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寿见闻#走进土山湾博物馆

 徐汇老寿oykxhg 2021-12-10

据称土山湾博物馆从2010年6月“博物馆日”就开馆,我好像还是2012年后才去参观过,那时边上还是职业学校,因为不能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仅仅在特定的日子里开放一个局部的空间,前段时间因为要写清楚雕塑家张充仁的内容,特此再次前往,详情敬请点击:读《忆充仁画室》后的探访

进入正门,即是玻璃幕墙的牌楼厅,只见一座气势恢宏、浑穆巍峨的中国牌楼在金色的秋阳映照下,弥散出浓厚的古朴典雅之气。整个牌楼高5.8米,宽5.2米,雕工精湛、装饰华美,飞檐翘角,拱榫相连。上为蟠龙吐珠,下为狮子嬉戏,正中间金字匾文为“功昭日月”,后面为“德并山河”。上下均为木刻古典戏文,人物栩栩如生,场景惟妙惟肖。此牌楼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世博会及1933年在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两度展出,誉满展会,艺惊全球。后留存在欧洲,2009年在上海世博会举办前终于回归故里。经过整修后,现已成为土山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思原编译馆收藏的徐家汇老地图。

说到土山湾的内容肯定绕不过徐光启,绕不过宗教对上海、对徐家汇的影响。

从上海的城市发展可以知道上海是由最早的松江府、华亭这条线发展而来,也就是在徐家汇的西南方向顺河流而下,现在开挖的广富林遗址一下子把上海的历史向前推了五千年,而青浦区崧泽文化和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则是新石器时代遗址,年代更加久远,它也是目前上海的西面,而在徐家汇周边另一个上海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址位置是法华镇,可见徐家汇的发展并不是凭空而来的,按记载1832至1837年间,江苏巡抚民族英雄林则徐率民众疏浚蒲汇塘等河道堆集淤泥而成,所以靠近现在的漕溪北路、蒲汇塘一侧就被称之为“土山湾”。

思原编译馆收藏的土山湾老地图。

早在400年前(比土山湾更早),我们现在称之为“明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中西文化交流先驱”的徐光启在远离他在上海老城中乔家路的九间房来到这个肇嘉浜、浦汇塘等多条河流汇聚的远郊,把这里当作陶渊明的“桃花源”从事农耕试验,并著书立说。由此这也成为徐氏家族后裔聚集地,清康熙年间民间就把此称之为徐家汇。

此后数百年,后人继承了徐光启、利玛窦(MatteoRicci)开创的“西学东渐”、“中学西传”事业,一系列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出版、慈善和宗教机构在此次第兴建。至二十世纪初,徐家汇已具规模,成为文化重镇,继而成为海派文化之源。

曾经的教会学校

有一点很清楚,徐光启是一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于是他的到来给这里平添了不少宗教的氛围和场所。于是这所由传教士们兴办的孤儿院传习所能够在这里顺利的发展也就不奇怪了。

上海的教区地图


土山湾大事记

孤儿教育

毕业证书

如今我们把土山湾的成就称之为“土山湾文化”,称之为“中国西洋画的摇篮”然后为了配合世博会的“海纳百川”的主题,2010年6月土山湾博物馆正式开馆了。

正如我们现在对租界对于中国甚至于对中国革命的影响一分为二来剖析一样,也把宗教势力对中国的影响需要一分为二,最早的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着间谍的勾当,在鸦片战争时期起到了先头部队的作用,而后续我们了解到大量的传教士在上海开设医院、印刷、传媒,兴办学校等等,这都给了上海这座城市迅速打开了一扇面向世界的窗口,迅速了解和接受了西方文化,这就是如今经常提到“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源头。

珂罗版印刷机

玻璃画

彩色玻璃雕花橱

我们一些喜欢老建筑的朋友看到老建筑的彩色玻璃都会问一句:是“土山湾”的吗?可见大家对曾经镶嵌在老建筑中的彩色玻璃时都希望看到“土山湾”的原作。另外“土山湾”又以图画间最为著名,后人都习惯称之为“土山湾画馆”。最不容忽略的就是雕塑大师张充仁,他就是“土山湾”可追溯的代表性人物。

在孤儿院授课的工艺大师

雕塑工坊

早年有记者拜访著名雕塑家张充仁先生时,曾问他此生对他影响最大的是什么?这位性格儒雅、为人谦和的老人深情地答道:土山湾。一个已消失在岁月云烟中的所在,使一位艺术大师如此缅怀眷恋,其内蕴的历史魅力无疑是相当丰富而深邃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