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的北洋新军,下辖了6个镇,战斗力很强,一个镇到底拥有多少兵力?

 平高华北 2021-04-11

北洋新军建军背景

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朝鲜政府军节节败退,无奈向宗主国清朝乞求增援,日本也派兵前往朝鲜蓄意挑起事端。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前夕,袁世凯化装成平民从朝鲜逃到天津,后被清政府派往辽东前线。十个月的时间内,袁世凯目睹了清政府兵败如山倒的惨状,于是便萌生出了练兵的设想。

清政府重臣刘坤一、李鸿章和王文韶三名封疆大吏联名上奏折保荐袁世凯,于是光绪帝下旨召见袁世凯入京觐见。袁世凯在面见光绪帝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改革纲领,光绪帝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改革意向的君主,对于袁世凯改革的建议,光绪帝和朝廷中的大臣们都很支持。1895年,奕訢、荣禄等王大臣联名奏请派袁世凯督练新建陆军,同日光绪帝予以批准,袁世凯正式入主天津小站,开始用西法编练中国首支新式陆军。

北洋新军创建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袁世凯得到清政府建立新军的许可后,便派人到山东、江苏、安徽和河南等地招募士兵,在这些地区招募了2250名步兵和300名骑兵,再加上2750名定武军,组建了“新建陆军”,成为了袁世凯小站练兵的兵源。袁世凯在招募完兵员后,制定了一整套的近代陆军的建军方案,其中包括招募制度、组织编制制度、军官任用和培养制度、训练制度、教育制度和粮饷制度。这一整套的建军方案是仿照德国陆军为蓝本制订的,并且采用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注重近代化的武器装备。

1898年,帝党的维新派和后党的顽固派已成水火之势。帝党的维新派试图以军事政变的方式解决掉后党的慈禧和荣禄等人,但是袁世凯害怕牵连自己,于是向后党告密,致使戊戌政变的失败。而由于袁世凯的告密得到了后党的信任,袁世凯的地位扶摇直上。1899年冬,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随即便将“新建陆军”调往山东布防,袁世凯将三十四营的旧军改编,人数扩张至两万余人。正是由于“新建陆军”的调防,“新建陆军”也因此躲过了八国联军侵华,实力得以保存且进一步扩大。

1901年,李鸿章去世,袁世凯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便以“新建陆军”为基础,开始进行北洋常备军的建设。1904年,北洋常备军编成三镇。1905年,北洋常备军编成六镇,每镇为12500人,但是第一镇是满洲贵族铁良的旗兵,其余五镇归袁世凯的控制,五镇的将领都是袁世凯的嫡系军官。

此时袁世凯的北洋新军势力逐渐扩大,已经成为了清政府武装力量的重要支撑。而袁世凯的地位也进一步提升,袁世凯还兼任督办电政大臣、督办铁路大臣及会议商约大臣。但是就是因为袁世凯的北洋新军的势力的不断扩张,对清政府的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于是清政府将袁世凯调离北洋,到北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成为中枢重臣。北洋军一、三、五、六各镇也归陆军部直接管辖。

北洋新军的战斗力如何?

1911年爆发了武昌起义,而北洋军是清政府唯一可以抵抗起义的力量。并且在日后袁世凯手握北洋军的优势下,成功地窃取了革命党的胜利果实,袁世凯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那么北洋新军的战斗力有多强呢?

北洋新军是以镇为基本建制单位,每镇官兵定额人数为12512人,每镇由步、马、炮、工、辎重等兵种组成,设统制率领。镇下分协、标、营、队、排、棚,分由协统、标统、管带、队官、排长和正、副目率领。编制为:每镇步队2协,每协2标,每标3营,每营4队,每队三排,每排三棚;马队、炮队各1标,每标3营,每营马4队、炮3队;工程队1营,每营4队,每队三排;辎重队1营,每营4队.步队、炮队、工程队每队皆3排,每排3棚;马队2排,每排2棚;辎重队2排,每排3棚。另有军乐一队。各兵种每棚正副目2名,正兵4名,副兵8名。

武器装备全部进口,而且按照制式武器编排。由于北洋新军具有拱卫京师的作用,因此配备的装备更加优越。北洋新军六镇配备了日式31式步枪、马可心机关枪、格鲁森75mm陆炮、格鲁森75mm山炮、望远镜180具,另外还配备了各种工兵工程工具、军官佩刀和手枪等,并且装备了部分湖北汉阳兵工厂生产的格鲁森57mm速射山炮、日本三一式速射野炮、英国威克斯75mm山炮、克虏伯75mm山炮等。这些武器装备在当时的中国属于最好的,在世界上也属于比较先进的。

北洋新军六镇是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优先的完成了西方化,是清政府新军的精华所在,是其他新军远远无法相比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