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的际遇

 茶悟人生258 2021-04-12

德,是所有生命和谐共存的根,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魂,是情理的最高境界,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无论是街头巷尾,还是殿堂之上,没有谁不讲德,更没有谁敢开口说自己无德。我们生活中与德字相关的不是优点就是缺点。古往今来,学者圣人在讲德,”引车卖浆“的在讲德。关于德的文章可以说是铺天盖地,德究竟怎样解读?任谁也没有讲清楚,给读者的都是似是而非的长篇大论。

有人说,温良恭俭让就是德;有人说“积善成德”;有人说“俭能养德';有人说,德就是堂堂正正做人,本本分分做事;有人说,德就是正直、善良、坦率、诚实;有人说,德就是天人合一;有人说,德就是良好的品德;有人说,孔子的德就是仁、义、礼、智、信;《德论》说,德者,人之品端行正也;有人说,德就是见了人就鞠躬,要讲礼貌;有人说,德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社会秩序不断完善的一种内在的约束力······不一而足,再”说“下去可能就”洛阳纸贵“了。

对于德,你如果要求要有理有据入情如理地解读,可能就会让所有侃侃而谈的人们面露难色了。我们不妨试着请教荀子,“积善成德”,“积善”怎么就“成德”呢?东郭先生不善?他的品德好还是不好呢?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不愿意向他学习。被教育者普遍公认的正直、善良、坦率、诚实是有德之人?当你的正直、善良、坦率、诚实被恶人糟蹋的时候,剩下的就是摇头晃脑,甚至捶胸顿足悔不当初了。

讲到这里,大家也不必垂头丧气了。千年之前的先哲老子在《道德经》里对德就有简洁而明晰的解读:”抱怨以德“。这句话出现在《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和七十九章,意思就是哪怕面对满含怨恨的事,都得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

方式方法就是先哲老子对德的解读。遗憾得让人心痛的是,这么简简单单而又充满智慧的认识却被漫长的时间淹没几近消逝。

如果我们都懂得在言行上,不管是对人、对事、对物都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善良正直就会被广泛推崇,坦率诚实就会被效仿,人类社会就一定会少好多烦心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