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风化作用与风蚀作用还分不清吗?

 风吟楼 2021-04-13


一、风化作用


在温度、水及生物等的影响下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经常发生崩解和破碎
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岩石碎块或砂粒
这种作用叫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产生的岩石碎块
或砂粒大多堆积在原地
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
可分为三种类型:
物理风化作用
化学风化作用
生物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温差风化
(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
又称为机械风化。它是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其产物主要是岩石碎屑以及少数矿物碎屑。

图片
图片

(2)物理风化—冻融风化
(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

图片

(3)生物风化——根劈作用
生物对岩石、矿物产生机械的和化学的破坏作用

图片
图片
(4)化学风化
化学风化作用是地表岩石在水、氧及二氧化碳的作用下发生化学成分变化,并产生新矿物的作用。

图片
氧化
图片
水解
图片
结晶

二、风蚀作用


风在运动状态下也可以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

进行破坏,称为风蚀作用

侵蚀作用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

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典型的风蚀地貌有: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风湿洼地等


图片
图片

三、两者区别


风蚀作用与风化作用两者的区别在于
产生时间
风蚀作用大多发生在风化作用之后
对岩石的影响
风化相当于将岩石大块变小块
而风蚀一般还指将这些风化后小的变成更小
影响物体的状态
风化大多为潜移默化的,风蚀则为运动的
伴随状态
风化后物体还在原地,风蚀一般伴随着搬运


练一练


下图中的甲图是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乙图是台湾东北海岸最著名的海洋怪石“女王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片

答案:1C 2A

解析:

1.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外来作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内力作用主要表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和地震。 上海豫园名石“玉玲珑”是由外来作用形成的,岩浆喷出或侵入是内力作用,上海位于湿润地区,风力作用微弱,流水侵蚀作用较强,石灰岩是一种可溶性岩石,易受流水的侵蚀与溶蚀而形成各种形态,C对,ABD错。故选C。

2.“女王头”是台湾东北海岸“野柳公园”中最著名的海岸怪石,必然会受到海水的侵蚀,野外的岩石都会受到风化作用.而风力侵蚀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台湾在湿润地区;地壳运动属于内力作用,“女王头”是外力作用形成的。A对,BCD错。故选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