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置身于宁静 2021-04-13

洞房花烛夜,生死杀戮时。多年以后,亨利成为法国波旁王朝的开国之君,每当他想起圣巴托罗缪之夜,一定还是心惊肉跳、毛骨悚然。

那个疯狂而血腥的夜晚,整个巴黎城仿佛就只剩两类人,一类杀人者、一类则是被杀者。

数千名士兵和警察像割韭菜一般,有组织地屠杀胡格诺派新教徒,数万名天主教市民则涌进胡格诺派教众的住所,将昔日的邻居、客户赶尽杀绝。许多受害者还在睡梦中,行凶者就已动手,杀人后剥去死者衣服,将尸体丢进塞纳河。此后很长时间,人们都不敢吃那河里的鱼……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反映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油画作品

可问题是,同为一国民众,究竟有何深仇大恨,竟激起如此疯狂杀戮?作为新教徒的亨利四世,又为什么要来到天主教徒占多数的巴黎,当上了新郎官?当晚,他是如何从杀红眼的暴徒手里,留下性命的?

01 甜粽子·咸粽子

要破此题,先得说说天主教和新教那些事。

所谓“胡格诺派”,又译作“雨格诺派”,本意是“日内瓦宗教改革追随者”,其实就是基督新教中的加尔文教派。这一教派的特殊标志——胡格诺十字,至今仍为法国新教教会的标志。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胡格诺十字

通常认为,德意志人马丁·路德在1517年发起了宗教改革,此后,基督新教便从传统的罗马天主教中分离出去。不过,崇尚自由浪漫,号称“春天上班、夏天度假、秋天罢工、冬天过节”的法国人,当年在求新求变上,并不居人后。

早在1508年,法国教士勒费弗尔就曾发文,反对罗马教廷对《圣经》译本的垄断,还在宗教思想和宗教仪程上有所创新。后来,勒费弗尔甚至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宣扬他的新宗教思想,还公开指控教皇为“反基督者”。由此,后世历史学家评价道:“在路德之前6年,可敬的勒费弗尔·德·埃塔普尔就已经在巴黎宣讲路德主义了。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家加尔文

马丁·路德之后,法国人加尔文于1536年发表了著名的《基督教原理》,成为新教加尔文派的创始人。后期,加尔文常驻日内瓦,该城也就成为了“新教的罗马”,胡格诺派是“日内瓦宗教改革追随者”,由此而来。

新教和天主教,本来出处同源,正如16世纪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所言:“只有一个耶稣基督……其余一切争议都是小事。”但二者日后为何又爆发了激烈冲突呢?最初,当然还是因为教义的分歧,这就好比咱们中国人,都是吃货、都要过年,但是粽子该吃甜的还是咸的,小年到底过腊月二十三还是腊月二十四……一言不合,这友谊的小船也是说翻就翻。

不过,宗教一旦揉进政治因素,成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局面马上就复杂了……

02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从教义上看,加尔文教派能更好地反映资产阶级在经济上发家致富、政治上伸张权利的意愿,因而深受当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拥护,这不足为奇。不过,法国南部的一些大贵族也加入了“胡格诺派”,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了。

近代至今,法国一直是个中央集权制国家,出现过“太阳王”路易十四、“战神”拿破仑、“老虎”克里孟梭、戴高乐等等强势领导人。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权力是历代法国国王与封建贵族不断斗争,几百年间逐渐扩充的。

在基督教笼盖四野的欧洲,一些封建贵族力图保住自己的蛋糕,便选择投身这股新兴宗教势力,利用加尔文教义中谴责专制暴君的思想,借以对抗王权或者敌对派贵族。他们也被讽刺为是“政治上的胡格诺”。

但首先挑起争端的,还是势力占优的天主教贵族。1562年3月1日,大批新教徒聚集在瓦西镇,举行宗教仪式。天主教派的吉斯公爵率兵突然发动攻击,现场死伤100多人,史称“瓦西惨案”。由此,法国各地掀起了屠杀胡格诺教徒的狂潮,而胡格诺这边,自然也要以牙还牙,一场持续几十年的内战就此爆发,这就是所谓的“胡格诺战争”。

在宗教光辉照耀下,新、旧教派两大阵营都信仰坚定、意志坚决,一方笃信“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一方则在名义上“奉旨讨逆,平灭黄巾贼寇”。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东汉黄巾军起义就是以宗教为由的政治斗争

