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方法(一)

 理想192qoteiwo 2021-04-12

以下是写给孩子的原文。

对于学习,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具体的学习方法和规律要尽快的掌握,下面我就谈一谈不同科目具体的学习方法,供你借鉴。

1、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属于思考类知识,对于理科的学习,要把握一下几点:

(1)记忆。最基本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图形、性质等等,这是基础,记不住就没办法解题。考试时大量的都是基础题,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其他的所谓难题都是在基础之上,变的复杂一点而已,只要基础知识掌握牢固,通过练习提升,那些复杂的难题自然不在话下。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并学会融会贯通。

(2)理解。所有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图形、性质都有逻辑意义,隐含条件和使用条件,必须充分理解其含义才能正确的使用。

(3)解题方法。每一种类型的题都有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把握规律,理解题意,理清各项条件的逻辑关系,才能正确的找到解题的方法。

(4)练习。我不提倡题海战术,但是一定数量的反复练习可以使自己熟练掌握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提高解题速度,保证正确率,在考试时才能游刃有余。

(5)重点、难点。这是考试时必考的,可能是单一考察,可能是综合考察,这就要求对知识点掌握必须熟练,而且运用自如。对于难点重点的题型,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反复推敲和研究,不断的总结,多问几个为什么,理解的越深刻,掌握的就越熟练。

(6)错题。一定要重视错题,无论是不会的还是做错的,都要归结到不会一类,只要是错就不得分,不管你考完是不是能做对,当时做不对就是不会,无论什么原因。对于错题要收集,要反复复习,直到熟练为止。对于错题的练习,应不少于三遍,第一遍是老师讲后的改错,第二遍是当天自习时,独立再做一遍,看看自己能不能独立完整的解答,第三遍是周末,把所有错题统一再做一遍。

重新做时一定不能看答案!!必须独立完成,才能了解到自己是否真正的理解,是否能正确的解答!有时候你看着答案觉得自己会,但实际上,再独立解答时,仍然有不会或者不熟练的地方,一定要特别警惕那种看着明白,实际不会的现象!错题做三遍比做一张试卷管用!

对于错题,怎样检测自己明不明白呢?最好的办法就是自己讲一遍,讲的通透,就证明自己完全理解。其中必须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刻意的去记步骤,通透的解题思路和过程,就像水到渠成那样,如果仅仅依赖于步骤的记忆,只会是浮于表面,而不能理解其核心思想。

理科是思考类知识,因此勤于思考是必须的,学好理科的基础就是学会思考,如何思考呢?

第一、思考题目考察的知识点。

第二、思考题目的一般解题规律。

第三、思考题目解题思路的来源。

第四、将题目的类型进行归纳总结。

一般来讲,孩子的思考力是不足的,如果家长有辅导能力,可以帮助孩子来归纳总结,并逐步锻炼孩子的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如果家长的辅导能力达不到这样的程度,建议家长找一个辅导老师来帮助孩子归纳总结。

另外,关于能不能看答案的这个问题,我的看法是可以看。有些家长朋友很教条的认为坚决不能看答案,其实也不尽然。答案是可以看的,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必须经过认真的思考过后,仍然没有思路时,可以去看看答案提示。只是那种一看到复杂一点的题,没有经过绞尽脑汁的思考过程,为了图省事就去看答案抄答案的,是非常不可取的。看过答案,更需要反过头来重新思考,看一看哪个地方自己没有想到,想一想自己当时为什么没有想到,是不是存在知识漏洞。

学习任何知识都不能图快,不要仅仅为了完成作业练习而去写作业、做练习,作业和练习的目的其实就是三个,一是锻炼熟练程度,二是查漏补缺,三是多见题型。如果为了图快,作业和练习就失去大部分意义。

解决难题需要耐心,需要心无旁骛的用整块的时间去思考。思考的过程是痛苦的,但最后解决问题的成就是喜悦的,或许学习的快乐就在于此。很多孩子不愿意去碰难题,失败感和挫败感让人沮丧,更喜欢做那些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因为这样成就感很高,但需要知道的是,只有不断的解决困难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金一南将军有句名言“做难事,必有所得”!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接受困难的挑战。

那么,一味的追求高难度就好吗?答案是否定的。家长再辅导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把握练习的困难程度,一味的追求高难度,会逐渐磨灭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我在辅导闺女学习的时候,如果某些题目太困难,我都会让她暂时放弃,等基础知识没问题后,再回过头来慢慢解决。

我见到很多家长攀比心很重,觉得别人家的孩子能做到的,自己的孩子也要做到,别人的孩子学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学什么,这就陷入到不切实际的境地,孩子痛苦,家长焦虑。一定要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揠苗助长,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精力,效果还不好。

后续聊一聊文科的学习方法。闺女的文科成绩还可以,尤其是英语,在她整个学习过程中,我总结了她的方法,或许对大家都有启示和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