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上等人装糊涂,中等人装实在,下等人装聪明!

 陽光世界 2021-04-11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 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 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图片


做人最重要的是什么?懂分寸,知进退!

我们的人生其实是一条不规律的抛物线,喻示着我们的一生会经历起起伏伏,坎坎坷坷。这就是命,该遇到的劫难一样不会少,该遇到的幸福也一样不会少,它们就在人生的明天翘首期盼等着你。

俗话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命是注定的,不可改变的,但是运是可以改的。怎么改运?去算命吗?不,你需要懂得一种人生知进退的智慧,什么的时候该进,什么时候该退,这都是有讲究的,所谓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就是这个道理,人在不同的阶段要懂分寸,知进退。该进不进,贻误时机,该退不退,铩羽而归。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战场,只有懂得进退才能面对着命运的捉弄。

简单来说,你是个明白人吗?所谓的明白人其实就是头脑清醒,不干傻事,明白事理的人。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上等人揣着聪明装糊涂,但还有一种人揣着糊涂当聪明。

图片

01

讲个故事,从前有两个人在悬崖边上的独木桥中间相遇,一人背着柴火,一个人挑着担子。背柴火的认为挑着担子应该退步,挑着担子的认为背柴火的应该后退,于是两人就在独木桥上耗着时间,从早上耗到中午,从中午熬到晚上,结果两人终于都挺不住了,差点掉下悬崖。

人生明明都是想向前,没人想后退,因为很多人认为后退就意味着失败,意味着吃亏,所以据理力争。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人生的独木桥。比如我有个朋友小王,过年的时候,公司排先进管理奖,小王觉得自己平时在公司的表现很好,跟领导和同事的关系都不错,这次先进管理奖志在必得。可是在评奖台上却遇到了一个尴尬的事情,小王并没有得到奖状,而是让隔壁部门的小魏得了,小魏凭着第四季度的一个大单给公司赚了不少钱,所以公司领导再三权衡,最终把优秀管理奖给了小魏。

可这下小王心理不舒服了,这个奖明明是应该是自己的啊,而且自己的业务能力不比小魏差啊。于是小王第二天直接找到总经理争吵,要总经理要说法。本来总经理觉得应该给小王一些补偿,结果一看小王不讲道理,索性啥都不给了。

总经理的想法很简单,你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应该大局为重,为公司的利益着想,为了几百块就大吵大闹,格局观呢?这样的人怎么能做个优秀的管理者呢?

结果,理没争到,还得罪了总经理,年后小王就被公司劝退了。职场混的,做任何事情都要想好话,做好事,懂得进退之道。

所以小王正确的做法应该怎么样呢?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大家心里都有杆秤,等时机成熟的时候点到即止。

图片

02

再说个众所周知的历史故事。明朝建文帝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的智囊团都是个自诩聪明的糊涂蛋。比如方孝孺,没错,就是那个被诛杀十族的人。

方孝孺是个标准的学霸。黄宗羲评价他:明朝群儒之首,人家明代儒家的扛把子。江湖人送外号:小韩愈。韩愈可是儒学大师,而饱读儒学经典的方孝孺也悟出来个宇宙真理:做人要讲道德。因此,方孝孺始终是个道德感爆棚的人,他坚信能靠真爱感动所有人,包括朱元璋。结果他成功了,在朱元璋的暗示下,方孝孺终于以学者身份入幕,成为建文帝幕僚,开始了二十年的风光历程。不仅如此,方孝孺跟建文帝建立了非常深厚的感情,顺带还感动了朱允炆:帝好读书,每有疑,即召使讲解。

年纪轻轻就是帝师了,为了证明自己的能力,方孝孺发现朱允炆对他的叔叔们颇有微词,于是决定怼一下朱家的藩王们,效仿汉武帝玩一下“削藩”的游戏。我们知道汉武帝在纵横家主父偃帮助下施行的“推恩令”,成功的打击了诸侯。要知道纵横家玩的其实是谋略,而不是道德,但是儒家干这事,靠谱吗?

事实证明,方孝孺的确是明朝的群儒之首,但是他一定也是明朝的谋士之末。明朝的时势,包括朱允炆的命运都随着方孝孺的推动发生了改变,

一场天下棋局已经开始了。

首先是方孝孺出招:在“削藩”政策下,一年之内在五个举足轻重的藩封被废之后,燕王便成了下一个目标。方孝孺的这一招就叫打草惊蛇,敲山震虎。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如果你是朱棣,你会怎么办?纵然朱棣不想搞事,但朱允炆已经在策划如何推倒这个叔叔了。

于是1399年8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这一招是一部险棋,老实说朱棣也是被逼的。

朱允炆随即下了第二手:命盛庸、吴杰、平安诸将进攻大名府,双方势力悬殊太大,朱棣明显吃了暗亏。

朱棣看形势不妙,表示服软:大侄儿饶命,我知错还不行吗?我不玩了,投降了。本来故事就应该结束了。

但是方孝孺不同意,这场战争势在必得,甚至连讨伐诏书都写好了,日后论功行赏,自己就是首功,而且我们是道德之师,随即出了第三招:根据方孝孺的设想,己方是胜券在握,局势必然手起刀落,朱棣磕头求饶。

很多人认为靖难之役是朱棣占据主导,其实不是,朱允炆占据着压倒性的优势,朱棣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于是方孝孺下令辽东主将攻击燕京,直捣黄龙,南北夹击,除掉后患。

朱棣被迫应战:既然不给活路,那我也不是吃素的,兄弟们给我顶住。

“朱棣啊,这场战争我们赢定了!”方孝孺随即派兵扰乱朱棣的粮草让他弹尽粮绝,顺带使用离间计,挑拨朱棣父子的感情。看来朱棣已经穷途末路、黔驴技穷了。

这时候,朱允炆忽然跳出来说:“千万别伤害我的亲叔叔,让我用道德感动他。”

