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壶啤酒说】中国啤酒文化的变迁

 十壶啤酒 2021-04-12

中国的酒文化,大部分人会想起白酒和黄酒,很少有人熟悉泊来品的后起之秀——啤酒文化。

    啤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多年。在新石器时代,狩猎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被雨浸泡过的野生大麦,经自然酵母菌发酵出一种带有气泡的液体,这种液体喝了之后让人兴奋,于是啤酒就这么诞生了。据说,全世界的酒类,以大麦为原料的啤酒,历史是最悠久的。

    当人们发现这种发酵的液体后,开始逐渐收集大麦并进行人工种植。当有了粮食和美味的液体,就不想挪窝了,并开始了群居生活。大量的种植谷物、酿造“啤酒”后,生活逐渐稳定下来。所以说啤酒是游牧人民从狩猎时代过渡到耕种时代的助力器。

    由于年代久远,现有的考证,比较完整的也只有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人类的耕种和酿酒。由于考古资料的缺乏,至今所了解的苏美尔地区有酿酒记载的历史,很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因为公元前4000年,就有苏美尔人,类似城市的群居生活。

 

    苏美尔文化是早期最有创造性和发明精神的人类文化之一。

    城市的建立,也更进一步发展了啤酒的生产。因为啤酒是当时社会,除了耕种外,唯一能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物质,耕作、收割、酿酒的群体互助行为,增强了居民的凝聚力。所以反过来说,啤酒也成了苏美尔人区分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苏美尔人的另一个发明是面包,他们发现另一种谷物(小麦)初步发酵后香味浓郁,加热后美味非常,这就是面包。他们认为面包比啤酒更可爱,所以,苏美尔人认为,食用面包与饮用啤酒是进入文明的标志。今天的欧洲餐桌,还是沿袭苏美尔人面包加啤酒的饮食习惯。

    公元前2000千多年,苏美尔王朝彻底破灭。古巴比伦人接管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接管了啤酒的酿造技术。

    

    那时候的古巴比伦人已经能酿造20种啤酒了。并且用啤酒来招待客人。到公元前1780年,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颁布了《汉穆拉比法典》,法典规定了每人每天的啤酒饮用量,汉穆拉比国王还写过一本啤酒酿造法。而且最先把啤酒输送到其他地区。

他们酿造的一种窖藏啤酒深受1000多公里以外的古埃及人喜爱。这种啤酒,与目前中国市场上的精酿啤酒的本质区别是,后期发酵是在啤酒瓶或者啤酒桶内完成的,酵母特别,培养困难,工艺非常复杂,技术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啤酒酿酒师所能酿制的。二次发酵窖藏啤酒的另一个优势是:酒质醇厚,满嘴留香,吞咽后仍在唇齿间久久回绕。

    

    古埃及人也种植啤酒酿造的谷物,并在古巴比伦人研究成果之上,又掌握了露天放置水促使谷物发酵的技术。从此,啤酒的酿造技术有了革命性的延伸,也就是今天的麦芽制作技术。世界七大酒类中,唯有啤酒的原料要通过另一座工厂来完成的。麦芽,在啤酒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充当了划时代角色。从大麦到麦芽,对啤酒品质的改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一个国家可以推动啤酒文化的发展,同样,啤酒也可以繁荣一个地方的文化,埃及的金字塔世界闻名,金字塔的建成与啤酒有着密切的关系;据史料记载,当时工人的工资每天就是三个面包、几瓶啤酒。因为工人的干劲来自于啤酒。

    埃及人认为啤酒具有神奇的保健功效及药用价值。

    一份公元前1600多年前的医学文献显示,当时的医生所开的处方 里面有15%都含有啤酒,如胃痛喝啤酒 、牙痛也喝啤酒。埃及人改进了啤酒的酿造技术,啤酒是埃及国家优秀的产业。现在中国一些医学院外科老师讲课时,也讲一些课外知识:胃切除手术后,可以让病人每餐喝一小杯黑啤酒,便于切口修复。

    希腊人也喜欢喝啤酒,他们在埃及人那里学到了酿酒的技术,并把啤酒酿造技术传入了欧洲。据[欧洲史]记载:啤酒的重要发展期是在欧洲,啤酒的真正定义是啤酒花。

 

    当时的啤酒并没有添加啤酒花,直到公元768年,啤酒花才作为稳定剂由德国人确定下来。她是继麦芽之后啤酒文化的最杰出角色。啤酒花之前,我们称谓的啤酒其实是一种追认,她的实质是发酵的麦汁。

    如果说麦芽是啤酒的凡身,则啤酒花就是啤酒的灵魂。

    中世纪以前,啤酒多由妇女在家庭酿制,那时的女人嫁人,是要带上酿酒的工具作为嫁妆,带到男方家里的。

    到中世纪,啤酒的酿造已由家庭转向修道院和乡村的作坊,并成为修道院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开始,啤酒是修道院自供,不对外出售。后来由于一段时间欧洲瘟疫流行,而修道院里则一片清净,人们把这现象归功于啤酒。从此到修道院求啤酒的人越来越多,喝酒像吃仙丹妙药。修道院的啤酒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这才推出有偿提供。也许这是啤酒商业化的起点。

    1040年,世纪上第一家啤酒厂在德国的魏哼斯蒂芬修道院建成,现在成为了慕尼黑啤酒学院。德国每四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是1810年为了祝贺巴伐利亚皇太子和勒吉公主的婚礼开始的。可见啤酒在欧洲人的心目中何等重要。

100年前,中国的啤酒,仅仅是“洋人”的独享,40多年里,中国的饮食消费世界与“洋人”是完全割裂的,一方面中国人痛恨世界列强,根本不愿意接受啤酒这种泊来品,另一方面外国人酿造的啤酒数量很少,自给不足,不可能进入大众市场消费。所以说,我国的啤酒文化,应该是新中国成立后才形成的,啤酒文化的发展也是改革开放后的40年。但任何新生事物,从萌芽到成熟,都是曲折的,啤酒业当然不可能独善其身,中国几十年啤酒企业靠稀释盈利的生产模式,靠低度淡爽换取销量的市场模式,已经将啤酒“改造”得面目全非了。啤酒的稀释,相对于白酒,称之为勾兑。稀释了,泡沫没有了,你总得去修饰一下,可修饰出来的东西,能和原汁原味的相比吗?

不过自2000年以后,渐渐有了明显的起色。特别是在15年到至今啤酒消费量逐年下滑的大环境下,大家都开始更注重啤酒质量,于是出现精酿、小众啤酒、特色啤酒的崛起。国产啤酒逐渐走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

国产啤酒中,有你喜欢的啤酒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