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段字、段氏、段姓

 温润如玉树临风 2021-04-12

 段字、段氏、段姓

【段字】

      “段”字的本义是锤击、锤炼的意思。许慎《说文解字》对“段”字所作的解释是:“段,椎物也。”朱芳圃在《殷周文字释丛》说:“金文段,象手持椎于厂中捶石之形。”“段”字是象形字,左边像山石或山崖的形状,右边的象形则是用手持锤击之。由此可知,“段”字的来历与古人开采石料、打磨石器有关,起源非常古老。

【段氏】

      “段氏”始见于周,《周礼·考工记·轴人》:“段氏为镈器”。晚清学者孙诒让解释段氏的含义说:“凡铸金为器,必椎击之,故工谓之段氏,锻则所用椎段之具也。”这里所讲的“段氏”,是指专门从事锻铸的工匠和管理人员。

【段姓】

      “段姓”的历史源流主要有三种:

(一)姬姓段氏

      公元前806年,周宣王封其弟姬友于南郑,史称郑桓公。郑桓公之后为郑武公,郑武公之后为郑庄公。公元前722年,庄公之弟太叔段谋反,为庄公所伐,北渡黄河逃到共邑(今河南辉县),史称共叔段。共叔段死后,其后人主要分为两支,一支为侯氏,另一支为段氏。姬姓段氏的历史有2700多年。

      在汉朝前,一支姬姓段氏族人在段日陆眷的带领下北迁入鲜卑,居辽西徒河,与鲜卑人融合成为鲜卑三大部(慕容氏、宇文氏、段氏)之一的段部。两晋南北朝时,段部鲜卑一直活跃于华北地区,隋唐之际融入汉族。

      大理皇族段氏,也是姬姓段氏的后裔(一说是羌人或者是汉化了的羌人)。甘肃武威郡段氏的始祖为西汉武威太守段贞,这支西迁武威的段氏家族,出现过段韶(南北朝时北齐姑臧武威人,累官至左丞相,封平原郡王)、段延等历史名人。北魏时,段延迁至云南,数传至北周段永,再数传至唐段俭魏。段俭魏辅佐南诏大蒙国,在唐天宝中大败唐兵,功升清平官,赐名忠国,六传生段思平。段思平出生时,所处的南诏政权已经开始走向末路,先后被郑买嗣的“大长和国”、赵善政的“大天兴国”和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取代。段思平出身将门,有武功才干,最初为幕览,后来积功被后晋封为通海节度使。大义宁国主杨干贞以段思平为忌,不断迫害思平。公元937年,段思平遂以“减尔税粮半,宽尔徭役三载”为号召,联合洱海地区贵族高方、董伽罗攻破太和城(在今大理城北),灭杨干贞的大义宁国,建大理国,年号文德,以羊苴咩城(今大理城)为都。大理国段氏后裔除一部分成为今天的白族先祖外,其余均逐渐融入汉族。西南汉族多段姓正是这个原因。

(二)赢姓段氏

      颛顼,五帝之一,上古赢姓。后裔皋陶,在尧舜时代,为大理官(刑官)。夏时其后裔以官名为氏,即理氏。商末大臣理征被害,其妻携幼子理利贞逃于伊水旁,靠树上的果子得以存活,遂改理氏为李氏。老子就是理利贞的后裔。老子之孙李宗,曾任战国时期魏国的大将,先被封于魏国的段邑,后又封于魏国的干邑(段、干两邑皆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东部),其子孙随以二地名为姓,即段干氏。战国时,段干氏后裔段干木,魏国安邑(今运城市安邑镇)人,“河东三贤”之一,为国君魏文侯所推崇。后其子段隐如去干字为段氏,是为山西段氏之来历。赢姓段氏历史已有2400多年。

(三)汉化段氏

      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陶日根席日氏、陶日根沙拉(陶日根席日、陶尔干锡热)氏、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字姓为段氏、黄氏等。据《皇朝通典·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段姓,其先清代八旗段氏。

      今锡伯族、土家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段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

【段姓现状】

      段姓是汉字姓之一,在《百家姓》中排第218位。段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八十七位的大姓,人口约270多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三。

      今日段姓以四川、山西、河北、云南等省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段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