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谱牒文化丨如何判断家谱真伪?(深度长文)

 谱祠文化研究院 2021-04-09

判断家谱的真伪,不是为了否定老谱,只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深层次的了解自己的家族,去伪存真。不至于上来就吹名人之后。如何去判断真假,本文从十一个方面去阐述:

一、官职

北宋著名学者汪洙曾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古代读书并不是很单纯的为陶冶情操,而是为了改变自己的阶级:读书、科举、做官。耕读传家更是千百年来的社会风气。

所以可以通过官职判读族谱的谬误之处,如果先祖当官家谱会记载,国史方志也会记载,如果给先祖伪造官职,国史方志也能让谬误现出原形。

1、当朝不再设置

我国古代的职官,历代建置不同,其间因袭变革、增加减少,情况十分复杂。

有些官职可能前朝还在设置,但是本朝已经不再存在。比如在家谱中记载的明朝时期先人“官太守”,那么有没有问题?

首先太守又称郡守,一般指掌理地方郡一级的行政区之地方行政官,于战国时开始设置。至隋初遂存州废郡,以州刺史代太守之任,此后太守不再是正式官名。

所以如果祖上在明朝当过“太守”,那么问题就有点大了。

2、与正史冲突

家谱记载一世祖或者前几世祖,做官者较多,也就是说是“名人”之后,正史对这些名人一般也会有传记或者记载,且古代官员很多身兼多职。

如果在家谱看到这位“名人”之后,可以看一下官职与正史记载的是否相符。如果不符,正史记载错误的概率肯定没有家谱记载错误的概率大!

3、与身份不符

如在蒙元时期,蒙汉身份差异;在满清时期,满汉身份差异,有些官职,只要是汉人的身份,不管通过科举还是军功,都不可能得到。

比如在蒙元时期政府机构的正长官或者地方上行省长官;在满清时期满洲八旗的都统,只要是汉人身份,就不可能任职这些官职。

如果家谱里记载祖上在蒙元时期在行省做过“平章政事”;在满清时期干过“正黄旗都统”,又是汉人身份,那就要好好思索一下了。

二、爵位

1、正史无记载

每个朝代对爵位的授予都是非常严格,比如明朝,列爵三等以封功臣外戚,公、侯、伯三等,并定制:“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当然除有军功者外,可得爵号的还有曲阜孔子后裔衍圣公及驸马都尉、外戚等因恩泽受封者,但只是给诰而不给券。

如果谱牒先祖不是皇族亲戚、又不是孔子后裔,完全是凭实力获得爵位,正史上一定会有记载。家谱上随随便便就获得一个“国公”,正史上也翻不到这个“国公”的存在,那么基本上就是族人自封的了。

2、不符合爵位设置条件

爵位在不同时期的含金量不同,但是有一点,公爵、伯爵都不容易获封。举个例子:

张廷玉,三朝元老,历任礼部、户部、吏部尚书,拜保和殿大学士(内阁首辅)、首席军机大臣等职;《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等总裁官。死后谥文和,配享太庙。清代,汉人大臣配享太庙者仅张廷玉一人。然而封爵就是:三等伯。

如果在家谱中随随便便就看到先祖获封“国公”,世系传里也没看到有多大的功勋,不觉得存疑吗?

3、当朝爵位不存在

众所周知,除了皇室,外臣的爵位一般就是“公、侯、伯、子、男”,但是不同时期也是有一些区别,如:明朝时期,革“子、男”两爵位,只保留“公、侯、伯”三等。

如果家谱记载某位先祖在明朝时期获得过子爵或者是男爵,又属于明朝裁撤子爵、男爵之后。族谱是不是有问题,大家就心知肚明了。

4、与承袭爵位制度不符

爵分两种,一是只授终身(不世),二是可以世袭(世)。但是明清时期大部分的爵位是世袭的,爵位世袭,分为降等世袭与世袭罔替。

如前文提到的张廷玉,获三等伯的爵位,其爵位由其子:张若霭承袭。

如果家谱中记载的家谱先祖获得某个爵位,但是没有说明只授终身、没有被夺爵、又有子孙,也不是恰逢天道有变、神器更易,众子无一人袭爵,那么就要思考家谱的真实性了。

三、配偶

“命妇”就是泛称受有封号的妇女。命妇享有各种仪节上的待遇,一般多指官员的母、妻,俗称为“诰命夫人”。妇女的封号皆从夫官爵高低而定,唐朝以后形成制度。

1、命妇等级不存在

在宋朝时期,命妇的等级:夫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宜人、孺人。在明清时期:夫人、淑人、恭人、宜人、安人、孺人。

如果在家谱中某位明清时期的先祖,妻子获封“令人”、“硕人”,那么就要思考下家谱记载的真实性了!

