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淅川名山何其多:禹山曾有大禹庙

 涤非 2021-04-12

《南阳府志》附淅川山水图

01

淅川名山何其多:禹山曾有大禹庙

河南淅川,先楚始都地,山环水绕,形胜大观。名山众多,除盛湾镇之四峰山外,海拔都低于千米,但因多与人文有关,让山水有了灵魂,有了精气神,值得攀登流连。

治水之遗,有禹山、汤山。此二山位于淅川县九重镇,紧邻丹江陶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干渠即从二山间穿过向北而去。登上汤山之巅重修的九重阁,西望丹江浩淼,俯瞰渠闸雄峙。

因修建丹江口水库,上世纪70年代初,原本属于邓州的九重划归淅川管辖,故康熙三十三年(1694)南阳知府朱璘纂修的《南阳府志· 舆地· 邓州》就有关于禹山、上禹山的记载:“禹山,州城(今邓州市——作者注)西南六十里,上有大禹庙,下有龙潭。又西十里,为上禹山,亦有禹庙。其南为泉池,平地涌泉,溉田数十顷。东为大瓦寺。世传张睢阳(即张巡,安史之乱时,起兵雍丘拒叛军,守睢阳达数月,终因粮绝城破遇害——作者注)故里。”

这段记载至关重要:禹山、上禹山均有祭祀大禹的庙宇,山名当与大禹治水有关;有涌泉,可灌溉田地数十顷,必有后人曾以大禹为师治水,也极有可能与以修水利兴农耕为乐的“召父杜母”有关:

《汉书· 循吏列传·召信臣》记载,召信臣先后主政谷阳、上蔡县,后转任零陵郡太守、谏大夫、南阳郡太守。召信臣在郡中巡视水泉,主持开通沟渎,竖起水门提闸数十处,使受灌溉的农田最多时达到三万顷,吏民尊称他为召父。

《后汉书· 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杜诗》记载:“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淅川及其周边两汉时都属南阳郡,禹山涌泉之灌溉之利,不仅肇自大禹,得益于“召父杜母”,更得益于后世持续坚守的兴修水利的传统。笔者和何弘数年前采写反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命脉》,也曾论及。从某种意义上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设于此,正是历史和现实的最佳抉择。

关于汤山,《南阳府志· 舆地· 邓州》记载:“州西七十里,东西两峰对峙。东峰有成汤庙,下有温泉,故名。其东南有荷池,接汤泉水。”今重修之九重阁即位于东峰之巅。正堪纪二帝之德、召父杜母之惠、南水北调之功。

此卷还另有“汤泉”条目:“汤泉,出汤山下,有数坎水,四时常温,能令浴者怡神志、祛痼疾。”可见汤泉还有治病养生之功效,可惜今已不存,或可掘地复建乎?

于汤山望禹山、渠首闸

02

众山之首,首推岵山。岵山踞丹江、鹳河(古称析水、淅水——作者注)交汇处,登上岵山之巅,山下二水汪洋,碧蓝如洗。康熙二十八年(1689) 知县郭治原辑、咸丰八年(1858 )抚民同知王官亮重刊的《淅川县志》,康熙三十三年(1694)南阳知府朱璘纂修的《南阳府志》,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纂修的《淅川直隶厅乡土志》均有岵山的条目。

其中,《南阳府志》记载:“岵山,县(淅川老县城,今淅川县老城镇附近,已没丹江中——作者注)东二十里。宋将孟珙大破金武仙,驻兵于此。即陟岵先生(周初隐士,名邦——作者注)隐处。巅有泉容升,水恒取不竭,不取不溢。”

岵山是淅川的文化圣山,也是一座诗歌之山。山南江畔多有新旧石器遗址,如坑南、下王岗、龙山岗等,亦可寻楚始都丹阳(即夷屯——作者注)、三户城、於村里、秦楚丹阳大战旧迹,今人更有诗人屈原登岵山而赋《国殇》之说。

笔者曾有小文《愿做岵山一株草》等记之,此不赘述。

远眺岵山及丹江||邱晓东航拍

03

文献之载,有析山。析者,淅也。隈者,山水弯曲之地。“隈”通“隗” “騩”。 析隈山即隈山,在河南新密、禹州、新郑交界处称大隗山《汉书·地理志》记载:“密,故国,有大隗山。”清华简《楚居》 篇开头就写到隈山:季连初降于隈山,抵于穴穷,前出于乔山。宅处爰波,逆上汌水,见盘庚之子,处于方山。女曰妣隹,秉兹律相,詈胄四方。季连闻其有娉,从,及之盘(泮),爰生[纟呈]伯、遠仲。毓徜徉,先处于京宗…… 至酓绎(熊绎)与屈紃,使鄀嗌卜徙于夷屯……”

熊绎被封于丹阳,《史记》有载。楚人自中原来,爱沿用老地名以示不忘本熊绎被封于淅川丹阳后,淅川也有隈山《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就写到过析隈,但传世本句读有误,句读为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应句读为:“秋,秦、晋伐鄀。楚斗克、屈御寇以申、息之师戍商密。秦人过析隈,入而系舆人以围商密,昏而傅焉。宵,坎血加书,伪与子仪、子边盟者。商密人惧曰:秦取析矣戍人反矣。乃降秦师。秦师囚申公子仪、息公子边以归。楚令尹子玉追秦师,弗及,遂围陈,纳顿子于顿。

山在析水之,故名析隈,但析隈山之名今已不传。《方舆纪要·邓州》记载:“今州有析隈山,俗讹为隈山。邓州曾辖淅川,故有此说。

《淅川县志·山川》和咸丰九年(1859)《淅川厅志》均有析隈山”条:“析隈山,县东。《左传》:秦人过析隈,因记其地。而山名俗讹为隈山。见《一统志》。

《淅川直隶厅乡土志》记载得较为详尽,基本上明确了析隈山的具体方位:“淅川环境皆山,有千岩竞秀之概。然寻其脉,略约可分为三支……一曰东路之山,系自嵩县伏牛山发脉南行,为内乡西北之山入本境,东曰将军岭,东南行曰 析隈山,西曰石门山,南行曰丽金山,东南行曰太白山。”《淅川县志·山川》记载:丽金山,县东三十里。昔传有里人于此获金。”太白山位于今丹江小三峡之太白峡。可见 析隈山与此二山不会太远。

《淅川直隶厅乡土志》还单列有析隈山”条目:“析隈山,在城(淅川老县城,今淅川县老城镇附近,已没丹江中——作者注)东百里,雷山里内。《左传》:秦人过析隈,因记其地而名。山俗讹为析隈山距淅川老城东五十公里,大约也就在今马蹬镇、香花镇之间吧?

(本文参考文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书法汇编》《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南阳府志》《淅川县志》《淅川厅志》《淅川直隶厅乡土志》等。2021 2 16 日,记于郑东楚居堂)

作者简介

吴元成,河南淅川盛湾镇分水岭人,幼曾居湖北荆门,现居郑州,供职于河南法制报。著有《花木状》等诗文集多种,与何弘合著有《命脉》。曾获杜甫文学奖、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图书奖、河南省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 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