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贩子 文/王仲翔

 泽潝先生 2021-04-13
        南边的两个老小区前一段时间列入了上海旧城改造项目,其实就是动迁了。那是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工厂宿舍楼,房屋低矮而破旧,层高二至三层不等,户户都有违章搭建,无独用的厨卫。这属于二级以下旧式里弄,上海市政府要消灭的没有历史保留价值的棚户区。    

        居住在这里的多数人是退休老人。年轻人住不惯这样的低矮、拥挤、逼仄的地方,宁愿花钱出去租房。于是,空出来的房子就租给了外来户。其中最破旧、租金最低廉的房子承租人,都是外地来的菜贩子。   
  


        刚退休回上海定居时,这两个小区里上午就是农贸集市。从天不亮开始,那些菜贩子们就开始在自家门口抢地方出摊了。吆吆喝喝,乱得很。抢不到地方的,就骑了三轮车或拉了板车,这里站一会儿,那里站一会儿。也有直接到马路上去的。价钱比正规菜场便宜很多,所以生意好。

        到时近中午,基本没生意了,他们的菜也卖得差不多了,于是纷纷收摊,烧饭,吃饭。小区里就留下一地拉圾,包括杀鸡杀鱼留下来的脏东西。这一片的环卫工人每天要操祖宗八辈地大骂,但永远也无人接茬。隔天照旧。    

        小区里的老住户也吃不消,不断向街道反映,不断有有关部门的人下来察看。采取的办法就是每天派城管过来管一管,不准摆摊。但一点用也没有。你不能24小时盯在这里,菜贩子们可是住在这里的。    

        我天天到后面小区去买莱,同样的东西,当然是拣便宜的买,所以天天同那些莱贩子接触。听他们的口音,同皖北的差不多,一问,原来都是来自苏鲁豫皖四省接合部的。
    

图片


        卖蔬菜的最多的来自江苏邳州,过去叫邳县,属徐州市。其次是来自山东临沂。卖海鲜的灵璧人居多,老家在灵璧县北部农村,靠近徐州。卖水果的有安徽砀山的,河南永城的。还有卖活鸡活鸭的,是阜阳那边的。    

        这些人,大多在上海坚持了多年。先是一个人来探路,生意做得可以,便叫老婆过来一起干。再过几年,把小孩也接过来了,有的干脆在上海生孩子。而上面老的如果还做得动,也过来帮忙带孩子看摊位。再接着就把亲戚朋友邻居都带过来……    

        有一家山东临沂的,先是老头一个人,在小区里租了个门面,卖大饼,很厚实,一元一个,算便宜的。后来把儿子叫来做,自己做豆腐。儿子技术不行,每一炉都要掉下来几只大饼烧焦报废。后来发现卖菜省事,于是他和爹卖菜,把老婆叫来做豆腐。再后来,小姨子也来了,卖豆腐带卖菜,又把边上两个门面租下来了。    

        不少菜贩子买了二手的面包车,主要是进货方便,回老家也方便。我同他们闲扯,用宿州话。他们问我是哪儿的,我说是宿州的,他们说怪不得,听说话很近。我告诉他们其实我是上海人,但在宿州过了四十年,他们就很难想像,因为他们不过也就四十上下,一下子成了我的晩辈。他们想不出四十年前到底怎么回事。 
   

图片


        有一次到一个怀远人那里买鱼,摊主有个儿子,天天一起忙活,这天只有摊主一个人。问他儿子咋不来帮忙杀魚,他说昨夜喝多了,还在睡。我说你们怀远人喝酒太厉害。他说你怎么知道的?去过怀远吗?我说非但去过,我就是宿州的。他说怪不得。    

        同菜贩子们熟了以后,他们是很願意帮你忙的。一次与卖海鲜的灵璧人说,我有块大的灵璧石放在宿州,不知如何搬到上海来。那个老板娘马上说,你下次跟我们车回去,帮你装好石头,一下子拉回来了。

        还有一次晚上路过一家菜摊,见有刚进来准备第二天一早卖的蔬菜,就买了一些,因为蹲着拣,钥匙掉了也不知道。买好菜走出老远,那菜贩子追上来说,你看钥匙丟了吧?一摸果然。忙回去,一看还在摊位前。    

        因为大量菜贩子的存在,这个地方的环境卫生治来治去总是无法彻底解决,即使后来专门建了一个菜场,要求菜贩子们都进场,但因为要付不低的摊位租金,大部分菜贩子宁可打游击也不进去。只要有需求,他们就能存活下去,而想买便宜菜的居民太多了。    

        一直到旧改方案出来之后,这片小区将消失了,这些菜贩子看是撑不下去了,于是大部分都陆续搬走了。剩下一小部分在附近不列入旧改的路段租间小门面,吃住做生意都在里面,还是当菜贩子。我天天还是在他们的店面之间转悠。他们的菜价依然是便宜。

图片


        前些天竹笋大量上市,菜场里六七元一斤,他们十元六斤,样子难看点,泥多点,但肯定比菜场里便宜两三倍。所以这些小店天天上午挤满顾客。虽然门面的租金要比原来小区里租金高很多,但赚头还是不少的。

        我天天看上海电视台新闻时,注意到画面下方有当日农副产品批发价,心里就有数了。同时我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不少上海人下岗后宁願无所事事吃低保,不舍得出点力学学外地人的样挣点辛苦钱?这可是不低的收入啊!别看那些菜贩子穿着一点不讲究,可说不定早就在市区买下商品房了。    

        早年间,上海开埠之后,上海的土著有多少呢?不就是大量江浙两省的人涌进来了吗?当年他们也是土头土脑的,在上海慢慢地打拼,又把老婆孩子接过来,渐渐挣下了一份产业,成了有身价的上海人,变得越来越洋气了。

        百年流逝,眼前这一幕似乎又在重复,不过涌进上海的,来自更加广阔的地域。再过若干年,他们是又一代新上海人!

图片



编后长短语一一
        编完这篇《菜贩子》,留下的印象似乎并不是"菜贩子"艰难困苦生存过日子,而是"菜贩子"辛苦挣钱做新上海人,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菜贩子"的理解、赞赏和希望。换言之,《菜贩子》叙写的是"人事",寄托的是"情感"一一摆摊小区面临旧房改造,作者相信"菜贩子"会另谋生路;摆摊小区脏乱差管理不到位,作者窃知"菜贩子"脸皮厚有对策;摆摊小区生意好价便宜,作者更是天天光顾蹓跶;摆摊小区铺位厚道拾遗不昧,作者又萌意委托运回灵璧石……这是缘于何样的纽带?大家是否注意到文章里提到,"菜贩子"一下子成了自己的"晚辈",这点睛之句提知我们:"菜贩子"是自己的老乡,自己天天去逛"莱市",既为买新鲜肉菜,也为听土话叨语,念"乡情"之所属,近"乡亲"之所愿,不妨再把《菜贩子》用皖北话来诵读一下,句句段段都是耳熟的"乡音"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