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的日课 | 心中的假想敌

 桃花蔡 2021-04-09

文:环哥

来源:桃花蔡(ID:Tomhuannn)

图片来源:moon planet

在我筹备记录这一期系列主题之前,采访了身边很多好友,和我年纪相仿,身为父母,大多有个共同的特点,心底有一个或若干个“假想敌”。

我把这一种假想敌称之为人性的弱点。有的人会把同龄的孩子当成假想敌、有的人会把同龄的父母当成假想敌。而这种想法根治于原生家庭的教育体系里,生来具备。

一直在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种状况发生,尤其是在低年级的孩子学习过程中。比如,孩子字写的不错,其他孩子字写的好,就会成为我们孩子的对手,哪怕发现某天有几个字写的不如孩子,也会高兴一番。比如,某个父母在家长群里蹦跶的很欢快,学校里的大事小情,比兔子跑的还快。

这几天,我和阿佑妈妈一直在讨论关于“假想敌”的理论,要知道,每个人心中的假想敌不一样的,这也是来自于无节制的攀比,甚至换算成不等量的竞争,把若干年后再回头看来的无趣,在当下当做救命稻草一番。

举个身边的例子,从幼儿园开始,我便教阿佑开始画版画,偶尔也会教他一些油画,谈不上专业,至少比一般的培训机构画画老师要好一点,这点自信还是有的。我把阿佑的拙作有次发到我们的初中同学群里,目的是为了自我调侃,想当年学美术还是有点效果的。只不过,被误解了,不一会儿,好几个发来自己孩子的画作,随没说啥,但心里已经把阿佑当做“假想敌”了。

从这件事情,我开始明白,有时候,尽量少晒孩子的取得某些成果,看似有人追捧,实则惹人厌气。

真正厉害的人,早把人生调成了静音模式,自己没有假想敌,也尽量不要当别人的假想敌。沉住气,好好的扎根,自然生长。

很多人见过太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哪怕鸡毛蒜皮的一点成就,比如培训班获个奖、电视台颁发个证书,疯狂的各种晒各种秀,生怕别人不知道孩子有多么的优秀。事实上,家长的心态,正如我最近研究的维度是同样的意思,自己心中无数个假想敌,又给自己树立了无数个假想敌。

假想敌的存在,正面意义是你根本不知道想象中的敌人是谁,如自己的一个心魔,在与之斗争,与之博弈,放不下的,其实是自己内心最真实的一面。

很多时候,我们在想着,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伴随着我们度过那些艰难的岁月,期盼自己能够在某个低谷期大彻大悟,和光同尘,击败那个心中其实压根不存在的假想敌。

与孩子一起,活的洒脱一点。只要孩子今天比昨天进一步一点点,明天就会更好。



第一课:父母的日课 | 催熟的小天使
第二课:父母的日课 | 接受自己的平庸,接受孩子的平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