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颐酒店女生遇袭 我们为何陷入公共安全梦魇?

 静扯淡 2021-04-12


“我不是黄蓉,我不会武功……”如果哪个傻姑娘还敢哼着这首歌行走江湖,我们还是趁早劝她说:姑娘,您还是消停在家里待着吧!地球是很危险滴!哪怕你入住的是“如家”般的酒店,哪怕你是身在朝阳区也不例外!

去年刚刚去世的一个叫做贝克的德国老头,早就在他的《风险社会》一书中作出过这样的预言:风险为我们每个人所感知,而且越来越不可控。我们随时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风险,但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为何还是会引发人们那么大的恐慌和愤慨?其实,我们恐惧的并不仅仅是恐惧本身,而是面临恐惧时我们所深深感受到的那种无助感。这就像在公众场合下发生的一场梦魇,明明只要有人轻轻拉一把,就能把我们拽离出噩梦,但是却无人援手,让受害者只能独自在梦魇中挣扎……还好,那个最后还是一个女房客犹疑着向遇袭女生伸出了手,举手之劳,遂成救命之恩。

也许有人会说,和颐酒店女生遇袭只是一个极端事件,但是在这起极端事件背后,有多少我们司空见惯的情形,有多少我们感同身受的无奈:在公共安全领域,事发之前无人监管、事发之时无人相助、事发之后无人问津的“三无”事件,我们遇到的还少吗?我们不要求酒店员工和住店房客一定要挺身而出、见义勇为,至少你可以偷偷打一个报警电话或去找安保人员吧?我们不要求警方一定要神兵天降,但至少在接到报案后能够兵贵神速,而不是推诿塞责,甚至迟迟不肯立案吧?我们不要求和颐酒店和携程旅行网不会出现任何的事故,但至少要在事发之前有一些起码的防范、在事发之后有一个诚挚的态度吧?遗憾的是,这些我们都没有看到。

我们更没有看到的是,在这起事件中,每个人对他人、对职业、对社会的起码的责任心。请允许我再搬来一个叫做费希特的德国哲学家,在他看来,每个阶层都值得我们尊敬;给予个人以荣誉的不是阶层本身,而是很好地坚守阶层的岗位;每个阶层只有忠于职守,完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才能受到更大的尊敬。无论你是一个普通的员工还是负责人,无论你是一个路人还是基层警察,但凡稍存一丝责任感,都不会让这起事件恶化如斯。我最纳闷的是,怎么明星吸毒嫖娼,我们就会感到朝阳群众、朝阳警方火眼金睛,无处不在,可像和颐酒店女生遇袭这样的公共安全事件,我们的朝阳群众和警方怎么好像就凭空消失了呢?这让我们不得不恶意地揣想:是不是没有利益驱动,他们就懒得动?是不是没有轰动效应,他们就不愿应?


最荒唐的是,每次出现公共安全事件,都会有人将责任和解决方案分解到受害者身上:女生酒店遇袭,就有人开始教女孩该如何学会自救,出现食品安全事件,就恨不得要把消费者一个个都逼成火眼金睛;居民楼发生火灾,居民就得变身蜘蛛侠不单自己能迅速逃离,最好还能挨家敲门救出邻居……可是公共安全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知道风险在哪儿,公民的人身安全,要靠完善的公共安全体系的支持,而不仅仅是个人的力量。说句不中听的话,如果我们的社会要把个体都给逼成“万能”,那只能证明是社会的“无能”。         

忽然想起《笑林广记》中有一段子:一人遇两来船,手托在窗槛外,夹伤一指,归诉与妻,骇然嘱曰:“今后遇两来船,切记不可解小便。”看来我们只能提醒自己或与亲人互勉:江湖多险恶,且行且珍重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