更别提那些虎视眈眈的邻居们,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纷纷介入。英国、尼德兰、德意志新教诸侯支持胡格诺派,西班牙和罗马教廷力挺天主教派,至于法国王室,则是从集权和平衡的角度,去把握倾向性。战争局势也因此错综复杂,绵延不断。

每次激烈血战、精疲力尽之际,双方都会像模像样地举行会谈,也都能达成若干协议,但往往墨迹未干,各自舔舐伤口,拉来外援,就又扑上去撕咬。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胡格诺战争形势

这期间,法国王室也出台过敕令,给予胡格诺派适度宗教自由和有限的自治权,但几番颁布,几番又被战火吞没。眼见局面失控,法国王太后凯瑟琳拿出了新策略,这一招在欧洲是一大创见,但对中国人来说却不陌生,那就是——和亲。

03 圣巴托罗缪屠杀夜

今天看来,“胡格诺战争”根本就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法国内战,实力派诸侯对外抵制王权、对内争权夺利,不死不休。其中,胡格诺派以孔代亲王、纳瓦拉国王等贵族为代表。

凯瑟琳太后的策略,就是安排自己的女儿、天主教徒玛格丽特与时任纳瓦拉王储、新教徒亨利·德·波旁成婚,这样既能拉拢地方实力派,稳固王权统治,又可以通过两派联姻,实现国内和平。

经过前期紧张的谈判与运作,1572年8月18日,婚礼隆重举行。新教徒们从全国各地赶来观礼,大家尽情狂欢——胡格诺派领袖已成为当今国王的妹夫,新教在全国范围内的合法化还会远吗?

但梦想破灭在8月22日。胡格诺头面人物、海军上将科利尼被人刺杀,身负重伤。种种证据表明,这是凯瑟琳太后指使一位天主教狂热分子干的,目的是摆脱科利尼对朝政的影响,阻止其蛊惑国王,出兵支援尼德兰独立战争。事实上,婚礼过后,确实有大量新教徒仍滞留巴黎,就是准备响应科利尼的号召,奔赴尼德兰,对抗天主教大国西班牙。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当时权倾朝野的凯瑟琳王太后

这场不成功的刺杀,却成功撕开了旧日伤疤,天主徒和新教徒又开始相互谩骂攻击。胡格诺派要求严惩凶手,情绪也越来越激昂。巴黎成了随时会喷发的火山口,那些滞留的新教徒,就像滚滚岩浆。

关键时刻,铁腕的凯瑟琳说服了儿子查理九世,下令执行对新教徒的屠城计划。8月24日凌晨,以教堂钟声为号,吉斯公爵和王弟安茹公爵率军展开突然袭击,将包括科利尼在内的12名胡格诺领袖全部杀死。而早些时分,巴黎天主教市民已在胡格诺教徒的住处,标记了白十字符号。这些胡格诺人,都将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被定点清除,绝无生还可能。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王太后事后查看现场

荒诞的是,8月25日正是法国的圣巴托罗缪节,而8月24日,就如同春节前的除夕一样,全国都要组织盛大的狂欢活动,但就在1572年的这一天,却偏偏发生了疯狂的大屠杀。这个夜晚,就是后世所谓的“圣巴托罗缪之夜”。

据最保守的统计,“圣巴托罗缪之夜”的遇害者有2000多人。此后,大屠杀波及全国,当时仅有1800万人口的法国,死难者大概就有7—10万人,足见当年的举国癫狂!直到两百多年后,启蒙运动大师伏尔泰还对此痛心疾首。

不过,就在那一晚,有一位胡格诺派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就是新婚燕尔的亨利·德·波旁。

04亨利打亨利打亨利

圣巴托罗缪之夜,亨利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这也是科利尼上将的选择,据说,海军上将在被杀时“表现得像一名圣徒”。但亨利却选择了另一条路,他狼狈求救于自己的妻子,向国王和太后苦苦哀求,最终,以抛弃新教信仰,当场改宗天主教为条件,保住了性命。

此后,亨利便被软禁在卢浮宫。

那段时间,对亨利来说,真是忍辱负重,暗无天日。事变几天之后,国王查理九世与天主教贵族们搞了一场“胜利游行”,也裹挟亨利一同前往,而终点,就是塞纳河畔悬挂科利尼等人尸体的绞架。尚在新婚蜜月的亨利,面对此情此景,感受人生之大起大落,真不知当年是何表现?

