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遥推光漆器色彩文化的分析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1-04-10

摘要:文章针对山西平遥推光漆器对漆器的图案、工艺制作流程还有色彩文化进行了分析,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文化传承价值。平遥推光漆器的工艺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民俗特色,经济水平的影响,它在图案选材、色彩文化、工艺制作中相当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在2006年,被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平遥推光漆器,装饰图案,色彩文化

Abstract:This article mainly aims at shanxi pingyao push light lacquer ware, lacquer ware of pingyao in the design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color culture are analyzed pingyao push light lacquer craft by local regional culture, folk characteristics,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n the craft design material selection color culture quite to have the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in 2006, was included in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Key words: pingyao push light lacquer ,decoration pattern ,color culture


一、平遥推光漆历史


平遥古城地处黄土高原。在距今公元前2000年之前,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那里常年被树木覆盖,其中有一种叫做漆树的数木遍布各地。

祖先们便开始大量用漆树的浆汁涂抹在食器上,这样可以让食器光亮、好看、耐用。此外,漆树的漆会经过空气自动变黑,因此,漆树一般也会用来做符号标记。

在公元3700年前,当时已有使用矿物质颜料调制朱色漆饰的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平遥推光漆器已初具规模。在汉代,漆器已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随着晋商发展的壮大,平遥漆器已经出口到蒙古、俄罗斯、东南亚一带。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平遥推光漆器工艺已达到超高水平。用这种技艺制作的漆器在唐代开元时代闻名,在明清两代由于晋商的迅速发展和崛起,使得推光漆器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清代之前,平遥推光漆器主要以黑色为底,黄金描边,到清代中期创造了一种增厚漆层和引入光泽的新工艺,漆器外观简洁大方,装饰华丽,手感光滑,耐热防潮,经久耐用,成为漆器中精品。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使用漆的国家,漆器制作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生产原料年复一年,耐腐蚀,耐高温,它也是两代艺术家收藏的精品。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漆器已经出口到日本,韩国欧洲等地。如今,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改善,漆器已经受到了很多国人的追捧。


二、推光漆器工艺制作


平遥推光漆器的生产过程复杂,平遥推光漆器一般用的是漆树刮掉皮后流出来的一种天然原料---大漆。

平遥推光漆艺有精湛的成套技艺,其生产工艺主要包括:
  (1)用特殊配方、技艺及设施炼制大漆;
  (2)以大漆和天然桐油炼制罩漆;
  (3)木胎披麻挂灰,生漆灰须褙布,猪血灰须披麻,黄土胶则需褙纸;
  (4)以人发、牛尾制作漆栓(髹饰工具);
  (5)在特设的阴房内阴干漆器;
  (6)描金彩绘,包括平金开黑、堆鼓罩漆、勾金、罩金和蛋壳镶嵌等传统技法;
  (7)用砂纸、木炭、头发、砖灰、麻油等逐次推光,使漆器光亮如镜;
  (8)采用镶嵌、镂刻、罩金、刻灰等技艺进行装饰。 

自此,平遥漆器就有了一种独特的绘制风格,绘饰出山水花鸟,亭台楼阁或人物故事,过程细致而复杂。具有结构精细、漆面光滑、装饰丰富,防潮耐热的特点。  

图片
图片

                 图1             图2


三、推光漆器的图形特点


平遥漆器图案的植物类装饰纹样主要有梅花、松树、柳树等。

植物纹样:形态丰富,而梅花纹样在漆器中广泛应用。梅花纹样的图案风格主要应用在首饰盒和屏风中。首饰盒与主面和正面的装饰图案相呼应,而梅花花蕾占据主要饰面的三分之二。 

松木图案主要是在屏幕上绘制的木纹图案,有写实纹样和写意纹样两大类。其中写实类纹样多为侧视或半侧视的三维造型,形态更逼真;写意类风格纹样大多为俯视平面图形,造型比较简单,一般被简化为层次叠加的形态,用树叶再做点缀。

