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生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的八种意识

 木香草堂 2021-04-11

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新课改的今天,云南省实施了以“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三生教育,其核心理念与新课改“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为了在教学管理实践中能进一步将三生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从而有效推进新课改的顺利进行,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班主任应树立八种意识。

“三生教育”背景下班主任的八种意识

一、生命意识

教育是生命的花朵,离开了生命的本源,它将枯死。班主任有无生命意识直接关系到班级几十名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乌申斯基说:“只有灵魂才能影响灵魂,只有情操才能影响情操,只有人格才能养育人格。”班主任只有具备了生命意识,才能充分唤醒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意识,开发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增强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活力,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命境界,使学生成为具有健全人格,个性鲜明,充满活力、自立自强的人,最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由地、充分地、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二、人本意识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育的本质功能是育人,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而贯穿“三生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无论是教育战线上的高层决策者、还是教学一线的学科教师和为教学工作服务的后勤老师,其工作的核心都在于促进学生本人的发展,即“育人为本”。“分数”并非教育的最终目标,学生潜在的组织和活动能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才是其发展的关键。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发展的潜能,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只要老师正确引导,给予学生拓展才能的空间,学生潜在的某些能力就能得到发挥,学生才可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正如北师大肖川博士所说:“我们的教育——真正人道的教育,不仅要对学生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如果不从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出发,再多的辛苦也是徒劳。

三、平等意识

班主任应改变居高临下的管理者的心态,树立平等意识,邓小平曾说:“尊师爱生,教学相长,这是师生间的同志式的关系。”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不偏袒优生,漠视差生,努力营造一个开放、民主、和谐的班级氛围,放手让学生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学生在充分的实践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在民主和谐的环境中自由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既是教师有健康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全面健康人格的开始。

四、学习意识

法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指出:“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情的减退。” 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让酷爱学习成为终身具备的品格。班主任在好学方面要充分发挥师表作用,用强烈的求知欲、刻苦学习的精神、严谨的学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班主任要刻苦学习新知识、新理论、夯实专业知识,提高信息素养,掌握教育科学,管理科学,要不断学习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和思维规律,放下架子,主动向学生学习,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多学科知识,努力做到在一点上知道很多,在很多方面知道一点,建立起既精又深、既宽又厚的知识结构,以教育并熏陶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知识渊博的人才。

五、创新意识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创造力是立于不败之地的资本。乔治·萧伯纳有过这样一段名言:“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一些人:开始的时候,他们试图找到梦想中的乐园,当他们无法找到时,就亲自创造了它。”班主任工作中应树立以创新精神为价值取向的人才观、教育观和质量关,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班级工作的首位。在管理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方面敢于推陈出新,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特别要注意培养青少年创新能力所必备的主动性、变通性、独立性、质疑性、坚持力、想象力和预见力,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个性。

六、协调意识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庭和社会环境等因素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谐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正如马克思所说:“我们知道个人是微弱的,但我们也知道整体就是力量。” 因此班主任要具备良好的组织和协调能力,要协调好学校、家庭、学生和各科教师的关系,充分调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实现教育效益的最优化,从而增强班级的活力和凝聚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七、法制意识

班主任是学生工作的管理者,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心理的调试者,弱势学生的保护者,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必须具有强烈的民主与法制意识,尊重学生的权力,禁止居高临下,指责谩骂;杜绝漠不关心,延误时机;切忌缺乏爱心,视而不见。坚持在“班规班约”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依法办事”“依法治班”,使学生感觉“法制”就在身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民主与法制意识的熏染,同时也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的反映。

八、预见意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主任工作无论何时都是一个字——“杂”,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处理琐事的耐性,又要有清醒的判断力,对学生既要信任,也决不可掉以轻心,许多工作先做,就会比较轻松,若等出了事再做处理,往往会陷于被动,因此在管理过程中,要多深入学生之中,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对可能出现的不良现象提前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对班级的发展方向、常规事务等应提前安排、适时调整,让学生目标清晰,责任明确,从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来源:思想者园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