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白讲历史故事】上古篇之涂山之会。禹平...

 金色年华554 2021-04-09
禹平洪水,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大会各地部落酋长于涂山,携带玉帛(礼品)前来参会者万国(众多部落),史称涂山之会。关于涂山之确切地点,向来歧说纷纭:一说在会稽(今浙江绍兴西北),一说在渝州(今重庆市),一说在濠州(今安徽怀远东南),一说在当涂(今安徽当涂),《水经·伊水注》谓“陆浑县之西南王母润,涧北山上有王母祠,即古三涂山”,《读史方舆纪要》亦谓“三涂山在河南嵩县西南十里”。按夏族活动地区多在晋南、豫西,涂山或即三涂山之讹误。

2007年,在安徽蚌埠涂山南4公里淮河东岸禹会村,考古专家挖出一座史前遗址,后被命名为“禹会遗址”(又称禹墟或禹会村遗址)。这一考古发现极为重要,除了找到龙山文化在淮海流域的第一个遗址之外,更因为这一遗址与禹会诸侯高度相似。

1、年代高度吻合。经碳14测定,禹会遗址上文化层年代在4140年上下;从出土器物来看,鬼脸鼎足等极具龙山文化特征的器物也表明了遗址年代,这与大禹的时代相符。根据史书记载推算,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这与禹墟时代极为相近。

2、祭祀面积巨大。考古发掘证明禹会遗址是一个以祭祀为主的大型遗址,祭台有2000多平方米,具有专一性功能的大型盟会场所,在整个龙山文化时期绝无仅有,似乎只有“禹会诸侯”这样的重大事件能够对得上号。

3、奇怪方形柱坑。 一共有35个坑,大小相近,距离相等,此前从未发现过。专家解读认为,这是各大部落用于插旗杆,举出自己部族的标志,表示他来参会了。因此,可能一共有35个部落参会。就这一诸侯规模而言,比较符合当时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