柳树的图案纹样有三种。写实类、写意类还有将二者结合的图形。在写实纹样中一般把枝干用作装饰,枝桠较少,形态优美,造型简单,柳叶都是比较写实类。写意图案在刻画形态时常用点线结合的方法表现,而将二者结合的种类一般以简单的笔触来刻画纹样,在树枝上的描绘更加细腻。   

图片

                           图3

草本植物装饰图案有很多种。主要有兰花纹样、竹子纹样、菊花纹样等。兰花纹样有茎叶和花瓣二种组合纹样。其中兰花纹样更加逼真,有很多的线条做装饰。

整体来看兰花多形体单薄,其层次具有较弱层次感与重叠性。写实与写意搭配纹样,多为在漆器的梅花图样,有全开写实纹样和全开与树干搭配写意纹样,花蕾全开纹样多做了写意处理,简化为五瓣花,多做平视形态。 

竹子图案是草本类植物图案常见的一种。绿色叶子一般有规律的附着在主体上,写实纹样较为细致,竹叶层次分明,叶与树之间穿插纹样呈平面与立体交叉形态;纹样是运用写意的竹子轮廓及线条表现,线条流畅紧凑,以总体形式出现,纹样呈立体形态,叶分布在枝的周围,主体纹样突出。 

荷花纹样有写实纹样、写意纹样以及荷花与荷叶搭配纹样三类。其中荷花纹样有平面形态和立体形态之分,平面形态多为俯视、六叶且造型写意,生动活泼。 

图片
图片

          图4                                   图5

动物纹样:动物纹样主要以龙纹,鱼纹,鸟纹等等,纹样以平面化呈现。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6                              图7

人物纹样:主要以曲线为主,线条富有柔和感,色彩层次分明,人物形态多以历史人物为原型,人物形态各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8                                  图9


四、平遥推光漆器的色彩文化


平遥推光漆器造型丰富多样,在色彩和图形中也很讲究。平遥推光漆器的底色一般用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而墨黑和霞红是最常见的。

一般霞红色就是在婚礼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色彩,所以在祝寿中也常常出现,一般图案都是绘有吉祥图案,有传统的祝寿意味。

还有一种就是黑底,这种黑底在平遥推光漆器中占据主导位置,因为在推光漆器上要绘制图案,只有黑底能更生动的表达图案效果,在黑色的底托下,其他颜色会显的更加美丽,并且漆为黑色,当涂的稍微厚一点的话,就会变成漆黑,因此漆器有“不言色者皆黑”的说法。

第三种是杏黄的底色,这种颜色在漆器中更常用于挂屏。但没有霞红和墨黑运用广泛。还有一种为画面景物色调只有金色一种,它在黑底和红底中都有绘画。它的形态一般简单,大方,让人在视觉上富丽堂皇,极有视觉冲击感。

在推光漆器中使用的是原材料一种大漆天然制品,大漆在刚割舍出来时是呈乳白色,遇空气逐渐氧化为红色或者褐色,后期人们在为了美观时再添入颜料做色彩搭配。而在每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进行的彩绘颜色、图案和工艺也不尽相同。

在战国时期,漆器进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当时由于社会变革和审美观念的改变,使得漆器的整体色调以黑和红两种色调为主,就是在漆器的内部涂朱红色,外壁为黑色,明快火热。利用红黑对比衬托漆具的稳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整体社会动荡不安的情势。

在秦朝期间,漆器制造已经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手工业类别,与春秋战国相比秦代的漆器更加精美、规整,在纹饰里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色彩红黑两色相互辉映。绘画技术在当时也已经相当熟练,这与当时秦代国力强盛,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工艺技术有很大的关系。

宋代漆器制造技能系统已根本齐备,首要品种有一色漆器、堆漆描金、戗金和雕漆等几大类。其间一色漆最为盛行,纯黑最多,器物外表乌黑而且没有光泽,上有细碎的段纹,象人手上的裂纹,所以叫手皴纹,又叫牛毛纹。

