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向荣 | 从一张老报纸想起(散文)

 金鸽子文艺 2021-04-09


从一张老报纸想起

文 / 李向荣

(安徽合肥)

      日前,上海的吴平妹妹(我当兵时部队政委吴言祥的女儿)微信发我,是一张老报纸的照片,刊登她妈妈刘彬的先进事迹,日期:197439日,报头一行钢笔文字标注:“刊在《人民海军》报”,平平说是她爸爸的笔迹。吴政委转业至上海海关,任人事处长,逝世于202037日,享年92岁。闻此噩耗,我们多个战友群(我部兵源横跨18个省市自治区)的战友纷纷留言,表哀悼之情。疫情期间,丧事从简,且政委生前早签字安排自己后事,把身体无偿捐给国家医疗机构。吴政委家一门忠烈,三人无私捐献躯体(他岳母戴耘、他和夫人刘彬),三个老共产党员,三个抗战老干部。这样的先进典型事例,在全国仅见罕闻。
      吴平在整理父母遗物时,在箱子里发现这张老报纸,几年前我曾对她提起这张报纸,这是四十六年前我参与北航报道组写作见报的第一篇文章,遗憾地是当时我没保存。现在她一发现即拍发给我,后又割爱寄来这老报纸的原件。
       平平问:红建兵是您的笔名吗?我解释这份老军报报道的落款:“思义、凌凌、红建兵”,是我们三个写作者的笔名(两个是北航报道组派来的新闻干事,加我一个小兵,我是海军报通讯员),取那时部队番号的谐音:思义、凌玲,4100部队(即北海舰队航空兵部),红建兵即我所在的航空兵部建筑第三团。
      这份老报纸报道篇幅较长:这里仅截取一段:
      小标题“勇挑重担”, 因为当时我全程参加了对这名战士的抢救与护理:
     “抢救危急病号是一场非常艰巨的战斗。人命关天,随时都要担风险。但是,不管风险再大,刘彬总是冲在最前头。
      一天晚上九点钟,刚作为胃穿孔修补手术的战士张春林,在输液时出现了热原反应。值班医生给小张注射了抗过敏药剂,可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张春林出现了昏迷现象。体温直线上升,已超过了42度,直升体温表的顶端。看到这么严重的输液反应,医生们都愣住了,有的心里说:“完了,就是抢救过来也是个傻子。”刘彬闻讯赶到现场,这时,病人四肢在剧烈地抽动,呼吸断续,瞳孔散大,面对这种情况,刘彬只有一个念头,不管冒多大的风险,也要全力抢救战士的生命。她迅速检查分析了病情,作出决定:马上吸痰,首先使病人恢复呼吸。有的同志担心病人已经奄奄一息,吸痰就会引起病人更剧烈地挣扎,把刀口挣开引起感染死亡。刘彬想到,刀口挣开可以再缝上,引起感染可以想办法消除,停止呼吸病人马上就会死亡,因此,她当机立断动手吸痰。一块又硬又粘的痰被吸进了吸痰器,张春林开始恢复了微弱的呼吸。抢救工作一环扣一环,刘彬又指挥大家给张春林输氧,进行物理降温,注射各种药物,及时控制了病情的发展,使小张脱离了危险。一个月后,小张痊愈了,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份老报纸唤起我的记忆,回想抢救江浙兵小张(7071年入伍)的过程,这兵发烧到42度,玻璃体温计的红色汞柱升到顶端,没法测量,人已生命濒危,既使抢救过来,大脑极有可能烧痴呆(医学理论认为人体高烧超过42度,大脑蛋白质很快会发生变化)。时值寒冬,所有能用的药物降温,我们都采用了,但一时仍降不下来;我们遵照刘副队长医嘱,给小张额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的大动脉处都放上冰袋,实施紧急物理降温,总算降下一些。危险虽然度过,但高烧持续不退;只有靠我们精心护理,密切观察。有天晚上,我独自值班,发现小张出现谵语(医学名词即高烧说胡话),小张瞪大眼晴,手指屋顶一角,惊恐地喊到:“看!看!有小人,有小人……”我目光循他手指望去,黑色的麦秸屋顶,哪有什么小人?!他是烧糊涂了。
      又一天晚上,部队集体去看电影,卫生队疗养所半山坡的后两栋病房,仅我一人值班(我们人手紧张,我曾连续工作36个小时没合过眼),我护理着小张及其他四五个打液体点滴的病号,小张的点滴快完了,我转身下到前排房屋诊疗室取药;返回时我一眼看到小张床位竟然空着,惊得我头发都竖起来,他人呢?哪去了?我急忙奔跑出房间大声呼唤寻找,数九寒冬,漆黑的山坡,空无一人;连续的呼喊中,我隐约听到前排病房后的深沟下面,传来一声微弱的应答,是小张躺在地上。原来小张烧糊涂了,他挣扎起身,踉跄地走出房间,支撑不住,一头栽下前面的深沟,侥幸深沟地面都是沙土,没有摔折他脖子或肢体;冷风一吹,他虽然醒着,却无力爬动。我赶忙跑下两米多的深沟,把小张背回病房。回想起来,那时我们部队的医疗条件是很艰苦的,我至今心怀内疚,感觉对小张照顾不周。这样的事,当时的报道不可能写,我也没对他人提及,这是我又一“报道之外的故事”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小张战友身在何处?你身体还好吗?你的生命已经融入我军旅的青春记忆,让我挥之不去。( 2020.4.9
   注: 吴政委岳母戴耘的事迹见我另篇文章《传说中的“双枪老太婆”》刊发于2019年(《金鸽子文艺丛刊》)。
      吴政委夫人刘彬的事迹见我《云水集》“报道之外的故事”(2014年)和我的文章《刘副队长》刊发于2019年(《金鸽子文艺丛刊》)。
      ②.题图:《人民海军报》老报纸照片                                          