2、命妇等级与夫君官职不符

在明清时期:一、二品官员之母亲或者妻封:夫人;三品官员之母或妻封:淑人;四品官员之母或妻封:恭人。五品官员之母或妻封:宜人;六品官员之母或妻封:安人;七品官员之母或妻封:孺人。

如果谱牒记载的某位先祖身居一品二品大员,记载的妻子还是“张孺人”、“李孺人”,那么也应该好好思索一下了,要么家谱记载不实,要么就是那届修谱人水平太差。

四、代距

正常家族代距约25年到30年一代人,这里不是说是低于25岁生孩子或者高于30岁生孩子都是假的,只是对家族来说在一段时期内平均大概的代距。

有没有可能在某时期内平均15-20年一代人,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有些家族的家谱在某段时期内,平均不到10年就一代人,这不符合生理学常识!偶尔一个可以,连续多代就不靠谱。

出现这种情况,极有可能的原因就是,创修谱时间和家谱记载的始迁祖生活的年代较远,族内把部分兄弟关系误解成了父子关系。

五、避讳

中国古代避讳主要有三种:“国讳”、“家讳”和“圣讳”三种。即所谓“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1、避国讳和圣人讳

避圣人讳,最委屈的要数丘姓族人了,为了避孔丘讳,丘姓人改“丘”为“邱”,避国讳就更多了,比如唐高祖李渊祖父名叫李虎,国人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

如果家谱记载的一世祖生活的年代正好是处于明朝洪武时期,明太祖是朱元璋,你的一世祖是李元章;明成祖是朱棣,然后你的二世祖是李棣。

那么,先祖世系有没有假,那就要存疑了。

2、避先人讳

避先人讳又名“家讳”,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

如:诗鬼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为避讳“晋”,李贺终身没有参加科举进士考试。

翻阅家谱的时候,可能也会看到,某个人和他叔伯竟然重名,名字是一模一样。这里会不会有错误,估计诸位看官心里也都有数。

六、国史方志

1、传记与国史方志冲突

但凡家族始祖是名人,又采用欧苏之法编修家谱,除了世系传部分记载生卒葬娶之外,肯定还会在谱书之中单独立传,即使没有单独立传,在世系图部分生卒年、做官履历、子嗣情况等,也会记载的比较详实。

名人官方也都会记录,甚至正史也会单独立传,可以对比家谱中传记部分的生卒年、做官履历、子嗣情况等,如果差异较大。特别是做官履历肯定要以官方为准。

那么,族谱不是假造就是隔了很多代才开始修谱,导致信息失真。

2、家谱记载源流与国史方志冲突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古代阶层的固化要比今天要严重,科举是公平的晋升渠道,但是绝大部分人都没有读书机会,更谈不上参加科举,所以一直讲“耕读传家”,其实大部分家庭只有“耕”,没有“读”。

通过读书做官的人,通过立家规家训,再提供良好的教育,他的子孙还能通过读书做官,所以在一个地方,很容易就形成望族,而且能持续几代人,甚至朝代更替,富贵依然能够传承。

翻一翻本地方志,本地大的家族,方志多会有涉及,不少也记载有迁徙源流。

所以有些家族没能将族谱保留下来,想要去寻根不要盲目依靠传说,翻翻不同时期的本地方志,说不定也能找到线索。

如果族谱和方志记载冲突,相信谁?那就只能找其他资料或者工具佐证了。

七、谱序

1、名人序

自古以来,修谱是家族内的事,谱序的撰写一般都是家族文化人中的做官的人,实在不济也是一个举人或者秀才,这是家族自序,还有一种是他序,就是找些比较教好的社会名流撰序。

所以流传至今有很多是朱熹等名流之序,但是发现很多冠名朱熹等人的序,在不同姓氏里都有发现,内容基本一致,只不过在张姓家谱里说“张姓”,在李姓家谱里改成了“李姓”。

2、谱序记载修谱背景与事实不符

谱序一般都是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阐述修谱的重要性;第二部分阐述本次修谱的背景及过程,如果是创修谱会涉及始祖源流;第三部分对子孙的祝福,及叮嘱子孙要奋发图强,不辱门楣等。

谱序最重要的其实就是第二部分,这里修谱背景及过程和始祖源流部分,可以参考本地府志、县志等,是否符合大环境。比如如果在岭南一代家谱上谱序记载遇“花马贼之乱”导致本地十室九空,遂迁徙至此,就是直接可以判定此谱序为假。因为“花马贼之乱”是山东一带的称呼。

八、碑刻等遗物

1、始祖碑刻。特指墓碑、墓志铭。

2014年7月7日阜阳颍泉区一建设工地发现一处清代墓葬,出土一完整的墓志铭。谁的呐?阜阳连氏始祖连加善的,墓志铭记载:“该公世系原籍潞安府潞城县”。

然而阜阳地区大部分人口头传说都是来自于山东枣连庄/枣林庄。修家谱的时候也会将这个传说写在谱序之中,寻根也是去山东,然后就南辕北辙了。

当然如果墓碑已经不存在了,也不能为了墓志铭去挖祖坟。

2、村庄源流考碑刻

有讲究的村庄,会在村口或者某个路口,会有石刻,记录着村庄的历史,极有可能就会涉及到村庄的姓氏迁徙源流。

另外在东北始祖源流碑刻相对较多。那些从山东、河北等闯关东的人,在某地稳定下来后,生活一旦有了着落,甚至还能回到老家省亲,刻源流碑,告诉子孙根源。

3、祠堂碑刻

基本每一座祠堂都会有祠堂碑文,以前大一些的家族基本上都会有祠堂,祠堂虽然已经损毁,但是碑刻极有可能保存下来,可以在祠堂旧址,寻找一下是不是埋在土里,或者被拉走修路或者砌墙了。

