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殿堂 | 神秘的青铜文化——看不尽的美,猜不完的谜

 aoshima 2021-04-12

收藏界里到处都有看不尽的美和猜不完的谜,只不过依收藏者不同的造诣和悟性决定了他看到的美和谜的深浅多寡不一而已。在史前文明领域里,邱季端先生为首的一些收藏者和学者发现了大量前人所未知的美和谜,开启了民间考察研究史前文明的新纪元,功德无量!

(三星堆文明,邱季端先生摄影)

同样,在青铜文化里也有着无数“看不尽的美和猜不完的谜”。众所周知,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化时间跨度大约1500年,而瓷器时代即便从唐朝开始算起也不过1400年,因此,青铜器文化占了传统定义的中华历史一半以上的时间。并且,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化的技术水平之高、艺术造诣之精深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遥遥领先,这是全世界公认的。日本NHK曾经制作过青铜器的专题纪录片,客观、高度地赞叹中国的青铜文化,令人钦佩。

由于夏商周三代的青铜文化历史时间跨度大、生产地域广阔、经历了无数波澜壮阔的历史变迁,因此,青铜器的数量之多、文化内涵之深厚都是令人惊叹的。然而,至今法律上还禁止青铜器的民间收藏和流通,结果导致了世纪性的民族性的“青铜器文化盲”——可以说基本人群都没有接触过青铜器,顶多在博物馆隔着玻璃看看仿制品而已。

事实上的民族性的“青铜器文化盲”导致了哪些恶果,青铜器文化对于民族的文化包括哲学思想、审美修养等有哪些重要意义,此类话题一旦展开就收不住了,本文不打算涉及。本文只谈一个小小的话题。下面是一件青铜器的照片。

这是一件战汉时期的青铜器,令人惊讶的是青铜器表现的竟然是恐龙的形象!我们先看看这件青铜器恐龙它属于哪一种恐龙吧!

这种恐龙叫“霸王龙”,也叫“雷克斯龙”,属于非鸟类恐龙,生存于大约6850万年前。其化石分布局限于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是最晚灭绝的恐龙之一。“霸王龙”体型大,体长10几米,头高最高近6米,平均体重约9吨,重的达10几吨,咬合力相当于大白鲨的三倍,是在地球上存在过的咬合力最强的陆地动物。“霸王龙”是当时地球上的霸主,是最致命的恐龙之一。

科普到这里,问题就可以提出来了:

(1)已经灭绝了6000多万年的动物造形,现代人是根据挖掘出来的化石,通过生物科学知识勉强还原出来的印象图,所谓印象图只能是科学家们猜测,是否准确根本就不知道。而两千多年前的战汉时期的先人们是怎么获得恐龙的图形的呢?难道是战汉时期中原大地上还有霸王龙的生存吗?先人们目睹了霸王龙活体了吗?

(2)考古的原则就是必须以物证说话。“霸王龙”的化石分布仅限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地球上其他的地区至今尚未有发现,因此到目前为止只能认可“霸王龙”彼时的生存圈仅限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区域,别的地方没有生存分布。可是地球背面的中国人的先人是怎么知道“霸王龙”的呢?

(3)也许有人说,可能不是“霸王龙”恐龙。那么,还有什么生物与“霸王龙”的造形相似的呢,似乎是没有。

下面,我们再看一件物证:

这是一件大收藏家隋立川先生推荐的史前文明的陨石浮雕艺术品图片,画面的中心和重点表现的就是“霸王龙”!画面的空中有太阳,远处有山峰说明场景处于白昼的原野,画面中的3个人中两人持有像是短刀的武器,1人与恐龙前肢接触的人在干什么看不出来。总之,给人的印象是人类在与恐龙搏斗中。

由于这件物证是以场景图画的形式表现的,与战汉时期青铜器恐龙相比较信息量丰富得多了,于是,就产生了以下的疑问:

(1)这件史前文明的陨石浮雕艺术品是中国大地上发掘到的,并且有战汉时期青铜器恐龙做辅证,因此不是孤证,可不可以推翻霸王龙仅仅生存于大约6850万年前的北美洲的说法呢?

(2)这史前文明的陨石浮雕艺术品中人类与恐龙同框,彻底颠覆了现代科学对恐龙时代和人类时代的时间上的定义!到底史前文明的陨石浮雕艺术品的场景是6000多万年的恐龙时代亦或是新石器以后的人类时代(1万年以来)呢?

谁能解开这个谜?谁还有其他带有谜团的古代艺术品愿意与大家分享?

   (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收藏家对藏品不但要有“看得懂”的能力,

还应该具备“会欣赏”的素质,

进而达到“能陶醉”的境界。

微信号aoshima002 

老翡翠网www.oldfeicui.com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