明清两代是中国漆器艺术开展的高峰,由于当时国力昌盛,经济繁荣,这时的漆器品种和技能都已经极为丰厚,有一色漆器、雕漆、填漆、彩绘、描金、堆漆、镶嵌、款彩、戗金、犀皮等多种形式。

纹饰也一变曾经的几何纹、动物纹、图画纹饰的传统风格,改为多描写自然界景象,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色彩上已经有浓厚的民俗气息,不再是单一的一些花草几何纹样,在原有的大漆颜色中加入色粉或者黄金,再用堆古罩金或者是描金描绘等绘画手段来进行人物创作,生活气息浓厚。

推光漆器,漆光闪闪,映影如镜,表面光滑明亮,画工精巧细腻,着色娴熟鲜明,线条刚柔并济,笔法刚劲有力,使用轻巧坚固,而且能耐热防潮,具有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它既能作为欣赏品陈列装饰,又有实用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0                                 图11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12                                   图13  


五、结论


平遥的推光漆器具有审美和实用性质,平遥推光漆从过去到现在,在工艺方面制作精细,装饰图案精致华美,色彩丰富,在工艺制品中已经有相当高的欣赏价值。

平遥漆器的种类颇多,一般是各类屏风、首饰盒、首饰和一些古朴的家具等。这些器物的造型都属于简单实用类,在实用性上体现民间人文第一的艺术特点。

平遥漆器是传承于民间的艺术,它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色彩的喜爱和研究,因此它在用色中都具有浓厚艳丽的民俗色彩,整体效果民俗味道十足,再附着金边勾芡的线条。

它的底漆也是以中国民间最常见的墨黑、大红、杏黄、绿紫四色为主,上面描绘具有民俗风格的图案,例如古典小说中的人物、戏剧中的故事场景;还有中国固有的吉祥意味的纹样;花鸟鱼虫等民风浓郁的传统图形,形成了一幅风格古朴,色彩华丽、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

平遥推光漆器从古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但是在今天飞速发展的社会经济下,使得传统手工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力。传统的平遥漆器已经受到了材料与工艺传承的限制,已经到了无人可做,无人传承的境地。

首先是大漆产地的减少导致了原材料的减少,而后带有合成性质的腰果漆和化学漆,以其廉价快干的特质进一步冲击了摇摇欲坠的漆器市场;此外,漆器的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的手工作坊式生产方式也难以和机器化大生产的社会潮流融合,至此低廉的经济效益导致从业人员急剧减少,漆器生产由此陷入难以继续传承的濒危境地。

为了解决这种现象,国家大力出台政策,保护传统手艺的发展和经济效益,鼓励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和传统的手工艺人加入保护传统民俗的行列。

平遥推光漆器现平遥县已建立薛生金工作室和漆器壁挂漆艺苑,将整理该项技艺的资料和建档,建立平遥漆器艺术馆,举办漆艺培训班,以确保这一珍贵技艺的传承和发展。2006年5月20日,平遥漆器被国务院正式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遥漆器的生产,由此焕发青春,进入再次辉煌的历史时期。

参考文献:

1. 王策.浅谈平遥推光漆器的漆艺 [J].《学理论》,2010年,第25期.

2. 谢玮.平遥推光漆器的蜕变与再生[J].《文艺争鸣》,2010年,第22期.

3. 凡辽.独具特色的平遥推光漆器[J].《科学之友》,2010年,第34期.

4. 李洁.山西平遥推光漆器技艺简述[J].《现代装饰理论》,2015年,第02期.

5. 孟祥玲,范传俊.扎根于民间的技艺——平遥漆器[J].《今日科苑》,2010年,第10期.

6. 段堪煌.平遥推光漆器的发展[J].《美术大观》.2012年,第6期.

7. 张繁荣.平遥推光漆器的艺术特征[J].《装饰》.2009年,第3期.

8. 陈晨.浅谈平遥推光漆器的艺术特色[J].《文艺生活》.2016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杨柳 女 19940402 西安工程大学 学生 服装与服饰设计实践与理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