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年思维习惯“碎片化”趋势审视

 dj8888 2021-04-11
2019-03-18 19:39

摘 要:网络社会海量且内容趋向分散的碎片化信息影响和塑造了青年的思维习惯。精力集中难度加大,注意力日益减弱;长文阅读能力下降,阅读耐性趋低;深度思考能力弱化,思维惰性增大;认知负荷增加,认知能力削弱是思维习惯“碎片化”在青年中的主要表现。究其成因,离不开快节奏、强竞争的社会生活,飞速跃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短、平、快的信息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弱化和网络社交的“圈层化”。全面辩证认识思维习惯的“碎片化”趋势,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分为二客观对待。

关键词:青年;思维习惯;“碎片化”;趋势

“碎片化”思维习惯是指人们在长期接受各类不完整、缺乏逻辑性、支离破碎信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表面化、片面化、简单化和情绪化的思维模式。由于大脑在信息接收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事件信息输入,人们在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容易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偏向于以片面思维掩盖整体思维、以扁平思维取代立体思维、以感官刺激阻滞理性思考、以静态思维阻碍动态思维。因此,“碎片化”的思维习惯本质上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退化。

思维习惯“碎片化”在青年中的表现

1.精力集中难度加大,注意力日益减弱

注意力虽然不反映任何事物及事物的任何属性,但它在各种认知活动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是人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投入的要素。只有首先注意到某个事物,才能进一步去观察、想象、记忆和思考,没有注意力,人们的各种智力因素,如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将得不到一定的支持而失去控制。

“互联网多媒体技术融多种不同类型的信息于一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内容的碎片化,也进一步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1]我们试图让自己的精力集中,但发现难度越来越大,即使拥有整段的时间,我们的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匮乏或者涣散正是“碎片化”思维习惯的首要表征。“碎片化”使我们的思维无法再深刻下去,“互联网吸引我们的注意力,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2]信息的聚敛必然意味着注意力的匮乏,因为信息消耗的是接收者的注意力。“当我们的注意力愈发分散,沉溺于走马观花式的认知,我们可能沦为介于人和机器之间的半成品。”[3]

2.长文阅读能力下降,阅读耐性趋低

高度数字化的环境使利用手机、电子阅读器等载体进行网络数字阅读的青年日益增多,潜心阅读长文章和厚重书籍的青年越来越少。研究表明:当阅读载体由书本转为手机或电脑屏幕时,阅读行为也由逐行阅读转为快速浏览,网络读者也更倾向于阅读浅显、简短的文字。

从纸面转到屏幕,不仅影响了青年投入阅读的专注程度和沉浸在阅读之中的深入程度,而且还影响了阅读过程中的联接、整合和反馈等信息加工活动。长期的网络数字阅读行为可以催生出与之相适应的“阅读脑”结构,以适应其所需要的快速浏览、搜索答案、频繁切换、同时处理多任务等信息加工行为。习惯于“碎片化”信息加工模式和以浮光掠影为表征的消遣式阅读的大脑结构一旦形成,会失去阅读那些需要思考、推理和联想的长文和书籍所必需的耐性和能力,割裂青年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不利于逻辑思维和整体认知的形成,不容易形成深度的、系统的知识体系,最终让年轻人丧失通读长篇文章的能力。

3.深度思考能力弱化,思维惰性增大

在人类的大脑当中,存在三种不同的记忆功能:短期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工作记忆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短期记忆,是一种对信息进行暂时加工和储存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它在把信息转化为长期记忆进而创建个人的知识存储方面发挥着十分有益的作用。

然而,长时间通过碎片化阅读获取碎片化信息,使得我们既无法建立持久的信息注意,也无法形成长久的内容记忆,工作记忆转为长期记忆的传输通路被阻滞。加之我们整日沉浸在互联网中,兴奋点和关注点总是处于不间断的变换之中,大脑无法捕捉和建立神经细胞之间的稳固联接,无法形成长时记忆,也就无法把新信息转变为图式。转变不成图式,就无法把零散孤立的信息组织排列起来形成知识模式,也就无法进行深入而丰富的思维活动,我们的理解领悟也只能停留在肤浅的层次。与此同时,互联网的知识储存功能让我们的记忆实现了“外包”,网络正在成为“交换记忆”的主要形式。与之相关联的则是想象力的匮乏,许多人的思考开始“短路”。当思考变得稀缺,这无论对一个民族,还是我们每一个个体,均非幸事。[4]

4.认知负荷增加,认知能力削弱

青年在利用互联网搜索目标信息的过程中需要对互联网释放出的不同的感官、认知刺激尤其是无关刺激进行识别、分析、比较、筛选和判断,因此需要频繁进行认知模式的切换。研究显示:前额叶处理问题的习惯倾向于每次只处理一个任务,多任务切换,只会消耗更多脑力,增加认知负荷。与此同时,由于频繁切换认知模式,注意力无法集中,难以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处理,认知效率必然降低。

