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防教育栏目|什么是军事谋略思维的逆向思维方法?( 下)

 华cfq5y4ucng3g 2021-04-10

(续前文)

(二)军事谋略逆向思维方法运用

我们学习军事谋略,一定要特别重视逆向思维方法的运用。

  第一,要善于运用“两极相逆思维法”,从事物矛盾的两个极端中的一个极端反观另一个极端,完全从事物的反面寻求立谋定策的思路。

为什么强调逆向思维方法运用时,首先要从矛盾的两个极端的反方向去思考谋略问题呢?主要是因为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而矛盾的事物都是两极相反相成的,这个基本原理,决定了反向思维,往往可以出奇制胜。例如兵法中讲用兵有“奇”和“正”这一矛盾,常用的方法为 “正”,不常用的或者反常用的方法就是“奇”。要求奇,经常就需要反向思维去求奇,需要反用兵法和经典谋略。

例如背水列阵是兵家的大忌,但是偶然背水列阵也能出奇制胜。汉朝名将韩信就曾背水列阵,打败了赵军陈余的20万大军。而后人机械地搬用这一办法,就导致了失败。例如《三国演义》中的马谡守街亭,非要在山上扎营,他说兵法上讲“置之死地而后生”,结果自己还被诸葛亮挥泪斩了。

  军事谋略思维中为什么要反用兵法呢?因为军事指挥员一般都比较熟悉兵法谋略,一般都要遵循这些兵法谋略原则来指挥作战,如果违背了兵法谋略的基本原则和揭示的军事规律,作战就会失败。所以兵法谋略的好处是给指挥员确定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让指挥员容易做出军事决策和定下计策。但兵法谋略不好的方面,就是大家都要遵循它,这就容易让人形成思维定势,限制了人们的谋略思维的创造性和新奇性。这时如果有聪明的军事指挥员敢于反用兵法,那么他恰恰又一方面打破了常规,另一方面又遵循和符合了“出奇制胜”“用兵不复”的原则,所以往往能够获胜。但是如果你再仿照别人反用兵法谋略的路子去定计,别人知道了这一方式后,又可以制定出针对你这一思路的谋略计策,所以重复使用反用兵法的策略和思路往往又容易失败了。所以我们反用兵法谋略制定计策,不要沿用别人的思路,一定要争取做第一个,只有做“第一个”反用的人和制定出“第一次”使用的策略,才是最出其不意的可能获得胜利的谋略。

  军事谋略思维中为什么还强调要打破自己的常规立谋定策呢?因为一个指挥员长期指挥作战,会形成一定的指挥风格和谋略风格,尤其是喜欢反复用一些自己创造的比较好的战法。那么对手摸透了你的套路后,就会设计出针对你的陷阱而让你失败。所以指挥员的军事谋略思维,还应当注意时常突破自己的常规套路,反向思维就是重要的方法。诸葛亮用兵的最大特点是谨慎,从不冒险。但是诸葛亮却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其实诸葛亮用的空城计,就是一种心理战术。他深知司马懿谨慎,也知道司马懿知道自己用兵谨慎,所以才敢反其道而行之,冒险干了一次。但是司马懿不知道这次诸葛亮是打破谨慎常规而冒险,所以诸葛亮的空城计收到了奇效。

  我军许多指挥员也善于打破自己的用兵常规制定谋略。例如前面介绍过的粟裕指挥孟良崮战役,粟裕指挥作战的特点一般是先打弱敌后打强敌。所以整编74师的张灵甫师长没有想到粟裕敢于违反常规先打他最强的74师。粟裕在这次战役中的先打强敌的决策和谋略,就是打破自己用兵常规的逆向思维。

第三,要善于运用“迂直相逆思维法”立谋定策。

  前面说的反用兵法谋略和打破自己的思维常规制定用兵谋略,一般非常难以做到。所以军事谋略思维中常用的逆向思维方法,除了利用事物的矛盾的两极往相反方向思考作出决策外,非常重要也比较容易把握的就是运用迂直相逆思维方法进行军事谋略的逆向思维。

迂和直是军事谋略思维实践中两种不同的思维途径和方法。“直”指的是一种直接的、直线的途径或方法。“迂”指的是一种曲折的、间接的途径或方法。大量的各种实践证明,直接的途径或方法,好像是最好的,但往往不一定能够成功。而曲折的间接的途径或方法,似乎不合理不经济,但往往更加容易成功。特别是战争和军事领域更是如此。所以《孙子兵法》强调将帅要懂得“迂直之计”。从军事谋略思维方法角度来说,逆向思维就是要把直的看成和想成迂的,把迂的看成和想成直的。我们思考军事谋略时,利用迂直相逆的逆向思维方法思考和制定军事谋略,可以从空间上、时间上、目标上和手段上进行迂回思维,要多思考通过迂回的途径去实现作战目的策略。例如我们熟悉的围魏救赵谋略,孙膑不是带领齐军直接攻打正在进攻赵国军队的魏军来救赵,而是去攻打魏国来逼迫魏军回援,这个策略看似兜了一个大圈子不是最直接的办法,但是后人普遍承认,围魏救赵是最高明的策略。这就是典型的迂直相逆思维方法运用的结果。我军的围城打援战术,目的是打援军,但直接打敌援军往往是不可能的,只有采取攻其必救的攻城手段想办法引诱敌军援兵出来然后才能消灭。所以我军的围城打援战术和谋略,就是典型的“以迂为直”的谋略,其谋略思维方法就是迂直相逆思维方法。

本文作者:ClCC国防教育特邀专家 杨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