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当设计在梁上部钢筋设两排时,要是梁面够宽第二排钢筋也放在第一排时钢筋间距也满足时,能否把第二排钢筋(长度不变)提上来放在第一排? 答:设计原则是这样的,但施工单位无改动设计的权利。设计者把能够在一排放得下的钢筋排成两排,如果是有意识这样做的话,不排除有特殊考虑的可能。可以提醒设计确认一下。 75剪力墙结构的窗间墙做成了“独立暗柱”是否仍要设置剪力墙水平钢筋? 答:相对独立的异形墙肢配足箍筋后不必加水平分布筋。 76钢筋连接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答:《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版)第9章第4节讲述钢筋连接的要求。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的钢筋连接都是对钢筋传力性能的一种削弱。与同位置的整体钢筋相比,尽管其强度可以不降低(这是最起码的要求),但变形能力(割线模量)减小,恢复性能降低(残余应变),甚至引起破坏形态的改变(脆断)。 到于超强的接头对于配筋构件的抗力并未提高,由于可能造成塑性铰的转移,反而对结构承载不利,这正如抗震框架的钢筋要限制超强比一样。 77具体施工时,如何执行 “梁上部纵向钢筋的连接位置在什么位置,有哪些规范要求? 答:16G101-1P84抗震时:上部在本跨跨中的1/3范围内,下部在支座1/3本跨范围内,同时要避开梁端箍筋加密区。 非抗震时:上部在本跨跨中的1/3范围内,下部在支座1/4本跨范围内。 78“当梁的上部通长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其中架立筋的搭接长度为150”的规定是不是与在任何情况下Ll不得小于300mm相矛盾? 答:Ll不得小于300mm是指“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架立筋与通长筋的连接是“构造交错”而不是搭接,取150mm是为了保证总有一根箍筋同时与这两根相错的钢筋相交叉并绑扎。 7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当梁的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的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起点定在450是不是430,是不是应该底筋为一排时要加两根侧面构造纵筋,为两排时仅需加一根? 答:起点定在450而不是430,应该是结构中的“取整”传统;为什么定450而不是取整定为400,应该是楼板与梁身形成阴角本身具备的较强约束刚度可以非常有效地阻止梁侧向裂缝的发生。 按照规范的文字严格执行的话,等于450时,底筋为一排时要加两根侧面构造纵筋,为两排时仅需加一根。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框架-框支剪力墙结构)4.2.3-4明确规定,“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配置为必注值”,施工只需按设计标注好的“必注值”施工工即可。 80抗震框架柱“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在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如何理解? 答:单边考虑时,钢筋根数为偶数,50%可行(也必须交错);若为奇数,就无法做到50%。纵筋交错连接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在抵抗横向地震作用力时,不出现薄弱层面。 所以,隔一错一的交错方式是实现整体50%交错的的优选方案。当然,具体到某一工程某一柱钢筋的连接,必须考虑均衡对称,不可简单地、机械地理解相邻纵向钢筋连接接头相互错开。 声明:本文来自建筑结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只提供分享和交流不作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专注施工技术理解应用总结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