这些碑刻一般都会比家谱记载的要更为真实,特别是始祖墓志铭,如果发现始祖墓志铭和家谱记载不符,确定该始祖为本支始祖,那么家谱就记载失真了。

九、其他史料

1、他族家谱

他族家谱包括他姓家谱或者本姓他族家谱,家谱特别是本地望族的家谱,记载不少姻亲关系,而且记载比较详实,古代又讲究门当户对,这里的门当户对不是按照金钱衡量,而是按照社会地位。

一个县城甚至周围几个县城,也不是各个姓氏都是望族,也就那么几个,所以相互之间通婚特别频繁,如果别人创修族谱比较早,自己家族虽为望族,只不过种种原因,创修族谱比较晚,完全可以从他姓家谱中辑录校正。

当然很多人接受不了,凭什么人家家谱记载是真的,自己家家谱记载就是假的了,别说异姓就是同族家谱记载有差异的时候,仍然争得不可开交。这就要有一个理性和科学的态度了。

2、姓氏著作及论述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不缺少姓氏著作,比如最早的《世本》记录着先秦,部分方国的世系。其他的还有:《通志·氏族略序》、《白虎通义》、《潜夫论·志氏姓》、《姓苑》、《魏书·官氏志》、《氏族志》、《元和姓纂》等等,很多这样著作。除了这些,还有很多本姓氏的文人,对自己祖源的考证,也有不少论述。当然这些能不能证明家谱的真伪,这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十、印章及领谱字号

其实家谱是有防伪标识的,首先家谱是限发,不是今天只要钱给够,留一套家谱没问题,在以前有保存家谱的资格的人就是族长、各房房长了,领谱字号其实就是一种防伪标识。每一套谱都会有一个字号,对应一个领谱人,不能丢失不能外借。如果出现了两套家谱又是一个字号,肯定有一套是假谱了。

另外一个防伪标识就是印章,印章分两种,一种是官方印章,这源于清乾隆二十九年的谱禁政策,在此之后修的家谱,需要本地政府审核,审核无误会盖上官印,所以在一些家谱上能看到官印。

另外一种就是各支系的印章,前文讲到了,为了防止他族人偷得族谱增添支系,每一次印刷数量都有限,且都有领谱字号对应领谱人,为了加强防伪,在每一套族谱上都会盖上不同支系的印章。

如果也是某位名人之后,他们的家谱有官印和各房的私印的印章,且记载这位名人只有两个儿子,但是你们的家谱没有印章,又记载着这个名人有三个孩子,正巧你们祖先又是这第三子的后裔。

像这种不用讨论了,明显就是造假行为了。

十一、生物学方法

生物学方法其实是最有效的方法,科技是冰冷的、是客观的,不会因为人意志而转移,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不会似是而非。

各个姓氏在建立基因库的时候发现,有些支系不同房头之间的基因型差异很大,共祖的年代远远超出了家谱记载的年代。

如果有一定谱学修养的基本就能猜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不看谱牒基本就能分析出,他们不同房头共祖年代在清乾隆二十九年之前,是不同支系间合修族谱合建宗祠的后遗症,由于联谱过于夸张,为此还引发了“谱禁政策”。

这里留一个问题,始祖像的服饰能不能证明族谱造假?

附:名词解释

谱禁政策

清乾隆二十九年四月,时任江西巡抚辅德,发现该省同姓氏不宗之家族合族建祠、撰修家谱攀援华胄等荒唐悖谬现象十分严重,于是就奏请查禁祠宇流弊:“江西讼案繁多,率由府省地方,敛金买产,合族建祠……,甚至牵引远年君王将相为始祖,荒唐悖谬,不可究诘”。

乾隆帝嘉其“识见甚正当之论,如所议行”,并传谕各地督抚留心稽查,实力整顿。

其实在清乾隆二十九年之前,已经有谱禁的苗头,原因一是雍乾两朝推行的文字狱;二是部分家族修谱过于过分藐视皇权。如清乾隆二十二年图尔炳阿揭发彭家屏家谱用词僭越案等对后推行谱禁政策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姓氏基因库

部分真心实意为家族做事的宗亲组织,在梳理家族源流的问题的时候,就发现了几个问题:

一、谱牒信息记载源流不明。家谱指向的家族源流过于宽泛,存在很多争议,甚至地址根本不存在。

二、很多支系没有家谱。家史多靠口传,甚至传说中都存在争议。

三、家谱记载与正史不符。仔细研究,家谱信息失真,虽有祖源指向,也没有太多可借鉴意义。

部分族内有识之士,通过运用现在的科学技术,建立本姓氏的基因库,将各地支系的生物遗传和文史资料对应起来,以科学技术为辅助工具结合文史梳理家族源流和方便寻根问祖及确定不同家系之间的血缘关系。




文化传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