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雕塑作品欣赏入门(十一)

 笑溜达 2021-04-11

图片

雕塑作品欣赏入门(十一)

撰文|银牌艺术馆

顾问|吴志鹏

图片

第三章 雕塑的分类之三 - 技法

图片

《大禹治水图玉山》 清 -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作为人类社会最古老的艺术品类之一,雕塑在千万年的历史变迁中,发展出了多姿多彩,巧夺天工的技法,并运用结合了最新科技发展的成果,例如3D打印、激光雕刻等,令人叹为观止。

图片

《巢》综合材料雕塑 吴志鹏 - 银牌艺术馆藏品

常见的雕塑技法包括圆雕、浮雕、沉雕、镂雕、巧雕等形式,由于雕塑是雕刻和塑造的总称,在表现形式上,其技法互为融合,互为运用,没有必要做过于严格的区分,因此本文所介绍的各种技法的分类,大多数既可以运用于雕刻,也可以运用于塑造,而且常常会在同一件作品上综合运用。

图片

《梦遗弃》 陈尾强 - 银牌艺术馆藏品

一、圆雕


圆雕是最常见的雕塑形式,就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所雕塑形象不依附任何背景,独立成型,又称360度雕,可四面欣赏。优秀的圆雕作品数不胜数,例如,《断臂的维拉斯》,《大卫》等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传世经典。

图片

 《蝉》叶蜡石雕刻-银牌艺术馆藏品

二、浮雕


浮雕就是在平面上雕出凸起形象的技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浮雕一般是附属在另一平面上的,因此在建筑上使用更多,用具器物上也经常可以看到。由于其压缩的特性,所占空间较小,所以适用于多种环境的装饰,尤其在城市美化环境中占了相当重要的地位。

图片

《古希腊帕加马大祭坛浮雕》

收藏于德国柏林帕加马博物馆

浮雕的主要形式包括高浮雕、浅浮雕等形式。

高浮雕是指压缩小,起伏大,接近圆雕,甚至半圆雕的一种形式,这种浮雕明暗对比强烈,浮雕形象叠错复杂,视觉效果突出。最知名的高浮雕作品当推前面介绍过的法国巴黎凯旋门上的《马赛曲》。

图片

卢浮宫墙面高浮雕作品

浅浮雕压缩大,起伏小,它既保持了一种没有交错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其中平面性是浅浮雕与高浮雕最明显的区别。

图片

《龙纹青铜镜》

浅浮雕·唐代 - 收藏于美国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

图片

《天堂之门》吉贝尔蒂 意大利-

佛罗伦萨圣若望洗礼堂青铜大门浮雕

三、沉雕


沉雕又称阴雕,是在雕刻材质表面刻入形成凹陷,使文字或图案比材质平面要低的一种雕刻手法,依赖熟练和准确的技法,使线条有起讫和顿挫、深浅的效果。

图片

赫那吞法老一家》石灰石沉雕-埃及第十八王朝时期

图片

《如莲》-银牌艺术馆藏品

中国传统的沉雕技法中有一类称为线刻,仿效中国画写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是绘画与雕塑的结合,它靠光影产生,以光代笔,甚至有一些微妙的起伏,给人一种淡雅含蓄的感觉。

图片

《文王拜相》琥珀线刻阴雕-彭赣闽

沉雕常常用在体量比较小的作品,例如印石上面,也称为“薄意雕”,极为微薄,远观似画,大量采用国画中的技法,如披麻皴等等。

图片

《达摩》叶蜡石“薄意雕”-银牌艺术馆藏品

四、镂雕


镂雕又称透雕,通常是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将浮雕的底板去掉,产生了一种变化多端的负空间,并使负空间与正空间的轮廓线有一种相互转换的节奏。这种手法过去常用于门窗栏杆家具上。镂雕可分为单面雕和双面雕。

图片

象牙镂雕多层套球-清代

除了运用在浮雕上面之外,历史上,尤其是中国还发展出许多运用在圆雕作品上的美轮美奂的镂雕形式。最典型的就是石狮子嘴中的圆球。此外,还有诸如象牙镂雕多层套球、活环、活链等高超的镂雕技法,例如收藏于故宫的《乾隆皇帝田黄三联玺》,其镂雕技法令人叹为观止。

图片

乾隆皇帝田黄三联玺

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五、巧雕


与上述各种雕塑技法相比,巧雕不算是一种独立的典型分类,但值得介绍。巧雕又称“俏色雕”,常用于石雕作品中,是利用石材上天然材质的不同色块,巧妙构思与设计,塑造出颜色丰富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具有画龙点睛之功。

图片

《企鹅》叶蜡石雕塑-银牌艺术馆藏品

传统的雕塑技法,通过雕刻、凿钻、堆捏、模塑、范铸、烧制、拼接、研磨等方法加以实现,并与绘画美工相结合。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型的雕塑方法,例如放电加工技术、3D打印技术、喷绘技术等等,令雕塑作品呈现了新的形态、新的观感,为观众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与审美感受。(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