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教师,我们最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木易努力 2021-04-10
作为教师,我们是否想过,我们真正、最应该教给学生的是什么?


图片
1


学会认知——着重在逻辑思维

1.“知”在这里不仅是指“知识”,包括了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一切认识的对象。

2.“认知”不仅是书本上的,课堂上的,包括学会认识,学习各种社会学习规范,掌握学习的工具、求知的手段。

3.学会认知,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有探求未知的热情,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有科学的人文精神,掌握举一反三的科学方法。

4.学会认知,不能在学校教育中一次完成。“求知”将是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之间无数次反复、不断“完成”而又重新开始的过程。

图片
2


学会做事——着重在操作思维

1.学会做事,将从传统意义上的掌握某种狭窄的劳动技能,转向注重培养劳动者的综合能力。

2.学会做事,主要不仅指获取智力技能,而是指培养社会行为技能,包括处理人际关系、解决人际矛盾、管理人的群体等能力。

3.学会做事,更重要的是在“求知”过程中养成科学素质的基础上,培养适应未来职业变动的应变能力和在工作中的革新能力。


图片
3


学会共同生活——着重在情感思维

1.学会共同生活,首先要了解自身、发现他人、尊重他人。

2.学会共同生活,就是要学会关心、学会分享、学会合作。

3.学会共同生活,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同时也意味着学习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4.学会共同生活,主要不是从书本中学习,它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参与目标一致的社会活动,学会在各种“磨合”之中找到新的认同,确立新的共识,并从中获得实际的体验。

图片
4


学会生存——着重在交往思维

1.学会生存是教育和学习的根本目标。

2.学会生存,超越了单纯的道德、伦理意义上的“做人”,而包括了适合个人和社会需要的情感、精神、交际、亲和、合作、审美、体能、想象、创造、独立判断、批评精神等方面相对全面而充分的发展。

图片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目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决不能急功近利,只考虑学生的现在和学校的眼前利益,我们应该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学生适应、立足、服务、贡献社会的能力,我们需要教给学生:

  • 良好的行为习惯。

曾有一家世界著名的新闻媒体采访了十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问影响他们成功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大多数获奖者都说到是小时候老师和爸爸妈妈告诉自己不乱吃零食,饭前要洗手,手帕要叠整齐,做事要有条理,有始有终,对人要诚信……

这说明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和未来。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 自主的学习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授人以渔,可享一生。”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得到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 做人的品质

教会学生做人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无论赋予教育怎样的意义,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不管学生将来能成为什么,我们首先是要他们“成人”,要教会他们怎样做人,这才是现代教育的第一要义。

  • 生存的本领

哈佛大学成功智慧,在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先学会生存,才能学会生活。”培养学生的生存本领远排在教授具体的知识技能之前,只有拥有杰出的生存本领,才能游刃有余地面对各种机遇和挑战,才能更快地获得成功。

来源:明教育、腾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