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少年说‖元宝(262):延迟放学

 金晓哲 2021-04-09
相信大家一定听说了,教育相关部门提出,要将学生的在校时间延长到17:30,这多出来的一个半小时由学校自行安排活动。目前海淀区的学校已经全面实施,西城区也有部分学校实施。最重要的是,我听说我的学校不久后也要推行。
对于延迟放学这事的原因推测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为了让学生放学与家长下班的时间重合,这样就更方便家长下班后接学生而不必耽误工作,学生也有一个统一安全的校园环境进行课后学习。还有种说法是,有家长认为,很多学生一放学就去上课外班,这样做可以减少学生的课外班负担。固然有这样的优点,但这种做法对于家比较远的同学来说可能并不友好,因为回家后天可能就黑了。另一方面,下班和放学的时间冲突,会加大车流量,晚高峰堵车会更加严重。还有一点,延迟放学也让部分同学没了课后时间的自由利用……
延长在校时间确实有很多好处,但也有很多缺点。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赞同。但教育部门做出了这个决定,肯定不是随意的举动,我也左右不了,只能想办法去适应了。那么我就来分析一下这一个半小时可以进行的不同活动吧。

第一种选择是可以自习,这是最简单的活动,几乎不需要任何的额外管理,同学们可以利用这些时间完成作业。这个活动的优点在于遇到问题时,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老师。缺点就在于这种方式过于单调,连续写一个半小时的作业,也会很无趣。长时间的伏案学习,也会对学生视力健康不利。
第二种选择就是户外运动。平时,每天20~30分钟上操加上40分钟体育课的运动量只是最低标准,有些学校甚至还达不到。这样,学生每天的运动量不足。如果我们利用这个时间进行体育运动,就可以增加运动时间,这样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更为有利,从而使学习更加专注,也能保护眼睛。但对于学习效率低的同学,则会挤占作业时间,回家后需要“挑灯夜战”,影响睡眠。
第三,利用这些时间去拓展学科知识也是不错的选择。比如,我们可以在这个时间,去丰富和拓展课本中没有的学科知识内容。比如地理老师就想利用这些时间去播放地理相关的纪录片,丰富我们的地理常识。 当然,如果能够像社团和选修课那样,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那就最好了。当然,这也给老师们增加了工作量,没法尽早回家。
 说了这么多,一个政策的效果好坏还是要在执行中去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作者简介:金元宝,男,2007年10月生,七年级“求知少年”。『小小少年说』公号创建者,周五专栏小作者。自2016年3月25日起,每周一篇,纪录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