消遣式阅读脑结构的形成使得青年倾向于选择阅读那些篇幅短小、直观、标题醒目、主旨明确、图文并茂的内容,更多采用跳跃式、浏览式、快进式等省力的阅读方式。媒体通过夸张等手法追求标题的与众不同,通过删减过程及内在逻辑来压缩文章的长度,使用生动活泼的图像、音频、视频等降低阅读难度系数……类似的举措无疑可以降低认知成本,实现认知的“浅尝辄止”,但从长远来看,势必削弱认知能力、降低认知水平,会使大脑在参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变得更加“肤浅”,进而对深入理解和长期记忆造成不良影响。

青年思维习惯“碎片化”的成因

尽管思维习惯“碎片化”诞生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但这并非是思维习惯“碎片化”的唯一成因。思维习惯“碎片化”的产生有着更为复杂的社会历史和物质技术背景。

1.快节奏,强竞争的社会生活

当代中国社会正处于急剧转型期,社会节奏日益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效率至上、速度至上的观念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发展,让我们见证了“速度”带来的“中国奇迹”,也让“求快”的价值观普遍盛行。每个人都迫切渴望成功,都想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尽可能多地获取、掌握更多的信息和知识,以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面对信息爆炸式增长与闲暇时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人们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如何迅速获取有利的信息。利用候车、吃饭、休憩等碎片化时间来阅读、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成为多数人的普遍选择。但这样的阅读过程由于缺乏耐心和注意力的投入,加之阅读时间的被动中止,阅读质量难以保证,不可避免地导致阅读深度的缺失,结果便是“像一个美食家一样不断浅尝辄止,迅速消化与吸收、抛弃与更新、理解与遗忘”[5],长此以往,“消耗的是注意力,丧失的是思考力”。

2.飞速跃进的移动互联网技术

首先,互联网鼓励我们蜻蜓点水般地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我们学会了通过快速移动的粒子流来传播和接收信息,忽视了对信息质量的深度思考。其次,以电子阅读器、智能手机等为载体的网络数字阅读渐成趋势,“我们正从个人知识的学习者演变成电子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阅读长文章的能力和耐心渐行渐远。再次,网络搜索引擎助长了青年的思维惰性,他们将推理、概括、总结、判断等“重担”交给网络,把自己从中解放出来。长远来看,这样看似“聪明”的做法容易造成逻辑思维和深度思考能力的弱化。最后,图像逐步取代文字成为新宠,暗含认知方式从抽象到形象的转变。当接收大量形象化信息成为一种习惯,抽象思维能力的弱化也就不足为奇。当然,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对“碎片化”思维习惯的形成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3.短平快的信息传播

新的信息表现形式催生新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具有如下特征:信息的集合往往基于事实而非逻辑;信息逻辑不严谨,内容有东拼西凑、断章取义的痕迹;信息的推理演绎过程在传播途中被简化甚至省略;图片和影音信息先于文字信息被接收和使用等。虽然这是碎片化时代的传播需要,但却导致青年持续接收到大量缺乏逻辑支撑和严密推理过程的信息碎片。研究发现:大脑具有可塑性,当神经细胞随着感官输入、突触连接、反馈信号等变化做出适应性调整、形成新的神经回路的时候,大脑就会尽量保持这种新结构,并因持续体验而不断强化。“碎片化”思维习惯就是因为不断阅读、接收碎片化信息、文字、图片导致的。随着对互联网技术使用的日益娴熟,这种思维习惯引发的神经通路会得到持续强化,而原先支持整体性、线性思维习惯的神经通路便会因得不到刺激而处于休眠状态。

4.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弱化

随着“90后”毕业生陆续步入职场,青年教师队伍得到不断壮大,但不容忽视的是,思维习惯的“碎片化”趋势在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存在着:喜欢数字化网络阅读、偏好图像甚于文字、发散式思维有余、聚敛式思维不足等。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其思维呈现出来的“碎片化”趋势,势必影响到学生思维习惯的养成。尤其是在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这种“碎片化”趋势会削弱教师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及最新成果的深刻性和全面性,削弱教师回应各种错误思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削弱教师解答学生难点及疑惑的效度和信度等,无法有效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作用,导致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同时,很多学生辅导员、班主任拘泥于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对一些现实问题的解释和回应不够及时,对学生思想认知上发生的变化“后知后觉”,将更多细碎的时间用于学生事务的管理,而非思想、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导致其他错误言论及思潮的“乘虚而入”,加剧了思维的“碎片化”发展趋势。

5.网络社交的“圈层化”

