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派油画名家:张充仁

 悲愤的公牛 2022-07-23 发布于安徽
图片

  海派名家  

·   海派油画:张充仁   ·

张充仁(1907—1998),上海人。中国现代著名美术家、教育家,于油画、水彩画和雕塑等方面的造诣都很深。早年学习于土山湾印书馆,后留学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归国后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私人绘画、雕塑教学工作室“充仁画室”,是上海早期绘画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曾为密特朗和邓小平塑像,堪称一代雕塑大师、中外文化交流使者、现代中国雕塑艺术奠基人之一。历任之江大学教授、上海美专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秘书长、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主任、上海油画雕塑院名誉院长等职。

图片

 《比京风景》 尺寸不详  油画  1931

图片

油画《哥萨克》黑白照片  60×45cm  1931

1907年9月25日,张充仁生于上海徐家汇,当时一个天主教聚集之处。祖籍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名医世家。父亲张少圃是个木雕艺人,母亲则擅长刺绣,能绣一手很好的花卉、人物。张充仁耳濡目染,自幼酷爱绘画。1914年入学天主教创办的上海徐家汇类思小学,历年图画考试名列前茅。1918年全校绘画比赛获第一名,初小毕业。1919年,高小期间,收藏西洋明信片,临摹西洋画,于校长田中德学习绘画技巧。

1921年进土山湾印书馆照相制版部,学习摄影和制版。受到爱尔兰画家安敬斋教授法语和素描,为张充仁的艺术人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22年,从外太公马相伯学习书法及古典文学。1925年为上海徐家汇话剧团绘制布景。1926年,开始学习油画。为徐家汇自然博物馆绘制一批环境风景画;为徐家汇天主堂画历任院长肖像十几幅。

图片

油画《倦意》黑白照片  尺寸不详  1931

图片

油画《背影》黑白照片  尺寸不详  1931

1928年入和合电影制片厂,当绘景工。不久转入上海《时报》馆,任《图画周刊》编辑。业余兼课,于谭容圃家教授绘画。1929年,与张蓬舟等创办上海美社。1930年,与比利时驻上海领事馆洽商赴比留学计划。1931年8月启程赴比留学,10月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油画高级班,师从巴斯天(Alfred Bastien)教授,成绩优异,获中比庚款助学金。1932年9月,转入雕塑高级班。1933年1月,皇家美术学院举行大赛,油画《休战前夕》获奖,布鲁塞尔市长授奖;4月,中国驻比使馆颁发“三育奖章”,雕塑作品获皇家美院雕塑赛第一;8月,赴巴黎写生。1935年,油画《凉风动荡》代表皇家美院参展万国博览会。

图片

油画《山泉戏泳》黑白照片  尺寸不详  1932

图片

油画《凉风动荡》黑白照片  尺寸不详  1933

图片

油画《休战前夕》黑白照片  60×45cm  1933

1934年,结识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协助编绘连环画《蓝莲花》;6月,雕塑毕业成绩第一名,皇家美院颁发雕塑家证书,获比利时国王亚尔培金奖布鲁塞尔市政奖章;8月,为迎接比利时世界博览会,协助雕塑家马林塑巨型像,后置于布鲁塞尔百年宫额顶。1935年获皇家美院装饰雕刻赛第一名,惋辞皇家美院挽留其入籍比利时之意,决定回国;7月,离别比利时,赴英、荷、德、奥、意考察,一路写生创作;11月,归国抵沪。

图片

《赤子》 60×45cm  油画  1933

图片

 《遗民》 60×45cm  油画  1937

1936年,与徐悲鸿、周碧初等共同发起西洋画会“默社”;2月,在上海文协会举办“张充仁归国展览会”;4月,创办中国第一个私人绘画、雕塑教学工作室“充仁画室”,承接绘画、雕塑业务,教授学生,历时三十多年。充仁画室先后培养了学生300多人,才子遍布海内外,其中较著名的就有:严友人、邱瑞敏等,为我国绘画、雕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充仁画室的门是敞开着的,甚至美专毕业学生也会前来学习。当时的张充仁是靠学费维持生计,但是却收了许多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也许出于对自己身世的思考,他有时更加关照这些“穷学生”。空闲之余,他还会带学生去复兴公园、郊区写生,先画一张示范作品,有时是油画,更多的是水彩画。

