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我的姐姐》火了。 上映6天,票房破5亿。 很多人说,在电影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电影讲的故事很简单:张子枫饰演的姐姐安然,本来是独生女。 可爸妈还想再要个儿子,所以从小就让她假装残疾,以此获得生二胎的资格。 可以想像,在这种家庭生活的她,既感受不到太多爱,也因为不能依赖父母而被迫独立。 上了大学的她,自己挣学费、生活费。 还有个谈了5年的男友,相约一起考研、去北京,远离父母过更好的生活。 然而,父母突遭车祸离世,给她留下一个弟弟安子恒。 在安然眼里,弟弟是父母心心念念的宝贝,也是她童年不幸的根源。 所谓的“血缘亲情”,于她不过是陌生人。 圆自己的考研梦,还是搭上一辈子,去照顾素未谋面的弟弟? 毫无置疑,她选择前者。 这几乎触怒了所有亲戚。 “长姐如母”“照顾弟弟是姐姐的职责”“他是你家唯一的儿子”... 安然很刚,她拒绝这份「天生母职」,决定送养弟弟。 可是,安然终归不是爽文大女主。 和弟弟相处的那段时间里,她动摇了。 弟弟对她的依赖,唤醒了她对亲情的渴望。 后来,安然和男朋友分了手,去领养家庭带回了弟弟。 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姐弟两个人在街上奔跑、踢球。 属于他们的未来,清晰又模糊。 清晰的是,姐弟命运从此一体。 模糊的是,姐姐的自我在亲情前让渡,失去了什么还未可知。 可坐在屏幕外的姐姐们,却红了眼眶。 电影上映后,背后的原型故事(源自2013年天涯八卦论坛的发帖)被扒了出来。 故事里的姐姐,远不如电影表现的美好。 据这位姐姐讲述,她21岁那年,父母不顾她的反对生了弟弟。 “他依然带着父母的期望以及我的怨气来到了人世。” 从那以后,她拒绝回家,在心理上与父母决断。 直到意外发生,弟弟的抚养问题摆在她眼前。 当时的她,手里有两套房产。 可她还是顶着所有亲戚的责骂,坚决送养弟弟,也拒绝分出房产。 后来的她,如己所愿过上想要的生活。 有了好的经济基础,也没了弟弟这个后顾之忧。 帖子底下,很多人都骂这个姐姐“自私、冷血”。 可是,试想如果我们自己遇到这种情况,就能比这个姐姐做得好吗? 各位不妨代入一下看看:
所以你发现了吗? 不管是自私自利,还是无私奉献, 一旦被套进“姐姐”的角色里,注定进退两难。 巧合的是,电影上映没几天,相似的故事在现实重演。 浙江杭州,一个20岁的女孩小刘跳河轻生。 救下女孩后才知道,原来她的父母离异后,留下3个未成年弟妹。 为了养活弟妹,她十几岁就出来打工,最近不堪重负才想到寻死。 ![]() 听了女孩小刘的故事,兔姐又气又难过。 生气的是,那对离异的父母,弃养自己的儿女,自私自利。 难过的是,小刘也是第一次做女儿,却因为一声“姐姐”,背负着她这个年纪难以承受之重。 实在难以想象,才20岁的她,为了养活弟妹曾吃过多少苦。 ![]() 新闻曝光后,很多人怒其不争。 像小刘这样的姐姐太多了,她们任劳任怨、甘愿牺牲。 无论自愿还是被迫,在外人眼里,她们就是“扶弟魔”。 ![]() 这种对姐姐的歧视,甚至会延续到婚恋市场。 兔姐身边就有朋友去相亲,回来时说“有弟弟的女生和有姐姐的男生,在择偶时都会被排斥”。 哪怕是两个人已经交往,也有可能因为家里有个弟弟而分手。 兔姐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事例,男生知道女友还有个亲弟弟之后,处处提防,甚至把她当成“扶弟魔”,最后把女友甩了。 对男生来说,“扶弟魔”姐姐没有自我,只会让弟弟吸血。 对女生来说,有姐姐的男生大多妈宝、自私,潜意识认定这样的家庭“重男轻女”。 ![]() ![]() ![]() 可是,不管是扶弟的姐姐,还是被扶的弟弟,他们都不该是被讨伐的对象。 在命运的怪圈里,让他们没法选择的,是一手操盘的父母。 姐弟关系的对立,折射出的是父母的失职。 ![]() 看了这么多,大家一定感觉很压抑很气愤吧。 可兔姐想说,并不是所有的姐弟关系都势如水火,也不是所有的父母都冷漠狭隘。 之前看《少年说》,有个还在上高三的女生,在天台喊话“讨厌弟弟”。 ![]() 她的弟弟是妈妈重组家庭后生的宝宝,所以一直以来,她的心里只有排斥。 丢掉弟弟的玩具、故意摔倒弟弟、在外人面前拒绝承认这个弟弟...... 可是,不管她对弟弟怎样恶劣,弟弟还是一如既往依赖她、黏着她。 ![]() 最让兔姐感动的是,后来妈妈对姐姐说,其实早就知道她不喜欢弟弟。 因为之前去泰国旅游,看到姐姐偷偷地把弟弟推到垃圾桶里,但最后又把他推了回来。 ![]() 最后妈妈摸摸女儿的脸,说“我知道,你是一个善良的宝宝,妈妈爱你。” ![]() 这句话真的太让人泪目了,也让人看清,正是弟弟不加掩饰的爱意,和妈妈看破不说破的理解,才会最终打动她。 所以你说,哪有一对姐弟生来就是仇敌? 父母不偏不倚的爱,弟弟的依赖和保护。 这样的爱,与期待和义务无关。 也只有这样的爱,才会让姐姐有做自己的自由。 ![]() 妖魔化姐弟关系,并不能解决问题。 就像电影《我的姐姐》中那样,安然和弟弟的关系从冲突到共生,让更多人看到姐姐这个称呼,有苦痛也有甜蜜。 ![]() 不管是电影里的故事,还是现实生活的悲剧,我们每多一次关注,都是在帮姐姐们找到另一条出路。 在这条路上,姐姐不用被强迫着去爱、去奉献。
在被迫成为姐姐之前,她首先是一个女孩,是一个同样需要爱的小孩。 只有接收到百分百的爱,她才能学会爱,并给予爱。 不强迫姐姐奉献的爸妈,不向姐姐索取的弟弟,这样的家庭,才会给姐姐自由的人生。 也只有这样,才会有称职的爸妈,和独立的弟弟。 同时,我们也再不会听到“扶弟魔”“吸姐魔”的蔑称。 最后兔姐希望,那些还深陷原生家庭的姐姐,勇敢点,为自己活一遭。 下次听到别人脱口而出“你是姐姐,你就该让着弟弟”的时候,大声告诉他: 我不止是姐姐,我更是我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