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港电影北上的背后,于冬能否走出资本寒冬?

 火岩山 2021-04-12
1
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的机组成员,克服重重艰险,终于将突发险情的航班成功备降成都机场。
面对这一壮举,博纳影业总裁于冬敏感地意识到,这个题材非常适合搬上大荧幕。
在这一年9月份,于冬找到香港导演刘伟强,希望由他来执导这部影片。
刘伟强对这个故事也很感兴趣,决定试一试,他提出需要两年时间进行筹备,但这个时间安排却被于冬否决了。
于冬告诉刘伟强:这部电影要在一年后,也就是建国七十周年的国庆档上映。
图片
刘伟强很惊讶,在他们谈论这个项目的时候,剧本的影子都没有,对于这种国内少有的空难题材,在一年内上映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出于对多年合作伙伴的信任,刘伟强还是硬着头皮接下了这个项目。
刘伟强后来回忆,在拍摄过程中,自己的头发都熬白了:“我一般下午4-5点收工,7点我开始写东西,9点多睡觉,凌晨2点钟再起来,想想明天我要拍什么,有哪些需要改,4-5点再睡一小时,6点起来早上就又去拍戏了。”
在这种极限操作下,这部名为《中国机长》的电影最终在2019年国庆档如期上映。
于冬对成片效果非常满意,在电影的首场看片会上,他毫不掩饰地提出《中国机长》代表了中国这类影片的最高水平,对《中国机长》成为国庆档冠军,非常有信心。
《中国机长》确实没有辜负于冬的期待,最终斩获29.12亿票房,与国庆档冠军《我和我的祖国》仅有两亿多的差距,屈居亚军。
图片
这已经不是于冬第一次如此精确地把握市场了,《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追龙》《无双》,近年来叫好又叫座的电影背后,都有着于冬和博纳影业的身影。
博纳影业也已经从当初小小的一家民营电影发行公司,成长为国内影视业举足轻重的巨头。
而这一路,于冬也和国产电影行业一起,走了整整18年。
 
2
于冬的职业生涯,一开始就和电影联系在了一起。
1990年,于冬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制片发行班,成为该班的第一届学生。据传,他在大学期间看了2000多部电影,为后来选剧本选片投资夯实了基础。
1993年,已经读大三的于冬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发行科实习,发行科的杨科长带他去吃羊肉泡馍,席上拿出一瓶二锅头,一顿酒下来,于冬没倒,杨科长指着他说:“这小子不错,可以跑发行。”
图片
此时,电影局刚刚发布“3号文件”,将国产故事片由中国电影公司统一发行改为各制片单位和地方发行单位接洽,正需要大批发行员。
于冬后来回忆,这时候跑发行,到了任何地方都是先喝酒:“一杯酒一万块钱,一个拷贝。”
陈凯歌曾经跟着于冬发行《和你在一起》,和于冬一块跑了几天:“于冬挺有意思的,每天背着个拷贝哪儿都跑,哪儿都一顿大酒,从早到晚,三顿酒,谁受得了?这叫推销员之死。”
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和结下的人脉,于冬被此时北影厂的厂长韩三平提拔为最年轻的发行科副科长。
图片
仕途一帆风顺的他,正盘算着在北影厂再好好干一年,领导满意了,说不定就可以提科长了。
但就在1999年,国家广电总局将原中国电影公司、北影厂等7家国企合并,组建中国电影集团。
于冬被划入中影集团,不仅提正科的事儿变得遥遥无期,连副科长的位置都没保住,他的领导变成了比他低三届的北影师弟。
一气之下的于冬决定下海创业,用东拼西凑的30万块钱成立了博纳文化公司,专攻电影发行。
 
