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不足,睡不香!失眠睡不实,可能是血虚,一张补血方,助睡眠

 余永乐网记 2021-04-13

睡眠与水、食物、空气一样,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睡眠不足必然会引起如疲倦、头痛、头晕、肠胃不适、注意力和反应力下降等症状。

但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睡眠障碍学组的一项报告显示,约有45.4%的被调查者表示,在过去1个月里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失眠。而且,失眠的流行病学分析表明,失眠易反复发作及慢性持续,在失眠者中,约有6%-10%为慢性失眠。种种数据表明,失眠似乎正成为当代的“流行病”。

血不足,睡不香!失眠睡不实,可能是血虚,一张补血方,助睡眠

要想有效改善睡眠,摆脱失眠困扰,关键在于找对失眠的病因病机。而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一项发表在《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的研究基于“中国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存储的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失眠的常见证候包括血瘀证、肝郁证、痰热证、血虚证、心肾不交证、阴虚证等,并给予以安神为首,其次为活血、平肝、清热、疏肝、养血、养阴等相对应的治法。

也有学者检索多个专业数据库中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有关失眠的文献,发现失眠症病性证素中,常见有热、气虚、血虚、阴虚、痰等。

血不足,睡不香!失眠睡不实,可能是血虚,一张补血方,助睡眠

(失眠症病性证素分布情况)

从上述资料中可知,血虚为失眠的常见病因之一。临床上,在咨询失眠的病友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失眠病友有血虚的表现,这一类人常常表现为睡眠不踏实,易醒、多梦等症状。

血虚则失眠,血虚为失眠的常见原因!

在失眠的辨证论治中,虚实为辨证的重点,著名医著《景岳全书·不寐》就将失眠概括为虚实两端,其中记载:“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总属其阴精血之不足,阴阳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指出失眠可分虚证失眠和实证失眠。虚证失眠,常见有心血虚证、心阴虚证、肝血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肝血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肾不交证、阴虚火旺证等,核心机制主要责之于神失所养。

其中,血不足,为失眠的重要原因,《景岳全书·不寐》曰:“营主血,血虚则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故或为惊惕,或为恐畏,或若有所系恋,或无因而偏多妄思,以致终夜不寐,及忽寐忽醒,而为神魂不安等证”。

血不足,睡不香!失眠睡不实,可能是血虚,一张补血方,助睡眠

中医理论中,也有“血为神之母”一说,意思说的是,血充足则神自安,而血虚则神魂不安,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神志病。《医方辨难大成》也有记载:“气血之乱能令人寐寤失度也”。

血虚所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在于心神失养。《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而《素问》又有记载:“诸血者,皆属于心”,“心主身之血脉”,在日常生活中,若心血不足以养心,心藏神,心气虚,则神不安,而发为失眠。

另一方面在于肝,《黄帝内经》曰“肝藏血,藏魂……人卧血归于肝”。明确指出,肝藏血功能正常为夜寐自安的前提。血虚,肝血不足,则肝魂失养,肝失条达,从而导致失眠的发生。

血不足,睡不香!失眠睡不实,可能是血虚,一张补血方,助睡眠

在临床上,血虚证所致的失眠,以肝郁血虚较为多见。根据《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资料显示,这一类患者,常常表现为入睡困难,睡后不实,易受惊扰,且情绪常伴有抑郁倾向,也多有面色苍白、淡白或萎黄,唇舌爪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等血虚症状表现。

肝郁血虚,则舒肝养血安神治之!

