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室检查:心脏标志物检查,肌钙蛋白增高cTnT>0.1μg/L 为明显增高。cTnT>0.01μg/L为轻度增高。血糖可呈应急性增高>6.1moL/L。血脂增高LDL-C>130mg/dl。 2、心电图检查 ①静息心电图:约半数在正常范围,也可有陈旧性心梗或非特异性ST段和T波的异常。 ②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出现暂时的心肌缺血的ST段移位,可以出现ST段压低≥0.1mv,发作后恢复,有时也可出现T波倒置。 ③心电图负荷试验:运动中出现心绞痛,步态不稳,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血压下降可诊断为运动试验阳性;单纯运动试验阳性不能作为诊断或排除冠心病。 ④连续心电图监测:可发现心电图ST段和T波改变和各种心律失常,有助于确定心绞痛的诊断也可检查出无痛性心肌缺血。 3、冠状动脉成像CTA:有较高阴性预测值,用助于判断冠脉官腔狭窄程度和管壁钙化情况。对判断管壁内斑块分布范围和性质也有一定意义。 4、超声心动图:多数稳定心绞痛静息时无异常,有陈旧心梗或严重心肌缺血可检查坏死区域或缺血区室壁运动异常。 5、放射性核素监测:核素心肌显像及负荷试验 静息时显像所示灌注缺损,见于心肌梗死后瘢痕部位。运动后冠脉供血不足时可见明显灌注缺损心肌缺血区。 6、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除可判断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外尚可了解心肌的代谢情况,评估心肌的活动。 7、有创检查 ①冠脉造影CAG:冠脉造影可明确管腔相关信息,明确诊断和指导治疗,并评估预后。一般认为管腔直径减少70%~75%或以上会严重影响供血。 ②冠脉内超声:可准确提供斑块分布、性质、大小和斑块破裂及血栓形成。 8、头颅影像学检查 ①缺血性脑卒中头颅CT平扫:24小时内头颅CT一般无明显影像学改变,部分病人发病6小时内可有早期征像,早期低密度改变,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皮质白质分界不清。 ②出血性脑卒中头颅CT平扫:清晰显示出血部位高密度灶,血肿部位,大小,出血量,血肿是否破入脑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