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发生了“新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这让我们想起了上世纪在中国两湖地区可怕的血吸虫病疫情,尤其近期的洪涝灾害反复,防血吸虫战役也随着每年的洪涝期反复打响。我们了解到,虽然目前血吸虫治理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早期血吸虫治理方式对生物链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大量无差别人为灭螺手段使钉螺的天敌——萤火虫、鱼虾的栖息地被破坏,且钉螺的食物——藻类增多。随着人类的介入以及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带来的影响,钉螺的分布区域更加难以控制,血吸虫疫情出现反复趋势,萤火虫也越来越少。 既然血吸虫疫情不能得到根治,设计便从生态链环节入手,回归自然的层面,重新激活生态链,从而解决人与动物的用地矛盾。我们结合乡村三生问题,针对血吸虫疫情提出了生态链四步走方案,即: 1、重构生态链:恢复以前被硬化的河道、修复被化学药物灭螺所污染过的坏境; 文本3 文本4 设计感悟 近年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之际,我们需要从过去的相关事件中思考未来,就全球范围的血吸虫病去思考风景园林能为社会做什么。我们以中国血防疫区岳阳君山为示范点,采用景观的手法恢复因常年血防而造成的生态损失,且从生物链角度入手“用生态治生态”,望能为我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血吸虫疫区或其它寄生虫病疫区提供参考与启示。 设计亮点 本案旨在将疫区转化为萤火虫的复育地,再随时间规划去融入人的活动。有如下亮点: |
|
来自: 江南一鱼6jvvqc > 《生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