——  精彩回读 —— 
李向荣  |  杀手”的回应 (时评)
李向荣  |  《介仁文存》 连载一
李向荣  |  《介仁文存》 连载二
李向荣  |  《介仁文存》:漫谈黄麓师范学校》连载三
李向荣  |  《介仁文存》:三年来师范教育之检讨  连载四
李向荣  |  一曲“洪湖”闹军营  (军旅叙事)
李向荣  |  给 ……  (诗歌)
李向荣  |   香港传说的“双枪老太婆”  (人物纪实)
李向荣  |  早熟也晚熟的人  (诗歌)
李向荣  |  救死扶伤话当年(纪实)
李向荣  |  工地抢险 (纪实)
李向荣  |  刍议成大毛书记投水  (随笔)
李向荣  |   嘉峪关戏台匾额考玩  (旅游叙事)
李向荣  |   游九寨沟(诗歌)
李向荣 晓地   |   看朝鲜战争砥平里战役(诗歌)
李向荣   ▏ 听我驻美崔大使阿斯本安全论坛讲话(诗歌)
李向荣  ▏祝贺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 “鲲龙”AG600海上首飞成功  (诗歌)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一)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二)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三)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四)
李向荣  ▏ 新兵生活片段 (五)
李向荣   ▏ 给美国(诗歌)
李向荣   ▏ 军 中 读 书 记(散文)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一)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二)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二)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二)
李向荣   ▏  中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讲义  (二)
李向荣    ▏《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马关谈判对话》有感(诗歌)
李向荣   ▏ 我的排球教练 一 (散文)
李向荣   ▏ 我的排球教练  二 (散文)
李向荣   ▏ 戏看大学同学群争论 (诗歌)
李向荣   ▏  看“少见了,生活不易”微视频(诗歌)
李向荣   ▏  看近20年中国遭受六大耻辱事件感怀 (诗歌)
李向荣   ▏ 楚 石 (散文)
李向荣   ▏ 看改革开放四十年民谣一文 (诗歌)
李向荣  ▏ 唐山抗震救灾颂  (诗歌)
李向荣 |  45年了,你变成了啥样?(诗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