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随舌尖上中国去沙湾品味姜撞奶
图/文
羽佳深圳
食在广州,这话一点都不含糊。
很多年前来广州出差,最过嘴瘾的当属早茶。当然,无论高档酒店,还是普通小食街,都能吃得醉眼朦胧,
极具满足感。
来深圳很多年,对广东的粤菜、客家菜、潮州菜情有独钟。
时不时还会自驾寻美食,尤其是看上去不起眼的街头巷尾,那地道的菜肴吃得你回味无穷。
自叹人生美味高手在民间,吃的是一个自然、环保、绿色,少油、少炸、少煎,一切口感讲究一个鲜字,
让人想起妈妈的味道,念起家的亲切和温暖。
早就听说广州番禺沙湾有不少美食,这不,自从舌尖上2播出后,急不可待直奔而去。
从深圳自驾走高速,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还没等缓过神来,到了。
心里盘算着,这才八点多,一大早应该先去品尝这里最地道的姜埋奶,中午的时候再去吃吃这里的当当云
吞。还别说,沙湾需要吃的美食很丰富,每一种都很传统,都是这里的精华所在。
我最钟意的当属“奶牛皇后家的姜埋奶”、“当当云吞”、“猪手牛腩”,还有手打蛋卷。
吃这些小吃,一定要吃最正宗老字号的,那里积累了传统美食的要点和功夫,坐在店里,感受的是一种美
食文化和岭南情调。
据说沙湾美食鼎盛时期,可以追溯到清代。
1、姜撞奶:
姜撞奶已经驰名省港澳百余年历史,每年吸引很多名人大家前来品尝,舌尖上的中国也对此进行了大篇幅
介绍。
姜撞奶也叫姜埋奶,这背后还流传着一个动人传说。
100多年前,沙湾有户穷苦人家的老妇终日被咳嗽困扰,缺钱治病,她媳妇想出用姜汁加入牛奶给婆婆吃,
结果婆婆吃后,咳嗽大减。之后,姜埋奶就在民间流传。
姜埋奶是选用优质的沙湾水牛奶与生姜汁混合凝结制成,味道香醇爽滑、甜中微辣,风味独特,既有奶的
清香,又有淡淡的姜的辣香。
这一道小吃,具有暖胃表热、驱寒行血、养颜美容、止咳安眠之功效。
2、当当云吞
当当云吞是沙湾云吞面店中的老字号,始终坚持做“最粤味的广式云吞面”,以云吞皮薄馅足、蛋面爽滑
弹牙、底汤浓郁鲜香闻名,被誉为“沙湾三件宝”之一。
另两件宝分别是珠珠照相店和新新发型屋,这个称呼是80、90后赋予的。
3、网油春卷
网油春卷是沙湾特色小吃,被誉为“没有春卷皮的春卷”。把猪的网油摊开,铺上肉沫、香菇、葱头、马
蹄做馅,卷好后油炸,出锅后用刀切成小段,色泽黄亮,入口松脆。
4、鱼皮角
沙湾的鱼皮角用料相当讲究,将新鲜鲮鱼去皮,将脊背肉切碎制成鱼茸,与澄面、腊肉混合制成饺皮。
用优质猪肉、鲜虾仁、配以韭黄、嫩竹笋、白芝麻等近10种配料和匀成馅,然后捏制而成。角皮爽滑、
馅香,让人回味无穷。
5、牛奶宴
沁芳园沙湾牛奶宴是以本地优质水牛奶搭配其它食材人馔。主要有牛奶炖竹丝鸡、锅仔浸鱼头、牛奶蒸白
菜、南瓜芙蓉王、炒牛奶、炸牛奶等。
6、爬金山
爬金山是沙湾秋冬时节最受欢迎的一款特色美食。将鲮鱼片加入盐、胡椒等调料,反复摔打做成“鱼滑”,
堆在锑盘中央,加小量开水,以火加热,然后由外向里把已熟的鱼肉一层层扒出来吃,鲮鱼的鲜味由此尽
显无疑。这样的吃法,被形象而吉祥地称为“爬金山”。
下图就是沙湾奶牛皇后店铺的传承人和香港资深影后薛家燕的合影。

沙湾奶牛皇后店主,曾被中央电视台、港澳电视台等多家采访和报道,并获奖无数。

每天都会吸引众多吃货及名人大家,慕名前来。
下图右上图片,是已故中央电视台新闻播音员罗京,看到这幅照片,仿佛听到他沉稳大方庄重的播报风格。

沙湾奶牛皇后店正门,掩映在古色古香的著名古街安宁西街上。

吃货们三三两两,进进出出。

店里品种很多,可惜吃不了那么多,先是品尝了姜撞奶(又名姜埋奶)。
姜撞奶口味爽滑,既有奶的醇香,又有姜汁的辣香,浓稠度刚刚好,进到嘴中妙不可言。

现在的姜埋奶,除了能够吃到新鲜的,还有包装礼盒供选择。

当当云吞,是我的最爱。
落座后,当机立断选择了云吞和牛腩猪手,吃完后,觉得不过瘾,还想再吃,又要了一碗云吞,好家伙,
一连吃了两碗。
云吞爽滑,肉馅鲜香;猪手牛腩焖得绵软,妙不可言。
吃得太过心急,忘了拍照,想起来时,第二碗云吞也没了卖相。

中午十分,当当云吞馆两层楼里都座无虚席,没有空位,只能排队等候。

古镇的老人家,坐在这里吃份云吞,喝茶聊天,遥想当年,不胜感慨。

街头小吃铺也是人头攒动,里三层外三层的人排队购买。

古镇一处杨桃,野生的,黄橙橙一片,挂满枝头,煞是喜人。

据说这种野生黄桃,很酸,只能做成罐头,或是做成干果。

干果杨桃,生津开胃。

看到很多人购买,挤进来询问,原来是煲汤用的。

这一家手工制作的蛋卷很好吃,买了2盒,后悔买的太少了。

每做一个大概2分钟

制作的炉灶很特别





古老的水井




后记:
1、地点:广州沙湾古镇
2、摄影:羽佳深圳
3、器材:Canon EOS 5D Mark III EF
24-105mm f/4L IS USM
版权声明:
本博客里的图文均属羽佳zm版权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任何网站、媒体或个人转载、链接、转贴、复制,
或利用其它方式下载使用。约稿、媒体采用或商业用途请用以下方式联系:
2736513308@qq.com
非诚勿扰,谢谢!
幽默曲
为世界名曲,由捷克作曲家安东尼﹒
德沃夏克1894年创作。
演奏者为德国-美国混血的音乐神童大卫葛瑞,被BBC(英国国家广播电视)喻为“已经是传奇!”的提琴王子。
2008年,大卫葛瑞以1分6.56秒,等于是每秒13个音符的惊人速度,精准演奏完“野蜂飞舞”(大黄蜂的飞行),
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全世界速度最快的小提琴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