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阅读】飞立坪,一个可以让你心灵澄澈的白族村落

 清风明月传媒 2021-04-11

   飞立坪,一个可以让你心灵澄澈的白族村落

作者:张清平


对于深处大山腹地、旭照山麓的飞立坪,我蒙童时代就随父亲去过,由于年龄小和时代久远,彻底没有什么印象。30年前上初中时又去过,就记得村中有一个“观音寺”。工作后到学生家家访去过两次,由于当时车路不通,来去匆匆,再加上还是时间有点久远了,印象也不太清晰。

2019年1月底,从永建镇政府到飞立坪的“村村通”水泥路完工,自此,飞立坪出行出门仅靠人背马驼的方式又增添了车来车往的景象。目前到飞立坪有三条路。一条从下关经大理市太邑乡者摩村委会进入飞立坪村,里程约25公里,在进村前约有1.5公里的土路;一条从永建镇政府出发,约13公里,离永利村委会约9公里,这条路已经全部水泥硬化;第三条从永利后庄河逆流而上,只能徒步,徒步进村用时约2个小时。

飞立坪自然村属于大理州巍山县永建镇永利村委会的一个白族山区村落。距永建镇政府13公里,离永利村委会9公里,国土面积6.43平方公里,海拔2200.00米,年平均气温13.00℃,年降水量1100.00毫米,适宜种植包谷、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适宜种植核桃、梅子、重楼等经济作物。有耕地183.00亩,其中人均耕地0.38亩;有林地8072.60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村民小组分成6个居民点,有农户101户,有乡村人口487人,全村有茶、毕、王、祁四个姓。其中农业人口477人,劳动力278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30多人,其余多数到下关打工。201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8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50.00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畜牧为主。

飞立坪村的景点。在车行途中,离永利村委会约3.5公里处,有一观景台,当地人称这为“茶房坡”,从这里可以鸟瞰巍山全景,清晨和傍晚可以看到整个坝子轻烟缭绕、暮霭沉沉的如画景象;转身前行时又顿生一种“回望射雕处,千里暮云平”的英雄气概!继续前行,在山垭口处,离村委会7公里处,有一坡,飞立坪村人称之为“杜鹃坡”,这里当然比不了苍山西坡规模,可对于鲜有游人的深山来说,从一月初开到四月底的花期,随着公路的修通,它们不至于“寂寞开无主”了。在飞立坪村口处,有一“杨梅箐”,这种杨梅不是现在集市上随处可见的色彩艳丽的“小杨梅”,这种杨梅俗称“大杨梅”,属于野生,生长周期长。当地人手工熬制做成“杨梅酱”,消炎去火、去肿痛,市场上高价难求。


飞立坪村是一个纯白族村,在大理地区,白族主要生活在坝区。飞立坪村及附近的几个白族村落,为何在山区,什么时候迁来,不得而知。他们的服饰和大理市的白族服饰大相径庭,大理地区的白族传统服饰色彩鲜艳,以白色为主调,头饰“风花雪月”层次分明。飞立坪村服饰感觉上汉化、彝化明显。村里年纪特别大的老人平常穿民族服装,其他人在村里的庙会时才穿。村里大多数人平时生产、生活服装已经汉化。飞立坪村民族服装纯手工,色彩和搭配又不同于大理白族和巍山彝族,希望飞立坪村的民族服饰能保留并传承下来。

每五天一次的红河源头的西山街,在街门口,人们都能看到一个老人,守着两三挂蓑衣在售卖。这就是飞立坪村的80岁的毕凤云大爷,毕大爷是红河源头最后的蓑衣制作传人。他10岁学做蓑衣,至今已近70年,过去在物品匮乏的山区和农村,生产、生活蓑衣都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下雨时、割草时,蓑衣一穿,可以防水保暖;守夜、放牛时蓑衣一放,可坐可躺。毕凤云大爷说,过去蓑衣用量大,供不应求。现在生活物质条件好了,穿蓑衣的人几乎没有了。他每个西山街天都下来,蓑衣能不能卖出不重要了,蓑衣卖了的话,就着街上添置点物品。卖不掉的话,就把蓑衣寄存起来,下一个街天再来。毕大爷下西山街,从不坐车,都是步行,来回25公里左右,真是佩服毕大爷。毕大爷制作蓑衣,就地取材,手工缝制。他说现在还在做,主要是习惯了,经常做着一样,生活也有点念想。

飞立坪村以往对教育重视不够。飞立坪村把村办小学设在“观音寺”中。飞立坪隶属永利村委会,可他们村又由于姓的不同,分别聚居在六个点,这六个点以“观音寺”为中心。本村人茶雄义,高中肄业,1984年当兵复员,1989年起就一直在村中代课,为飞立坪村教育发展做出来无人可及的贡献。2003年前,飞立坪村的青少年,村中的复式班结束,至多到永利后庄上完小学,就不再继续求学了。永建镇1997年开始“普九”,但飞立坪村的孩子2003年前没有到山下上中学的学生。2003年后,飞立坪村每年开始有了下山上学的中学生。目前,飞立坪村本科9人,专科11人,中专7人,相信不久的将来还会越来越多。


2019年4月16日,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阮成发主持研究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时强调,要加强规划引领,优化方案设计,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综合配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全力打造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优化完善滇西路网布局,打造“德钦-香格里拉-丽江-大理-保山-瑞丽-腾冲-泸水-贡山-德钦”大滇西旅游环线,可以将滇西丰富的高原峡谷、雪山草甸、江河湖泊、火山热海、古城韵味、民族文化、边境风情、珠宝玉器等独特旅游资源串连起来,推动滇西旅游全面转型升级,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实现旅游、文化、科技、扶贫等多项功能叠加,释放辐射带动发展的乘数效应,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机遇来了。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作为永利村委会唯一的纯白族村落,好好挖掘,好好打造。随着大巍南高速、关巍隧道的开通,飞立坪村将会迎来新的、更好的机遇。走进自然,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恬静、澄澈的飞立坪村将成为家乡人找寻乡愁,消夏避暑的首选之地,也将会吸引更多的热爱生活的人纷至沓来。养在深闺人未识,飞立坪村千呼万唤终出来。

(注:希望大家为飞立坪村的发展建言献策,许多材料还待充实、完善)

发展思路:

抓住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立足一村一品

农业种植

畜牧养殖

蓑衣制作工艺 

旅游观光

基础设施建设


作者

张清平

张清平,男,汉族,云南大理巍山县人,高级教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