方孝孺听完后,感动的泪眼婆娑的说:“对,让我们一起用道德感动他,我们是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于是奇迹发生了,朱棣在战场上跑来跑去,居然毫发无损。

在朱允炆的照顾下,剧情神逆转,朱棣居然后发制人,占据了上风。

人生总有很多猝不及防。等一直朱允炆回过神来的时候,朱棣军团已经攻到江北了。

朱允炆见势不妙,准备开溜。但是方孝孺不同意:孝孺力请守京城以待援兵,即事不济,当死社稷。言外之意是:大哥,千万别当胆小鬼,大不了以死殉国。

见自己的智囊不同意,朱允炆只好作罢,所谓输人不输阵。终于该来的始终还是会来,不久燕兵入城,建文帝自焚,这一天,方孝孺被抓进监狱。好好的一盘棋被下输了,真是猪一般的队友。

那么方孝孺的谋略核心思想是什么?他回答是深谋远虑。为此他还写了一篇《深虑论》:圣人,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意思是说:做人真诚点,不要用阴谋诡计,要用道德来感动一切。

方孝孺信守道德,却不知讲道德是要看人的,如鬼谷子所言:非独忠、信、仁、义也,中正而已矣。圣人之道并不是单纯讲求忠心、诚信,仁爱、道德,不过是在维护不偏不倚的正道而已。

道德是一种自我修养,但是作为我们现代人,如果一个人的嘴里永远是“之乎者也,仁义道德”,或许未必能修成圣人的正果,反而沦为一个眼高手低,满嘴大道理的人,那不是迂腐又是什么呢?人跟树一样,越是向往阳光,他的根就要扎进黑暗的大地。不知死焉知生,不知黑焉知白?

千百年来,有多少忙着修炼道德,却对人心一无所知的人呢?方孝孺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实在了,自以为是聪明的糊涂人。

图片

03

我们来看智者是怎么做的?继续说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

话说韩信被诛杀,张良归隐之后,汉初三杰就剩下萧何一个人了。看起来刘邦对萧何不错,不断给他加官进爵。萧何自己也得意洋洋,觉得刘邦人不错,每天宾客临门,川流不息,自我感觉好极了。

直到有一天来了个叫花子,那人估计好几天没洗澡了,浑身味道,但是却大摇大摆的进了萧府。萧何生气了,哪里来的叫花子,真是有眼不识泰山。

结果叫花子见了萧何也不行礼,说了就:“萧大人高兴了太早了,怕是要大难临头喽”,说罢就要往门外走,萧何就纳闷了,我现在贵得皇上恩宠,平时也谨慎做人,难从何来?于是让管家叫住了那人,想问个明白。

叫花子笑了说道:“你没见韩信的下场吗?”

萧何说:“那是韩信咎由自取。”

叫花子哈哈大笑,说道:“你现在已经贵为相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家财万贯,数不胜数,请问大人,皇上以后应该怎么赏你,把江山也给你吗?”

这话听的萧何听的一身冷汗,马上明白了自己处于危难之际了,于是马上问:“依先生之计,我现在应该怎么办?”

叫花子说:“功名利禄,金银珠宝本事身外之物,就看萧相国你愿不愿意割舍喽?说罢哈哈大笑,转身而去。

不久之后萧何主动找到刘邦说道:“现在国家百废待兴,正是用钱的时候,我作为相国应该把官职、俸禄降三级。”刘邦高兴的同意了。这还不够,萧何平时还故意收点小钱,干点坏事,刘邦知道后更加高兴了,以为萧何不过只是个凡夫俗子,胸无大志。

如此这般,萧何才最终稳坐钓鱼台,得到了善终,要不他真有可能就是第二个韩信,正所谓功高盖主,不得不防。

有时候,后退其实是一种人生智慧。

图片

04

那么如何掌握进退的本事呢?鬼谷子认为必须掌握如下五招。

第一招,思情术。非劳心苦思,不能原事。意思是说不花功夫劳神苦思冥想,不能了解事情的本来面目,有时候事情你认为事情是这样的,但是结果却是那样的,所以必须学会深度思考。

第二招,见情术。不悉心见情,不能成名。意思是说如果不会全神贯注地考察事物的实际情况,就不可能功成名就。只有认真观察,通晓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成就自己的名声,得到好的结果。

第三招,度材术材质不惠,不能用兵。意思是说如果才能、胆量都不足,就不能统兵作战。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俗话说慈不掌兵,不要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否则结果只会使得其反。

第四招,量能术。忠实无实,不能知人。如果只是老实本份而无真知灼见的人,就不可能有识人知人的本事。做人不能高估自己,做人做事必须要能知人的本事,不知人只能被人忽悠。

第五招,长短术。己必自度材能知睿,量长短远近孰不知。做人学会自我估量聪明才智,然后度量他人的优劣长短,分析在远近范围之内还比不上谁。切不可自己感觉良好,做人要有分寸,做人做事心里要有杆秤。

鬼谷子说在知彼知己之后,才能随心所欲,进退自如。只是人生就一个傲字。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很多人对自己的能力大小其实是不清楚,经常糊里糊涂的胡来,既不愿认真思考,又没有自知之明,更不能知彼知己,如何在人生的路途上,怎么做都是错的,如果碰巧蒙对了,那也是命好,运气好而已。

您是愿意做个聪明人,还是做个糊涂蛋呢?

交易担保 道宝堂 红润芙蓉膏、暖宫、美颜、驱寒、润燥、滋阴 小程序



推 荐 阅 读



“淫太过,必有祸”:此3欲,若太过,易招祸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