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早上好,欢迎打开剽悍晨读,每天进步一点点,坚持带来大改变。今天是2021年4月10日,我们要给大家分享的书是《查理芒格的原则》。这本书是由微软高管特伦·格里芬所写。作者把芒格的采访、演讲、作品和致股东的信加以概述,内容从投资的基本策略步骤,到开发影响你一生的心智模式。你可以整体掌握查理·芒格的投资、学习和人生智慧。这次我们重点解决的问题是:“查理·芒格观察到的普通人的思维漏洞”。 ① 『避免不一致倾向』 查理·芒格曾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由于不愿意改变,人的大脑得以节约使用运算空间。”在进化论领域,研究者认为人们追求确定性是出于安全考虑。因为每一次探索都意味着冒险,而在有明确认知的环境中活动,是非常安全的;在心理学领域,研究者认为人们对成功经验有依赖心理。即便那种经验是父辈的口头传授。比如,在我国较长的一段时间中,子承父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事;现在又有了芒格提供的脑科学证据,大脑为了偷懒,所以不愿意思考改变,甚至当大脑接收到新的、证据确凿的信息时,他们也只愿意停留在过去的思考路径中。因为它甚至都称不上一种思维方式。它仅仅是我们主观经验的体现,并没有动用客观科学的思考方法。在投资生涯中,查理芒格见过太多有“避免不一致倾向”的管理者或者创始人,他们最终都从企业家名录中消失了。② 『回避顾虑倾向』 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的一句话,被媒体广泛传播。他说:“对于被捕食者来说,在受到捕食者的威胁时,花很长时间去决定做什么,必定适得其反。”在诸多理论中,查理·芒格最认同丹尼尔·卡尼曼的理论。系统一是体验系统,它只为你的经验、感受和下意识的反应负责;系统二是分析系统,他是我们针对目标,做有意识思考、拆解和判断的系统。而回避顾虑倾向,恰恰开启的就是系统一。比如,当我们对某件事有疑虑、犹豫和怀疑的时候,就会不去思考,总是先干再说。但是,查理·芒格认为,凡犹豫处必有问题。原因是系统一的犹豫大多数来源于系统二的不确定。如果某个问题的逻辑,跟既有经验中的逻辑不符合,系统一中的顾虑就被打开了。所以,一旦我们对某件事有了顾虑时,就必须使用逻辑思考的方法,重新分析整个问题。③ 『康德式公平的倾向』 在哈佛大学的另外一场演讲中,查理·芒格表示:“受过现代文明熏陶的现代人,自己追求公平,同时也期望他人非常公平。”但是,查理·芒格认为,绝大多数人追求的公平,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因为他们倡导的公平,都带有个人主观色彩。比如,同类型的 a、b两家公司,希望获得查理·芒格的投资。要知道,不管是哪家公司,只要芒格一句认可的话,股票都会飙升。a公司的创始人给出的理由是,两家公司类型相同、规模相同、员工数量和学历相同,为什么只投资了b公司?芒格说:“在分析完创始人日常后,我发现你的精力都放在了日常经营上,而b公司创始人则把时间都花在了规划公司的未来上。这就是你们的不同,这没有什么不公平。”简单讲,任何一个投资者选择一家公司,都是看重他的未来,而不是现在。这是投资的第一性原理。所以,公平并不是由我们自己说了算,而是由第三方的客观视角说了算。与其追逐公平,你不如好好努力,摆脱那个让你为公平消耗时间和精力的选择。总结一下,几乎在每个人身上,我们都能看到这三种倾向的痕迹。它们限制了我们的思考,阻碍了我们的发展。只有理解了它们对你的影响,你才能摆脱它们对你的消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