3
于冬看上的第一部电影,是王志文和江珊主演的《说出你的秘密》。
就在几年前,27岁的王志文和26岁的江珊凭借电视剧《过把瘾》走红,这对荧幕情侣迅速火遍全国。而这部《说出你的秘密》,正是二人自《过把瘾》之后的再一次携手。
而导演黄建新,也是北影厂老领导韩三平的同学。
于冬找到黄建新,很诚恳地表示:“我很想发行这个电影,但是没有多少钱,反正先给你30万作为定金,做不成做得成,你就相信我一次。”
黄建新同意后,于冬四处筹借到后续的费用,最终,靠着多年做发行在各地积累的人脉关系,《说出你的秘密》收获1000万元票房,于冬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50万元。
接下来,于冬又搭上了香港电影圈的便车。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香港电影逐渐没落,不少香港电影和电影人寻求进入内陆。
2001年,由曾担任金像奖主席的香港著名电影人文隽制片的《我的兄弟姐妹》进入于冬的视野,这部电影汇聚了梁咏琪、姜武、夏雨等一批大牌演员,剧情也很感人,有火爆的潜质,于冬果断找到文隽,拿下了这部影片的发行权。
图片
在发行过程中,于冬与各地发行公司协调档期,打破传统的排期模式,同时使用媒体宣传炒作等各种手段,最终在影片上映时推动全国20多座城市的媒体同步展开舆论攻势。
甚至在不同省份,影片打出的宣传语也不同。这一年广西发洪水,《我的兄弟姐妹》在广西的宣传语就叫“我们挡住了洪水,但挡不住泪水”。
结果,这部成本只有200多万的小制作电影,最终获得2000万元的票房,为投资人净赚了700多万元,于冬一下子在香港电影圈出了名,好多人都在打听,谁叫于冬,谁是博纳。
合作完这部影片后,文隽回到香港四处给于冬打广告,还拉他参加香港金像奖“亚洲新力量”论坛,极大地帮助了于冬打开香港市场的大门。
此后,于冬和香港电影圈的合作渐入佳境。
2003年到2008年这五年间,80%的香港电影都通过博纳发行,《无间道》《头文字D》《新警察故事》《门徒》等一批大片在博纳影业的助推下在内陆发行。
原因也很简单,于冬在大陆首创了票房保底的发行方式,即电影发行公司对投资方和制作方做出票房承诺,如果影片最终没有达到发行方保底票房数字,发行方还需按照此数额分账给对方。
一起赚钱的朋友最牢靠。
连一向以霸气著称的老领导韩三平,也对于冬此举非常赞赏,他将于冬形容为“腰里永远挂着两手榴弹,随时准备好,瞅准机会往市场上扔”。
 
4
于冬与电影圈的朋友打得火热,资本圈的朋友也没有落下。
早在2003年,于冬就获得了保利集团的支持,当年博纳与保利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东方神龙影业公司合资成立了保利博纳。
于冬看中的是保利集团雄厚的资金背景和东方神龙的制片能力,从此时起,博纳发行的电影片头都会打上大大的保利博纳标志。
2005年,于冬甚至担任起东方神龙影业公司的总经理,博纳和保利的合作进入蜜月期。
但好景不长,伴随着华谊兄弟和新画面影业等新玩家的入局,博纳的领地逐渐被蚕食。
标志性的事件,便是成龙的《宝贝计划》和徐克的《七剑》这两部电影发行权的丢失,因为有内陆其它电影公司的投资,所以博纳并没有拿到这两部重磅作品的发行权。
图片
面对咄咄逼人的竞争对手,于冬希望保利集团能够继续增资,用于支持博纳参与到影片的投资拍摄中来,但这个要求遭到了保利集团的拒绝,当时分管领导反而要求博纳提供利润分红。
双方不欢而散。
而就在于冬一筹莫展的时候,海外资本伸来了橄榄枝,2007年7月,红杉资本和SIG海纳亚洲创投基金向博纳注资了1000万美元,两年之后,红杉资本又联手经纬创投再次向博纳注资1亿元人民币。
当时,王中军、王中磊的华谊兄弟和于冬的博纳业绩难分高下,但拿着美元基金的红杉资本还是选择了博纳,这也使得博纳成为第一家接受创投资本的民营电影公司,比华谊兄弟早了一年。
这个选择,也间接推动博纳影业在2010年登录美国纳斯达克,成为首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影视企业。
而华谊兄弟的资本市场故事,还要等到创业板中来续写。
图片
资本市场的成功,使于冬意气风发。在路演时,他被问到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全球都没有一个成功的非美国影视上市公司,博纳凭什么可以成功?”
于冬回答:“美国是世界级的电影大国,在全世界都是霸主式地横行,所到之处,要么吞并、要么收购。为什么唯独到了中国行不通?中国进口大片的配额制,注定美国大片不可能随意进入中国市场。美国公司不能在内陆成立制片、不能搞院线、不能做发行、不能建影院……但是我可以做,这就是我的机会。”
陈凯歌曾经说:“于冬是在做中国的米拉麦克斯。”
除了传统的八大电影公司,米拉麦克斯在美国被称为第九大电影公司。这家公司起初只有两三个人, 靠着发行一些低成本独立电影起家,后来逐渐开始自己拍片,全球发行,尽露峥嵘。
但于冬的野心却远不止于次,在接受采访时,他告诉记者,“博纳现在就是1930年代的派拉蒙。”
 
