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三个假设

 3609馆长 2021-04-10

 经典精神分析,并不属于实证科学的范畴,是建立于表面上比较主观的个案经验和观察材料的基础之上的,它建立在以下三个假设之上,即“潜意识决定论”、“童年决定论”和““性’决定论”

1.“潜意识决定论”

包含着这样的含义,相对于人的整个心理活动,人的可见的心理活动只是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而大部分的决定性的心理活动,是潜伏在内心的“冰山”深处的、是不被人的意识所察觉的。这部分不被人的意识所察觉的心理活动,就被称为潜意识。而人的行为和情感,在根本上,又恰恰是被潜意识所左右、所决定的。换句话说,从本质上讲,人的意识并不是人的主人,意识是潜意识的奴隶。弗洛伊德的这个假设具有颠覆性,它向人的自恋提出了挑战:“人既不是宇宙的主宰,也不是生物界的主宰,甚至也不是自己的主宰,人只是被看不见的潜意识暗流推动着的、不知道会去向何方的一叶小舟。”从潜意识的角度,考虑人的心理活动,是精神分析流派的一个基本特征。

2.“童年决定论”

童年决定论,是潜意识决定论的延续。把潜意识比喻为冰山的角,并非确定潜意识在某一固定的解剖区域,而是为了形容潜意识的不可见和潜意识的无法意识,我们谈到潜意识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功能的层面。从功能的角度讲,潜意识代表那些比较本能的、自动的、历史的功能,是一些比较固化的情感反应模式。或者,简化地说:潜意识的那些功能,是一些本能的和(或)形成的历史很长的自动情感与行为反应模式,而据推测,这些反应模式大部分形成于5岁之前的童年阶段,据说,在5岁之前,有将近80%的潜意识已经形成。它们是本能反应与童年期成长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模式一旦形成,就基本固定下来,在遇见与童年相似的情感情景的时候,就会迅速激发出相应的模式。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情感反应迅速。这种功能大概来源于“丛林原则”,动物在丛林中相遇的时候,必须即刻判断出敌友,如果稍有“思考的迟疑”,就会被凶猛的动物吞噬。也正是由于这个特征,才会有一见如故、一见倾心这种表面看来极不合逻辑的现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讲,中国的古训“三岁看到老”还是很有道理的人生在童年已经基本上写好了剧本,只不过需要成人的舞台来上演。更进一步,可以这样说,人们的爱与恨发生在现在,但起源于童年。

3.“性决定论”

性决定论是经典精神分析最容易被误解、并因此而遭到非议的方面。人们常常望文生义地把精神分析解读为:人的一切行为和动机都是为了性爱甚至干脆说为了“做爱”。其实,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是一个接受过严格科学研究训练的学者,他创始精神分析的那个年代,正是进化论、物理科学发展鼎盛的时期弗洛伊德本人也深受影响。因而,弗洛伊德的“性决定论”并不是一个“淫秽的撒旦”横空出世,它可以称之为“进化论”与“当代热力学”的一个婴儿。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性是最核心的东西,是人内心世界一切活动的起源和根本动力。他曾经称之为内驱力、原欲、力比多、生本能或者爱本能。当然,我们现在也可以通俗地把性解读为爱的关系。对于性决定论的比较科普的解读是:性,即是生存本能,是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或最根本的需要,它推动着人从童年起,就无意识地寻求满足、寻求为了满足而发展自己。人的一切行为及一切情感,无不是围绕着性、围绕着生存、围绕着爱而进行。人的一切行为和情感,都是“性”的衍生物或变形物,无不渗透和体现着爱与关系。性叫只是交陪的一个动作,但不见得就是爱,也不代表关系的远近心理咨询与治疗原理及实践

4.它只是人际关系的一个表象而已,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性,完全不是一码事。但弗洛伊德习惯于用性器官,比如嘴、肛门、生职器来比喻和象征爱或关系的发展,但这是精神分析家惯常喜欢的表达方式,因为这种隐喻性的表达方式,可以更接近更生动地表达复杂的情感与关系。比如,当我们普通人提到香蕉,我们会说香蕉只是一个香蕉;而精神分析师则会说:香蕉,不仅仅是香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