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的“开心花”

 袁占舵 2021-04-13

孩子的“开心花”

在新疆英吉沙县第一小学教师、山东援疆教师邵长宇的一节语文课上,学生再依热的手一会儿伸进桌洞,一会儿放在课桌上。看得出她身不定、心不静、神不安。她一直在“忙碌”着,但一举一动都在邵长宇的余光里。

邵长宇一边讲课一边观察,故意投去一个眼神,停留在她的脸部,再依热察觉到了。当邵长宇要靠近时,她本能地向前挺了挺身体;当邵长宇的眼睛即将要撇近她时,那种带着紧张与害怕的表情之下,两手慢慢靠拢,在掩盖着什么?

邵长宇若无其事地走过她的身边,看到她的双肩稍稍抖动了一下。邵长宇猜她一定在暗自高兴:躲过一劫。邵长宇斜跨一步,故意留出一个观察的夹角。邵长宇已经做好了“人赃俱获”的准备,第六感告诉邵长宇,她要有动作。邵长宇一个半转身,她一个半侧身,两人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了。此时,她的手停留在桌边上,邵长宇不动声色地把手递到了她面前,再依热很明白,只好乖乖地把还没来得及隐藏的东西放到了邵长宇的手上。

下课了。“再依热,你是怎么回事?上课不认真听讲,老是做小动作……”再依热低着头,一声不吭。一段时间以来,再依热一直心不在焉,经常走神,一堂课需要老师多次提醒。

“再依热,开学以来你的成绩一直不稳定,上课不认真听讲怎么提高成绩?”邵长宇试着缓和氛围。“你要做个好孩子,谁给你的,等会儿还给人家,要听话。”

“老师,这是我自己的,是送给妈妈的。”此时,再依热的眼泪再也兜不住了。

顿时,一种莫名的内疚向邵长宇奔袭而来,带着这份愧意,邵长宇认真地打量了被邵长宇无情没收的“东西”。

“老师,这是我自己叠的开心花。”

看着手里的“开心花”,邵长宇的脸瞬间有一种莫名的灼痛。

放学了。“哎,老师,您怎么在我家呀?”“没想到吧,老师不请自来,老师和你妈妈已经在家里等你一会儿了。这是你的'开心花’,老师要看着你亲手交给妈妈。”邵长宇郑重地把“开心花”交给了再依热。她小心地打开包装纸,两朵用一元纸币折叠的“开心花”精彩绽放。

“妈妈,这是我用零用钱叠的,送给你。妈妈,我想你了……”再依热已经13天没有见到妈妈了。妈妈双手接过女儿的“开心花”,难掩内心的愧疚和感动,默默地哭了。

“真的好感动,我平时没有照顾好孩子。她爸爸经常要驻村,一个月回家一两次,我们都以工作忙为借口,没能好好陪伴她……”说着,再依热的妈妈紧紧地搂住了孩子。

原来,再依热的妈妈是一名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每天晚上需要照顾、看护班里的学生,两周回家一次。作为一名班主任,拾起了别人家的孩子,丢下了自己的娃娃。

生命需要温暖,教育需要温情。有人说,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其实就是让一颗心依靠另一颗心,给成长以生命的温度。

“雨过天晴”,母女温馨的笑容犹如“开心花”一般灿烂芬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