5
在解决了资金的制约问题后,于冬开始效仿绑定了冯小刚的华谊兄弟,以及联合了张艺谋的新画面,将博纳的业务扩展到影片的投资上来。
于冬选择合作的对象,依然是香港电影圈。
陈可辛导演北上的前两部作品《投名状》和《十月围城》,都由博纳主投和发行,《十月围城》也在2009年获得了3亿元的票房佳绩。
而在与徐克的合作中,于冬更是一掷千金选择李连杰作为《龙门飞甲》的主角,连李连杰都难以置信地问于冬,“我这么贵,你还请我?”
就像当初搞发行时一样,在投资拍摄影片的时候,于冬也摸索出了独特的方法论。
这套方法论的第一次完整成型,是在2014年的《智取威虎山》,这部翻拍自样板戏的影片,被加入了英雄主义和现代表达,在当年收获了8亿多的票房,让整个行业都大跌眼镜。
图片
这种模式被业界概括为“主旋律商业片”,由专业的香港导演执导,来讲述主旋律故事。
自从打通了这一任督二脉之后,于冬更是一发不可收拾。
2016年的《湄公河行动》,2018年的《红海行动》,都是叫好又叫座的作品,《红海行动》更是以36.5亿的票房成为当时的中国影史票房第二高的电影。
到了2019年,博纳更是推出了《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决胜时刻》的“中国骄傲三部曲”,将主旋律商业片进行到底。
于冬心里很清楚:主旋律商业片这条路,不仅意味着可以拿到政府补贴,也是一块国内资本市场的敲门砖。
 
6
不同于在国内市场的吃香,博纳在美国资本市场的表现,令于冬头疼不已。
赴美上市当天,博纳影业便跌破发行价,跌幅达22.6%,此后股价一直在低位徘徊,美国投资者根本不买账。
上市五年多,博纳在美股仅融资了九千多万美元,于冬在采访时曾表示,这些融资甚至不够支撑博纳的运营。
但当博纳影业在美国市场吃瘪的同时,国内的影视股却炙手可热。
2015年,伴随着A股的冲天牛市,华谊兄弟的市值一度达到800亿元,光线传媒的市值也接近600亿元。
于冬不服气,直接跑去问华谊的王中军和光线的王长田:博纳真的有这么差吗?
于冬逐渐认识到,赴美上市可能是个错误,他多次向媒体强调:“王中军那个时候还没我挣得多呢,但他选择了马云的人民币投资,如果那个时候我遇到马云,现在出去美国的可能就是王中军。”
图片
认识到这一点的于冬,开始积极向互联网资本靠拢,《智取威虎山》上映后,他邀请马云观看,并公开发声:“马云说这电影拍得好,电影就该这么拍”。
但即使《智取威虎山》口碑票房双丰收,博纳在纳斯达克的股价却还是毫无起色。
2016年4月,博纳最终选择从美股私有化退市。
退市前,博纳影业总市值仅有55亿元左右。
 
7
看惯了华谊和光线在A股吃肉喝酒,于冬也想回到国内的资本市场任性一把。
2017年9月,博纳提交招股说明书申请上市。
招股书中展示出来的股东名单可谓阵容豪华:不仅包括阿里、腾讯、红杉等巨头资本,黄晓明、张涵予、章子怡、陈宝国、韩寒等影视明星也赫然在列,于冬的朋友圈来了一次集体亮相。
但这些明星们却没赶上一个好时候。
在新一届证监会发审委上任后,政策开始收紧,影视公司IPO愈加艰难。
也是在这一年,影视业接连爆出“阴阳合同”的风波,不少其它影视公司的IPO均不了了之,只有博纳还在独自坚持。
屋漏偏逢连夜雨,2019年7月,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因康得新财务造假事件被查,博纳作为与瑞华有关的33家公司IPO项目之一,IPO状态甚至变成了“中止审查”。
2020年的疫情,又使得电影行业几乎全面停工,据披露,博纳2020年的影业利润同比下滑50%以上。
图片
2020年11月5日,证监会审议终于通过了博纳影业的IPO申请,博纳四年的回归A股之路,正式走上倒计时。
曾经民营影视公司的王者,被寄望于再次改变国内影视行业的格局。
但时过境迁,相比2015年的高点,众多影视公司股价都已腰斩,华谊兄弟市值甚至缩水80%以上。
博纳回归A股,很难说是一场股东的资本盛宴,只能说,是博纳影业再度出发的开始。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于冬曾经提到自己有一个愿望,就是50岁以后可以去教书,办一个电影学校,自己担任校长。
但就现在来看,刚好50岁的于冬,教书梦想可能要推迟一些。
于冬能否带领博纳走出这一轮资本寒冬,还需要时间检验。
参考资料:
1. 刘伟强:要把《中国机长》的故事视角拍得更广,1905电影网
2.  博纳影业A股IPO终过会,能否追回错过的那些年?财经
3.  于冬归来,博纳影业前景未卜,汪喻晓
4.  从推销员到博纳老板,揭秘于冬成功史,外滩画报
5.  于冬和他的中国大片,张一童
风声岛
风声岛
这里有三局:政局、商局、时局。
11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