微信、QQ等网络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青年的网络交往呈现“圈层化”的特点。简单来说,只在特定圈层中进行信息交互的现象和趋势,就是“圈层化”。从信息获取的角度而言,“圈层化”满足了青年的个性化需求,获得了群体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但从思维习惯的养成来看,“圈层化”压缩了个人独立思考的空间。一般情况下,进入圈层内的大都是基于成员共同或类似偏好的信息,其他的信息尤其是主流媒体信息基本上止步于圈层之外。长此以往,就会将圈层内成员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即“信息茧房”。同时,圈层虽是在自己的自主选择中形成,但随之而来的圈层中的大量信息也需要再选择,但有限的时间和“碎片化”的信息却让“二次选择”丧失了主动性,造成走马观花似的阅读,大大压缩了个人思考的空间。[6]此外,知识结构的不牢固、缺乏对圈层信息的有效监管和主流价值观点的引导,一些吸引人眼球的错误信息容易诱导他们关注甚至互传,造成偏激情绪的蔓延和思想的混乱。

全面辩证认识思维习惯的“碎片化”趋势

“碎片化”趋势,近期观之,不可避免,是技术打破信息壁垒,促进知识共享的产物,应该说喜忧参半。

对年轻个体而言,会带来越来越便捷的知识,同时带来选择的困惑、思考的“矮化”。移动客户端的兴起,使得年轻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碎片化阅读,获取碎片化信息和知识变得更加及时和便捷,极大地节约了时间成本。加之碎片化信息往往具有标题鲜明、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图文并茂等特征,更容易被年轻个体所接受。与此同时,年轻个体由于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的限制,思维方式独立但不成熟,其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尚处于摸索之中,“碎片化”的知识信息在让他们感受“速度与激情”的同时,也会带来选择的困惑和思考的“矮化”。多数情况下,价值判断的做出需要思维对已有的信息和知识进行整合加工,进而形成认知和定论。大量缺少逻辑关联和结构支撑的碎片化信息无法建构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也就难以提供客观事实帮助年轻个体做出判断和选择;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碎片化”思维习惯又容易让他们陷入“以点带面、以小代大、以表代里、以片代全”的思维误区,在未获得客观、全面、真实信息与知识的基础上,仅凭只言片语就妄下结论,难免失之偏颇,出现曲解和误解。因此,当面对网络上扑面而来的多元思潮、多种思想和多样文化时,年轻人就极易被虚假的、零散的、片面的信息影响、误导和操纵,陷入一个“无所适从、具有多种可能性的巨大蛛网”中,出现是非观念、价值取向、政治立场的模糊和迷茫。

对群体和社会而言,会基于知识和信息的分化形成人们思考水准的参差不齐甚至群体的割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各种移动设备的支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上网搜索需要的知识和信息,获取知识的差距越来越小。但同时,人们也容易陷入一种知识幻觉的“迷思”。很多人都有这样一种认识的偏差:我每天上腾讯网、看微信公众号、刷朋友圈、登微博浏览大量的信息,关注各种热点、焦点新闻事件……看似对世界认知的广度提高了,视野也越来越开阔了,但“无所不往就是无所往”,脑子里除了增加浮光掠影的信息碎片和海量信息更新带来的“虚假繁荣”,其实一无所获。这种片面追逐信息更新的非理性知识积累的过程容易让人们陷入知识幻觉的“迷思”而主动放弃整体性阅读、厚重性阅读和深层次阅读。殊不知,通过这种碎片化阅读获得的大量知识点和信息点只能让我们“知道”一些事情,并不益于我们整体知识体系和认知格局的构建,因而也并不能增加我们知识的厚度与思维的深度。长此以往,势必会在社会中带来群体认知与思维的分化。意识到“碎片化”弊端的群体会主动加强系统的学习和深入的思考,防止“碎片化”对自己更深层次的“侵袭”;意识不到“碎片化”弊端的群体会一如既往地沉浸于碎片化的信息和阅读中,每天被各种孤立的、片面的、断章取义的信息和知识所忽悠乃至“洗脑”,最终会给社会和国家带来不利的影响。

“碎片化”趋势,长远观之,我们也不能放任不管,必须经由全面的教育和制度来“中和”和调节这一趋势。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信息不等于能力,知道不等于精通,“碎片化”离全面化、深刻化还有很长的距离,社会越来越好的趋势不会变。(作者:滕进芝,单位:浙江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教学部)

本文系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新时代青年文化景观及引导研究”(课题编号:18FKS018)的阶段性成果;2018年浙江省教育厅一般科研项目“大学生思维习惯的碎片化趋势与引导策略分析”(项目编号:Y20184078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2]尼古拉斯·卡尔.浅薄: 你是互联网的奴隶还是主宰者[M].刘纯毅,译.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15:14(XIV).

[3]李宏利.网事在心—网络的心理影响及行为分析[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145.

[4]几又.碎片化时代的精神解构[N].大众日报,2014-12-05(10).

[5]胡赳赳.浅阅读现象学:从潜阅读到浅阅读[J].新周刊,2006(4):47.

[6]陈志勇.“圈层化”困境: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6(5):71.

《北京教育》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