观十五年(641 年),半岛局势大变,百济国王更迭,挑起与新罗的战争,后与高丽结盟,破坏唐朝在朝鲜半岛的均势政策。贞观十六年,高丽强硬派渊盖苏文杀荣留王,另立新主,无视唐朝的宗主国地位。

这一切虽然没有侵犯唐朝的边境,却让唐朝看到了高丽蠢蠢欲动的小心思。唐朝的确担心自己构建的世界体系遭到挑战,但更担心的是这个区域强国的野心。

另外,虽然在隋炀帝时期,北方突厥民族已经分为东西两部, 不成什么气候,但是突厥跟匈奴一样都是骁勇善战的马背民族,隋 唐两朝统治者都担心东突厥会与高丽联合起来。论单打独斗,隋唐 帝国不怕任何一个,但是如果两个小弟沆瀣一气,那么大哥恐怕也 招架不住,毕竟双拳难敌四手。

所以,唐太宗为了杜绝“丧乱方始”,必须先发制人,对高丽进行毁灭性打击。这不是因为唐太宗好大喜功,也不是因为唐太宗喜好侵略,而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强烈的不安全感,让唐朝统治者必须消除一切可能的边境威胁。

▲百济之战

事实也证明,高丽这个国家的确有窥伺中原的军事潜力,这可以从它屡次击退隋朝大军看出来。隋朝在平陈的时候只动用了50余万的兵力,而面对远比陈国弱小的高丽,却先后共计出兵200余万。

唐太宗对高丽的多次征伐中虽然有一些取得了胜利,也占领了一些城池和土地,但是高丽政权依然苦苦支撑,拒不投降,可见这个民族的彪悍和韧劲。

贞观二十三年(649 年),唐太宗驾崩,依照太宗遗愿,攻打高丽的计划被取消。不过,一向暗弱的唐高宗继位后,竟然也视高丽为自身的威胁,必须要除之而后快;而此时高丽爆发内乱,乾封元年(666 年),掌权的渊男生、渊男建、渊男产三兄弟(渊盖苏文之子)受人挑拨相互猜疑,大哥离开平壤城视察,有人进谗言离间, 对两个弟弟说:“哥哥十分厌恶你们逼迫他,计划铲除你们。”但是,弟弟们并不相信。又有人对哥哥说:“两个弟弟打算把你驱逐出去。”于是,哥哥派间谍前往平壤探听消息,弟弟捕获该名间谍,

立即假传国王高藏王诏令,哥哥心生畏惧,不敢回到平壤,没办法只能请求唐朝出兵平叛,这给唐朝提供了可乘之机。

▲电影《安市城》中攻打高句丽的唐军

唐高宗借此机会,以李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统帅诸军,分道合击高丽。总章 元年(668 年)九月,各路唐军推进至鸭绿江畔,高丽各城守军或逃或降。

唐军进至平壤城下,九月十二日,高丽僧信诚打开城门, 唐军冲进城中,擒高藏王及渊男建,高丽亡国。

谁都想不到,这块硬骨头,隋炀帝、唐太宗两代雄主都没有啃下,却被后世眼里软弱无能的唐高宗李治啃了下来,这真是历史的奇妙之处。

【编者按】

为了推进中原王朝的霸业,唐太宗甚至冒着隋炀帝亡国之失的风险,征伐高丽。不过这一次,大唐帝国大获全胜。北定突厥、东平高丽,盛唐就如当年灭卫满朝鲜、出击匈奴的强汉一样,成为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巅峰时代的象征。

如同汉帝国一样,唐帝国接下来将目光锁定在了西域。不同的是,这次大唐帝国经略西域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个以往中原王朝没有面对过的对手,它对唐朝经略西域的霸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注释:
1.“高丽”在中国历史上的称谓有“高句丽”“高句骊”“句丽”等。有学者认为“句丽”在高句丽民族的语言中是“城”的意思,“高句丽”即为“高城”。大体上,在南北朝之前,中国 史籍多称其为“高句丽”,而南北朝之后的史籍中,则多称之为“高丽”。学者们普遍认为,这主要是由于高句丽从南北朝开始向中原王朝朝贡,由于建立了册封关系,南朝、北朝均以“高丽”为国名称之,以标榜其朝贡国的地位,隋唐以后则只称“高丽”而不见其他称谓。本文根据不同时期选取称谓。——编者注
参考文献:
a.【史料】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
b.【专著】
1. 韩昇:《东亚世界形成史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年;
2. 朱立熙:《韩国史——悲剧的循环与宿命》,台北:三民书局,2003 年;
3, 杨雨蕾、魏志江、蔡健:《韩国的历史与文化》,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