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元末靡靡亡国之音《十六天魔舞》,和佛教、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

 思明居士 2021-04-12

鱼羊史记.看新鲜的历史

元末靡靡亡国之音《十六天魔舞》,和佛教、灭国到底有什么关系

撰文:梦貘貘

编辑:吃硬盘吧

插画:发达蚊

民国时期,天津文艺界有位奇人名为姚君素,我们今人多以他的号来称呼他——姚灵犀。

姚先生一生所创作的作品都比较“另类”,《采菲录》是研究女子缠足的,《瓶外卮言》内容是考证《金瓶梅》的,《思无邪小记》是关于性学的笔记性记录。据说作者耗时十五年才创作出《小记》一书,书中引用了千余种书籍,被人称为民国初期的性文化大全。

前不久,我翻看此书,发现了这样一则记载:“京师海印寺有喜佛,在殿后毗卢阁上。率一男子裸而弄数女人,足践手揣,皆裸女。其法或元末诸帝房中运气之术,教宫女为天魔舞之类”。

据明代官员沈榜所撰志书《宛署杂记·寺》中记载:“海印寺,元初建,今废”。清代成书的《京师坊巷志稿》中介绍,“海子桥北,旧有海印寺,宣德四年重建,改名慈恩,今废为厂”,寺庙的地理位置就在现在北京什刹海的前海一带,应该离恭王府不远。

这样一处位于京畿的寺庙为什么会公开宣传男女双修,而这种宗教和元朝宫中的舞蹈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01.

佛教的原产地在印度,《魏书·释老志》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弟子秦景宪得到大月氏的使臣伊存的口头传授佛经,这应该就是佛教传入中原地区最早的记录。

公元68年,东汉明帝下令在洛阳创建的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家僧院。而第一部汉字经文《四十二章经》就是在此处诞生的。

佛教最初是要求信众戒色的,如东汉时期旅居中国的佛教学者安世高所翻译的《佛说九横经》中就提到了五戒:“杀、盗、犯他人妇、两舌、饮酒”。即是我们现在常说的:“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

佛教在印度经历四个发展时期,即从原始教时期到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公元七世纪左右,逐渐形成以密宗占统治地位的密教时期。

密宗是吸收印度当地的婆罗门教、印度教和民间信仰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宗教。后期的密教发展成为金刚乘和时轮教两个流派。

密教不再提倡禁欲,反而创造了大量女、神同体的“菩萨”,他们推行利用奉献的女性去修“无上瑜珈密”。这些女性常常被称为“佛母”、“供养”或者“明妃”。

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了吐蕃(bō)诸部,建立了统一的吐蕃王朝。《青史》记载,松赞干布先后联姻的尼泊尔墀尊公主和大唐文成公主都在当地修建了两座佛教寺庙——幻化寺和惹姆伽寺,可见当时佛教已经传入了西藏。

公元八世纪,在尼泊尔修行的印度俄里萨国王子白玛桑坝哇(莲花生大师的别名)受到藏王赤松德赞的邀请到藏。

莲花生大师是印度密教大师金刚乘创始人武德雅拉的儿子。据说,进藏后他利用密法同当地的原始教派——苯教进行了多次斗法,最终降服了众人。

公元766年,西藏建立第一座正规的佛教寺院——桑耶寺。密宗修法开始在西藏地区广为传播。

后来西藏进入分裂割据时期,藏传佛教也分裂成许多教派,元朝统一西藏之后,结束了这种分割的局面。元朝推行政教合一的管理政策,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的发展。元朝时期的各位皇帝一直都以喇嘛为帝师,借此稳定西藏和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

13世纪初,因外敌的入侵,佛教在印度本土被人为压制,在我国,藏传佛教却在其后的近百年时间里被人捧上了国教的圣坛。

#02.

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不仅是元朝最后一位皇帝,也是元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元朝不过百年的历史,他一个人就独占了三分之一的时段。

据史料记载,即位之初,顺帝受到权臣伯颜的掣肘,委委屈屈地当了八年的傀儡。公元1340年,元顺帝下诏贬谪伯颜于南恩州,直到这时,他才真正成为一位万人之上的君王。

此时的元朝已经处在内忧外患之中,虽然有脱脱这位能臣辅佐,但是国力日渐衰落。握紧权杖的元顺帝却不思进取,反而逐渐变得昏聩起来。

公元1353年,中书省右丞哈麻向元顺帝偷偷引荐了一位西方过来的僧人,这位僧人修炼的正是密宗。他教顺帝修习金钢乘密宗功法——“演揲儿法”,这种密法也被人称为“大欢喜秘密禅定”或者“大喜乐”。

这种打着“壮阳”名义的功法自是受到了元顺帝的喜爱,哈麻的妹夫,集贤学士秃鲁帖木儿发现这种拍马屁的新境界,也不甘心落于人后,他向元顺帝推荐了一位名叫伽璘真的蕃僧。

伽璘真修习的秘术就是男女双修。他对元顺帝说:“陛下虽然贵为万人之上的国君,拥有四海的财富,只不过也就是享受这活着几十年的高贵生活罢了。如果陛下修炼这种大喜乐禅定,那么人生的快乐才会达到真正的顶点”。

