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邱瑞敏:在红色之梦开始的地方 ▸画说人生◂

 zdjphoto 2021-04-13

2021年7月1日,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百年风云变幻,不变的是,永远有一些人,站在时代的前端、心怀超越的信念,为自己、为所有人时刻准备着。

百年梦圆,那是因为在梦开始的地方,所有人的目光,都向着同一个方向。

1

图片

《中共一大会议》

210x130cm(1976年)

在梦开始的地方

所有人的目光

都向着同一个方向





2

图片

《文化教员》

90x63cm(1977年作)

黑夜给了你黑色的眼睛

你教人用它眺望光明





3

图片

《战火青春》

156x68cm(1982年作)

同志是坦途共进时的携手

更是困境中的不放手





4

图片

《大海在昭唤》

300x135cm(1979年作)

上天入海有何惧

红色家园平地起




5

图片

《苦研》

168x156公分(1984年作)

书山有路勤为径

添砖加瓦是初心





图片
邱瑞敏在画室

1
 请谈谈你的“入行”经历。
起因是与同在一条弄堂且有绘画兴趣的同学一起在晚上自学画连环画,后一起考入上海美专中专部学习,毕业后我直升了本科油画系升造,之后进入了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现为上海油画雕塑院)从事油画创作。

 
2
 是什么让你产生创作这一系列题材作品的灵感或者说冲动的?
作为专业油画创作人员,在那个年代时代要求我们反映革命的历史和现实题材,为一些博物馆创作命题画,同时经常去工矿、农村深入生活,去反映现实生活的题材和宣传画,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历史使命,我们把青春的岁月奉献了我们的艺术事业。


3
 这一组红色题材中有“伟人”也有“凡人”,能聊聊创作过程中的不同体验么?
创作“伟人”多半是接受任务,这也是很有意义的创作经历。首先是要了解历史,寻找历史资料和历史图片。在中南海创作时,还找了领导人的警卫员和秘书了解情况,为创作提供了许多具有个性的细节。常下厂下乡,还去部队当兵锻炼,不同人物形象生动鲜活吸引着我去描绘,因此从生活中来的作品定是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4
除了绘画还接触哪些艺术门类?有哪些爱好?
20世纪70年代油雕院与中国画院合并,我平时爱好练练书法,故受画院大书法家胡文遂的关心,要我每星期日把我写的书法带去他家,他指点我,为我示范,受益匪浅。


5
 未来有什么创作计划?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我已成老一辈的画家,当下有更多的时间在画室里劳作,常会把过去画的画拿出整理,同时也会画一些新画,出一些新作,画室成我个人艺术追求的自由王国。



图片

邱瑞敏

1944年生于上海,曾任上海油画雕塑院院长,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91年获上海文学艺术成果奖(合作),1993年获中国油画展铜奖,1999年获九展全国美展银奖(合作),作品被中南海、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共一大纪念馆、中共四大纪念馆、中国美术馆、中华艺术宫、江苏省美术馆、国家大剧院、龙美术馆等收藏。

文编 | 刘莉娜

美编 | 潘华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