血不足,睡不香!失眠睡不实,可能是血虚,一张补血方,助睡眠

对于肝郁血虚型失眠,张绍才龙南中医团队结合历代医家关于失眠的理论论述,及总结多年临床诊治失眠经验,重视调补气血,以舒肝养血安神治疗为主要原则,在失眠的治疗中,也有很好的效果。

临床上,常用酸枣仁汤加减辨治此类失眠。该方药物组成包括酸枣仁、甘草、知母、茯苓、川芎。方中酸枣仁主治心血亏虚烦躁、肝血不足等失眠,配伍以酸收,并结合辛散,兼具甘缓功效。其中,酸枣仁为君药,入心肝经,主要发挥宁心安神,养血补肝之功效;以茯苓养心安神,知母滋补清热,二者共为臣药;佐以川芎调理气机、行气活血;炙甘草为使药,具有调和诸药功效;诸药合用,共奏养血调肝,宁心安神助睡眠之功。此外,若肝气郁结较为严重者,可加以牡蛎、龙骨、柴胡、百合、合欢皮、夜交藤、远志等,增强疏肝理气等功效,以更好地从根源上改善睡眠。

血不足,睡不香!失眠睡不实,可能是血虚,一张补血方,助睡眠

当然,虽说酸枣仁汤有很好的改善睡眠的效果,但失眠的治疗,绝不能拘泥于一方一药,实际运用需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患者自身情况灵活加减。

比如此前的一位女性失眠患者,48岁,5月前开始出现失眠症状,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时间大约需2-3小时,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每日睡眠时间约为3-4小时,并伴有乏力,易烦躁,善太息,月经已半年未来潮,面部烘热汗出,纳食不佳等症,观其舌可见舌淡胖有齿痕,舌边尖红,苔薄白腻。中医辨证为肝郁血虚所致失眠,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予以酸枣仁加减治疗。方用酸枣仁、茯苓、茯神、柴胡、当归、白术、白芍、旋覆花、代赭石、淡竹叶、淡豆豉、百合、合欢皮、炙甘草、麦冬、浮小麦,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共14剂。

二诊时,患者自述失眠明显改善,入睡约需1小时,仍有烦躁,叹气,舌淡胖苔白等症,上述原方加减,方用酸枣仁柴胡、当归、白术、白芍、旋覆花、代赭石、淡竹叶、淡豆豉、茯苓、百合、合欢皮、炙甘草、栀子,连服14剂。用药后随访,患者自述失眠已好转,夜间可睡6-8小时,其余诸证悉除。

本案例中,患者平素情绪低落,善太息,易烦躁,有情志不舒,肝郁气滞的表现,且患者乏力、汗多等可见其血虚,血脉充盈不足,气滞与血虚合力,最终以致血瘀;而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腻主要为脾失健运,湿阻中焦,以致气机升降失常所致。故治以疏肝健脾,养血安神。

方中柴胡味辛,入肝经,辛散行气,疏肝解郁;百合味甘,归心肺经,养阴安神;白芍味酸主收敛,入肝经,养血柔肝;三者共为君药,疏肝解郁,养血安神。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茯苓,味甘淡,归心肺脾肾经,淡能渗湿,健脾宁心,二者共奏健脾渗湿之效。代赭石,《本草求原》曰:“味辛且苦,寒。入肝、胃、心胞经”,苦能降能泻,平肝降逆;旋覆花味苦辛咸,微温,归肺胃大肠经,以咸入肾,肝肾同源,通过补肾以补肝,降逆止呕,二者共奏平肝降逆之功。淡竹叶,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寒能清热,淡能渗湿,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二者共奏清热除烦之力。合欢皮,《四川中药志》言:“性平,味苦,入心、脾等经”,苦入心经,解郁安神;酸枣仁,味酸,性平,补肝、宁心、敛汗,二者共奏安神宁心之效。麦冬养阴、生津、除烦;当归补血活血;浮小麦除虚热,止汗;炙甘草用于调和诸药,益气和中。诸药合用,以疏肝解郁,健脾祛湿,养血安神,助睡眠。

【声明】:

2、在任何情况下,文章中的资讯仅供读者参考之用,读者不应单纯依靠本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对于因使用、引用、参考本文内容而导致损失、风险及纠纷,我司不承担任何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