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子宫内膜异位症

 共同成长888 2021-04-13

  一般来说,女性的子宫内膜覆盖于子宫体腔面,如因某种因素,使子宫内膜在身体其他部位生长,即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组织学上不但有内膜的腺体,且有内膜间质围绕;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功能上随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即随月经周期而变化,但仅有部分受孕激素影响,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

  患者如受孕,异位内膜可有蜕膜样改变。这种异位内膜虽在其他组织或器官内生长,但有别于恶性肿瘤的浸润。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的高峰期在30~40岁。子宫内膜异位的实际发生率远较临床所见为多。如在因妇科其他病行剖腹探查时及对切除的子宫附件标本仔细作病理检查,可发现约20~25%患者有异位的子宫内膜。

2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查与诊断回顶部

  子宫内膜异位症检查与诊断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金标准是腹腔镜,但是限于医院设备和患者依从性,都做这样的有创检查,是不太现实的,所以现在用痛经、不育、盆腔检查、**四维彩超做了个平行分析很有必要,临床观察认为其中2项阳性,符合率达80%,三项阳性符合率达90%。

  痛经:是指继发渐进见红加重痛经,逐渐发展成非经期盆腔痛(巧囊是内异症在卵巢上形成的囊肿,因为卵巢上没有体神经,故巧囊不会痛经)。

  不育:常规见查没有找到不孕或反自然复流产的原因。

  盆腔检查:子宫举痛或触到结节,及其卵巢包块或增大,子宫球形增大和压痛。

  **四维彩超:发现盆腔肿块,内部“落雪征”,子宫增大腺肌症影响。

  ca125:ca125的特异度不高,很多情况可以导致其升高,临床意义不大,确诊依靠宫腹腔镜。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2种表现回顶部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2种表现

  1、不孕:约有50%左右内异症患者伴有不孕,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中,约30-40%患内异症。内异症患有不孕,常因病变造成盆腔肿块、粘连、输卵管堵塞卵泡发育不好或排卵障碍等因素引起;而一旦怀孕则异位内膜受到抑制而萎缩,对内异症起到很好的治疗,习惯性流产病例中有部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

  2、痛经:内异症的临床特征为渐进性痛经,是常见而突出的特征,多为继发性,即自发生内膜异位开始,患者诉说以往月经来潮时并无疼痛,而从某一个时期开始出现痛经,可发生在月经前、月经时及月经后。有的痛经较重难忍,需要卧床休息或用药止痛,甚至痛得“滚炕”或撞头,疼痛常随着月经周期而加重,月经结束而消失,但国内报道有21%约无痛经。

  3、周期性直肠**症状:进行性加剧的周期性直肠**症状罕见于其他妇科疾病,是诊断本症最有价值的症侯。直肠、**、外**坠胀、坠痛、里急后重感和大便次数增多。当病变逐渐加重时,症状日趋明显,而经后症状消失。

  4、月经不调:内异症患者常有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或经期延长等现象,说明患者有卵巢功能障碍表现。月经不调可作诊断参考,但在鉴别诊断中并无价值。

  5、**痛:当存在于**穹窿部异位子宫内膜结节、直肠凹陷结节或粘连,或卵巢粘连在盆底时,均可产生**痛。阔韧带后叶病灶纤维化增生及收缩明显时,可以外源性压迫输尿管,使其狭窄阻塞,亦可能出现泌尿系统症状,严重的可发生输尿管积水或肾盂积水。

  6、周期性膀胱**症状:当内异症病变累及膀胱腹膜反褶或侵犯膀胱肌层时,会同时出现经期尿急、尿频等症状。若病变侵犯膀胱粘膜(膀胱子宫内膜异位症)则有周期性血尿和疼痛。

  7、经期或行经前后的急腹症:一般为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有穿破的特点,多数患者因卵巢囊肿扭转或宫外孕而急诊手术。若不手术而好转时,盆腔粘连加重,今后还会反复破裂发生急腹症。

  8、周期性下腹不适:本症状的出现率高于痛经,无痛经的内异症患者常存在于本症状。出现于轻症患者,或某些病变虽较重但由于痛阈的个性差异或其他原因,不产生痛经症状而仅有经期腰酸、下腹坠胀不适感。

  9、腹壁疤痕及脐部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则出现周期性局部肿块及疼痛。

  10、内在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患者往往子宫胀大,但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如为后位子宫,往往粘连固定。

  11、在子宫直肠窝、子宫骶韧带或宫颈后壁常可触及1-2个或更多硬性小结节,如绿豆或黄豆大小,多有明显的触痛,肛诊更为明显,这点很重要。卵巢囊肿可长至拳大,由于常有囊肿内容物外溢和异位内膜出血,盆腔脏器粘连加重成冰冻盆腔状,即是所谓广泛内异症。病变程度轻重不同时体征差别很大。

  12、b超声象图:b超显象是目前辅助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方法,主要用以观察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