图片

《恻隐之心》 170×250cm  油画  1939

图片

《上海大沽路菜场》  尺寸不详  油画  1944

图片

油画《满目疮痍》  尺寸不详  1946

1938年,任之江大学教授。1940年,捐款比利时红十字会,支援比国反法西斯战争。1941年于南京路上海西青年会举办张充仁雕塑绘画展。1943年,上海大新公司举办张充仁绘画雕塑展。1946年,任上海美术会理事。1947年,上海美术馆筹备处成立,任设计委员。1950年,为北京革命历史博物馆创作多幅中央领导人油画像。

1951年获上海人民英雄纪念碑征稿第一、二名。1954年加入华东美术家协会(后中国美协上海分会)。1960年出席全国文艺工作者第三次代表大会。1962年,任中国美协上海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1965年,调入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任创作干部。1966年起,受文革影响,时常下乡体验生活与被安排任务创作。1977年任上海市第五届政协委员。1979年任上海画院油画雕塑创作室主任。

图片

《静物》 尺寸不详  油画  1948

图片

《鲁迅》 79×61cm  油画  1950

1981年应比利时国家电视台邀请,出访比利时,重访母校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1982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美术研究室主任。1984年任上海市文联委员、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名誉主任。1985年受聘为“上海艺苑”顾问;6月,应法国文化部邀请赴巴黎讲学,应法国艺术收藏馆之请,特为自己雕塑了一只右手,与毕加索、罗丹的“手”,一同为该馆永久收藏,全球艺术家获此殊荣者仅此三人;陆续完成自1983年起编的《中国古代雕塑》《中国水彩画》《中国画概要》《中国画技巧》《中国名画家与名画》等多篇教材;7月应邀访问瑞士;11月任上海油画雕塑院名誉院长。

图片

作品信息不详

图片

作品信息不详

1986年,应邀于巴黎吉美东方博物馆举行第四次讲座,并与法国文化部签约;9月,布鲁塞尔比中文化协会和巴黎法中文化协会先后举办张充仁八十寿诞庆典。1987年,于巴黎总统府为密特朗总统塑像;入法国籍,定居巴黎。1992年9月,上海美术馆举办张充仁85寿辰庆祝活动;上海电视台拍摄《塑人塑己塑春秋》专辑。1993年,回上海创作《邓小平》。1998年10月8日,病逝。安葬于巴黎诺象公墓。中国美术家协会特致唁电哀悼。法国、比利时、瑞士、摩纳哥等国发布讣告及新闻报道。

图片

作品信息不详

图片

作品信息不详

虽说张充仁的艺术生涯后期以雕塑创作为主,然而,即是早期的绘画创作,已经具有非常高的水准,其艺术的领悟与创造能力无不让人拜服。留学归国后创办的“充仁画室”更是直接产生了对上海乃至全国绘画发展的推动力。

张充仁是享誉国际的艺术大师,是中华儿女的骄傲,无论其雕塑与绘画在国际上都得到了认可。当下国内对于张充仁的普识度远未达到应有的国际认知度,我们理应更深入的挖掘张充仁的艺术成长历程和体味他的艺术创作思考,以及立于他的时代思考艺术创作源泉,将张充仁遗留给我们的艺术财富加以应用。

图片

《楼影波光》 35×27cm  纸本水彩  1935

图片

 《艺术荟萃处》 33×27cm  纸本水彩  1935

图片

《上海城隍庙》 38×27cm  纸本水彩  1937

图片

《户口米》 39×30cm  纸本水彩  1937

图片

《青岛海滨松石岸》 28×39cm  纸本水彩  1958

图片

 《黄浦码头》 28×38cm  纸本水彩  1958

   张充仁相关旧照   

图片

青少年时期的张充仁

图片

油画高级班同学合影

图片

张充仁与隆波教授

图片

张充仁与比利时连环画家埃尔热

图片

任《图画周刊》编辑的张充仁

图片

张充仁在上海画院门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