元顺帝听到有这种妙处,自然是欣喜不已。他于是下诏书任命这两位僧人一个为司徒,一个为大元国师,并给他们俩人的门徒各选择了三到四位良家女子,作为“供养”。

元顺帝为了达到人生的新境界,每天都在宫里认真的研习秘法。孟子不是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吗?顺帝还和自己的弟弟八郎、舅父老的沙、哈麻、秃鲁帖木儿等十多人组成“超级男团”,在宫中专门安排一间活动室,一起在里面裸着身子“互相切磋”技艺。

不仅是这些“同门”师兄弟,就是那些僧人们也一样可以随意地出入皇帝的内宫,于是有关他们的花边新闻,常常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03.

关于天魔舞的渊源,现代学者很难考据,有的学者认为是元顺帝首创的带有佛教密宗色彩的宫廷舞蹈。

清代编撰出版的《钦定日下旧闻考》一书中介绍,唐朝时期王建所著的《宫词》中就有“十六天魔舞袖长”这样的诗句。有的学者据此推测,天魔舞最早可能在唐朝时期就出现了。

明代杂剧作家朱有燉在《元宫词》中写道:“背番莲掌舞天魔,二八娇娃赛月娥。本是河西参佛曲,把来宫苑席前歌”。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天魔舞是一段和佛教有关的舞曲,它在进入元朝宫廷之前曾经流传于西夏地区,因此它也被人称为“河西参佛曲”。

《元史·顺帝纪》载:元顺帝修炼佛教秘法的第二年,就在宫廷里组织了十六天魔舞大型宫宴。跳舞的十六位宫女被人称为“十六天魔”。

她们头上扎着数根发辫,戴着象牙制作的佛冠,身上披挂着缨络,下身穿着大红色嵌金的长短裙,上身穿着金色的杂袄,披着各色披肩,脚上穿着彩色绶带装饰的鞋袜。一个个打扮得象天仙一般。

她们手上拿着各类的法器,或“人头骨碗”、或“金刚铃”、或“金刚杵”。

这十六位舞伎中有三位跳得最为出色,元顺帝给她们取名为三圣奴、妙乐奴和文殊奴。

给这十六位舞伎伴奏的是十一位宫女,她们有的扎着槌形的发髻,穿着常服,有的带着唐巾,穿着儒衫。用龙笛、头管、小鼓、筝、蓁、琵琶、笙、胡琴、响板、拍板等乐器进行演奏。

这支舞队由宦官长安迭不花管领,每当宫中举办赞佛仪式,她们就会出场。不过只有受密戒的官员才能在现场观看舞蹈,其他人就没有这种眼福。

#04.

1354年到1368年,元政权逐渐退出大都,这十几年间,元顺帝妥懽帖睦尔一直都沉浸在声色犬马之中。

脱脱被害之后,朝中的丞相相继上任有的十余人,他们或为奸佞小人,或是只懂得打仗的武夫,被人称为“保保”的中书左丞相扩廓帖木儿为了自己的私愤,竟然坐视朱元璋的军队横扫山东、河南和河北。

就在元顺帝妥懽帖睦尔沉迷修炼密宗之时,皇太子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和奇皇后一直在谋求内禅,因此各方势力不停地发生内讧。

元廷内部的堕落和内耗给了朱元璋从容备战的机会。公元1367年十月,在消灭了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命徐达北伐中原。第二年七月,元顺帝放弃大都,北奔上都。至此,统治了中原近百年的元皇朝宣告灭亡。

元朝后期的腐败和党争是其灭亡的根源,但是感性的文人们却将这个罪过扣在了“十六天魔舞”的头上。在一些元末明初的凭吊作品中,我们常常看到文人们谴责十六天魔舞的一些诗句。

例如,元末明初的诗人王翰在《观舞天魔》中就这样写道:“忆昔开元天上乐,遗音传向世间来。鹍弦夜拨风生殿,羯鼓春敲花满台。荔子浆寒醒未解,海棠日煖梦初回。谁知百战功成后,一曲霓裳种祸胎”。

另一位文人宋讷在《客北平闻行人之语感而成诗》也悲叹着:“自古国亡缘女祸,天魔直舞到天涯”。

在一些文人的眼中,美好的东西大概都带有“原罪”,女子过于美丽就会导致“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舞姿跳得过于优美就会“祖龙王气百年尽”。一个强大的国家、无上的王权竟然连一位美好的女子、一段华丽的舞蹈都无法承受吗?

五代时期的花蕊夫人对此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虽然这十六位舞蹈者在史料中被恶意地污名化,但这也许是她们的幸运,让我们现代人还能从那些浓墨重彩的文字中去遥想当年她们冠绝时代的艳丽舞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