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赏析邵雍《观易吟》,这首诗用易理来解读作品意境更清晰明白

 双飞金燕子 2021-04-11

这首诗出自邵雍的《击壤集》。今天解读《观易吟》原文选自吕祖谦《宋文鉴》。邵雍是北宋五子之一。他最出名的著作当属《皇极经世》。这是他公开行世的史学与易学著作。根据民间传说,还有不公开传承了《梅花易数》《河洛理数》。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国人传承技艺有两种方法:采用阳的方法,就是大张旗鼓,公开发行;另一种采用阴的方法,私下传授,传子不传女,天下择善者或有缘者传之。例如:民间传说孔子传易,公开传承给商瞿。而且公开的著作《易传》;而孔子还有秘经《易纬》传承。

赏析邵雍《观易吟》,这首诗用易理来解读作品意境更清晰明白

其实象《梅花易数》宗邵庸为祖师,《河洛理数》宗陈抟邵庸师徒,是为了让这门技艺获得重视和得到有效传承。书籍考证问题是训诂专业的人事考虑的事情。我们学习一种技艺,只看他是否能够准确完成预测。不要轻易否决或斥为虚假或伪书。我们要解读的邵庸诗作与《梅花易数》有关,所以交代了一些对其看法。

《观易吟》原文: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

天上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

赏析邵雍《观易吟》,这首诗用易理来解读作品意境更清晰明白

点评:

“一物其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万物也是乾坤体,禀天地之气生。古人认为:一物一太极,一物一乾坤。物体也有生灭气数。古人认为:天地是大宇宙,万物是小宇宙。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在三才说中,万物为天地所生,三才中人为万物之灵做代表,形成三才理论。邵庸诗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要能够知道万物是否像我一样完备,需要同我进行比较。这里的“我”借指万物之灵的“人”。“肯把三才别立根”就是承接上句:要知道万物与人有什么不同,从而认识万物,肯定要把万物用天地人三才观进行分析。从天道看,以阴阳立根;从地道看,以柔刚立根;从人道看,以仁义立根。观察万物要用三才观来分析。

《周易》曰:“无极而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万物在四象阶段已经完备。与《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的“三生万物”是同一个阶段。《周易》是观象角度看,第三步就可以观察到“象”;《老子》是写实,从万物本来生成过程看,第三步生成万物。

《周易》四象理论就更具体。“无极而太极”为无中生有。太极具有阴阳两仪。一为阳,主天;二为阴,主地。太极图为:“一涵三”。阴仪为一;阳仪为一;整体为一;这就是“一涵三”。

“两仪生四象”就是天极体内阴阳交互碰撞结果形成四种组合,即:阴阳、阳阴、阴阳、阴阴。古人取名:阴阳为少阴;阳阴为少阳;阳阳为太阳;阴阴为太阴。古人称:少阴、少阳,太阳、太阴为四象。万物之体就是有这四种结构形式。如果辨别万物是否与我形同,就要分别立根,摆在眼前区别就是知道了。

人:结构阴阳或阳阴。内含完备的阴阳,阳主智慧,是无形的;阴主形体。人为无形的智慧依托有形的阴体构成了有智慧的灵体。

万物:结构阳阳。这种结构,只有智慧,是无形的。古人想象成神、仙、鬼。

万物:结构阴阴。这种结构,只有形体,没有智慧。动物、植物、矿物、器具等等没有智慧的物质。

有了四象的规则,把万物与人比较,就知道万物的归类了。

“天向一中分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这句话还是需要太极理论和三才理论,前文已经有所介绍。

“天向一中分体用”这里“一”为关键。“一”为太极。古人认为太极为“真一”。太极图内含阴阳两仪。古人认为:阳为天,为用,阴为地,为体。所以邵庸这句话意思是:天为阳,主智慧。所以动脑筋,分辨事物是天的功能。天要向太极真一中来分辨体用。“人于心上起经纶”这句话是承接上一句。人的心智有主阳,就是天。“经纶”就是韬略,完成事业规划。

人的经纶是从心中升起的。这句话不能只如此简单理解。邵庸这里告诉人们:分清体用的重要,人心中升起的经纶,需要懂得体用的易理。要细心体悟“两仪观”中的体用方法。阴为体,阳为用。还要灵活思考:为什么天为用,地为体?要体会为什么先天为体后天为用?为什么乾坤为体坎离为用?到底“用无定体,体无定用”意味着什么?留给有兴趣的读者,去找资料,弄明白。

“天人焉有两般义,道不虚行只在人。”这句话强调人的修为。天主智慧,为为阳,天之数为一。所以,自然天哪里有“二”的道理。如果是“二”就不是天了。 另外,结合全诗,天是大宇宙,人是小宇宙,在道的层面上是相同的。言外之意,懂得了天道,人道和地道也就懂了。因为,人法地,地法天。人最后还是要法天道。

“道不虚行只在人”这里必须从易理来解读。天道,就是智慧,是无形的。只有天这个虚的,无形的智慧不能成事。所以,天不能自己行动,只有依靠天地造就的人才能行动。所以“道不虚行”是天地自然法则。载道以器,道不虚。

邵庸的《观易吟》是学习易象的正确之法。解读时必须时刻大脑中有象,有观象这个意识。否则直接解读字面意思,虽然能解释通,但是与邵庸本意相去太远,这将辜负了邵庸写此诗的良苦用心。

赏析邵雍《观易吟》,这首诗用易理来解读作品意境更清晰明白

另外,《梅花易数》上也有一段《观易吟》与本诗基本相同,用字有些不同,附后。

《观易吟》(原载《梅花易数》)

一物从来有一身,一身还有一乾坤。

能知万物备于我,肯把三才别立根。

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

仙人亦有两般话,道不虚传只在人。

点评:

《梅花易数》中的《观易吟》是对《击壤集》中的原诗的改造。

“天向一中分造化”这句中把“体用”改为“造化”寓意依然在,这种改法,非易道高深者不能为。“造化”为天地造化。含有比体用更深的易理。造化还有“化育”“命运”的意思。说明太极中的阴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天地是造化之源。

“仙人亦有两般话”这句中,虽然不如邵庸原诗句好,但是也不算出格。“仙人”就是“天人”,交换一下未尝不可。不过涉嫌故弄玄虚。“两般话”改得不是很好。邵庸本义。“焉有两般义”是强调没有两种情况,反衬突出“二”; “亦有两般话”与邵庸的本意正好相反。这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不过《梅花易数》该诗作者,对《观易吟》是理解的。在《梅花易数》中引进“体用”观念。“造化”是神来一笔。换下“体用”,然后凭体用断吉凶造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