事情到此地步,已是天下大乱。

两年后,查理九世去世,王弟安茹公爵即位,是为亨利三世。又一年多之后,亨利·德·波旁从巴黎出逃,马上改回新教信仰,公然裂土分疆,对抗中央政府。在法国北部,则有吉斯公爵组织的“天主教神圣同盟”,自行征税募兵、杀伐决断,俨然成了“国中之国”。

然而讽刺的是,1584年亨利三世的弟弟,继任安茹公爵弗朗索瓦去世,除国王以外,王室的男丁至此就死绝了,拿族谱来一盘算,纳瓦拉国王亨利,作为国王的表兄弟兼妹夫,竟然是血缘最合适的继承人。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王室关系简图

如此一来,同样沾亲带故,也觊觎王位的吉斯公爵亨利·德·洛林不干了,撕下了一贯“尊王攘夷”的假面具,与法王亨利三世爆发了冲突,而胡格诺派的亨利那边,自然也还要继续打。这就出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一幕:亨利打亨利打亨利,史称“三亨利之战”,详见下图。不过也没办法,在欧洲,人名是稀缺资源,一大家子人共享一个名字实属正常,就这么彪悍。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三亨利之战简图

长话短说。

1588年,吉斯公爵亨利占领巴黎,法王亨利仓皇出逃,吉斯公爵自认监国。同年12月,战场上的失败者亨利三世,派人在卧室里刺杀了吉斯公爵亨利。然而报应不爽,仅仅一年后,一个狂热的天主徒又刺杀了亨利三世。

三个亨利折了俩,只剩当年那个在刺刀下瑟瑟发抖的新郎官亨利,即位为法国国王,称亨利四世。这就是著名的法国波旁王朝的开始。

不过,亨利四世能把这一地鸡毛收拾干净吗?

05 抛弃信仰,只为“晚上吃鸡”?

历史证明,亨利四世是一个识时务、知隐忍的人。他的一生中,曾经两次改变信仰。第一次,是圣巴托罗缪之夜,只为忍辱偷生,以图恢复。此后在巴黎被软禁三年多,他像越王勾践一般,深藏不露,寻机出逃。后来“三亨利之战”爆发,他又不计前仇,向当年大屠杀的刽子手:时任法王亨利三世伸出援手,同舟共济,坐实了王储之位。

1593年7月,已经成为国王的亨利四世第二次宣布改变信仰,在圣丹尼大教堂举行仪式,正式改奉天主教。与上次不同,此番是亨利的主动行为,毕竟法国90%的人口都是天主徒,个人的信仰再坚定,但作为一国之君,再咬定自己的“青山”不放松,就不合时宜了。

当然,新教徒那边也要有个交待。1598年,亨利四世颁布《南特敕令》,一方面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另一方面却又准予胡格诺教徒合法化,特别在担任公职方面,两派享有同等权利。现代社会的一种普世价值,也就是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便由此发端。同年5月,法国主动与西班牙议和,平息了外部干涉势力,至此,迁延三十余年,兵连祸结的胡格诺战争终于结束了。

亨利四世在位二十余年,名曰守成、实为开创,对内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生产,积蓄了国力,对外大力推进海外贸易,成立东印度公司,殖民魁北克,使得法国恢复成为一个欧陆强国应有的样子。日后,他的孙子路易十四成为煊赫天下的“太阳王”,法国成为欧洲霸主,都是自此肇始。

“胡格诺战争”中的亨利四世:隐忍负重之人,结局都不会太差

亨利的好孙子“太阳王”路易十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的近邻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就在胡格诺战争之后几十年,因为同样的宗教纠纷,同样是内外各派势力争权夺利,爆发了著名的“三十年战争”,打得国家七零八落、名存实亡。直到两个多世纪后,德意志才真正统一,成为欧洲强国。亨利四世对于法国的历史贡献,由此反衬,可见一斑。

亨利四世有一句名言:“要让农民们每个周末每家锅里都能有一只鸡”,后来他差不多也做到了。这句话作为一句改善民生的政治名言,后世被广泛引用。例如大萧条前夜的美国总统胡佛,就曾预言,美国人民将会“每家锅里有一只鸡,车库里停两辆车”。

你可以说,是亨利四世当年抛弃个人信仰,才换来了国民锅里的鸡,但也许,一生明智而隐忍的亨利四世,他真正的信仰,正是给大家“大吉大利、晚上吃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