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该画一个完美一些的句号

 一颗蛋unique 2021-04-13
Today is ending
2018
05
26
应该画一个完美一些的句号

成为研究生会办公室的干事已经快一年了,在这里接触到了几个不曾熟识的鲜活生命,以李前峰部长为首。人和人的相遇总是要有一些加以名状的连结点,这一次,是因为研究生会办公室。

对社团、对学生工作,我早已不陌生,带着原生理解进入上政,进入研究生会,进入办公室,不敢说还怀揣着多大的热忱,但是那种惯性的认真劲儿也不曾少一点点。其实也没有深入的想为了什么而来,好像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所谓锻炼,所谓结交朋友都不能成为理由,只是觉得,来了就一定有意料之外的东西和遇见,也夹杂着一些不必避讳的野心。

本科的时候,大一参加社团,特别精心的收着百团大战中自己中意的报名表,好好填写,对待那些表都有对待收集的票据一样热忱和仔细。于是最后不包括兴趣社团,一口气被四个社团囊括怀中,活动的,宣传的,志愿的,文稿的,我作为一个小兵奔跑在春夏秋冬里,那一年,我和社团、学生活动相遇的那一年,除了更清晰的看到自己拼死拼活的性子,对我的人生也有诸多潜移默化和骤然而来的改变。

比如写稿子,练笔的习惯从日记本中脱离出来,开始做公众号,这些都是记者团带给我的,那些在编辑部的日子里,我好像真的在文字里又活了一遍。采访写稿做视频做主持,我慢慢的触碰除了学习以外的一些可能,那些我中学时代真的少有接触过的,所以嗷嗷待哺般渴求。再说起宣传部也是满心的惦念和温暖,那里的每一个人我都了解和喜爱,我们一起做了很多超出社团,超出学生工作的事,我们在地下室里开会,画很多张手绘海报,就像认识彼此之后的日子一样五颜六色。

大二,只留在这两个地方作部长,直到大三决定去厦门大学交流终止了我的学生工作,也是有老师的谈话,希望我留下来当宣传这一块的分管主席,也是有犹豫然后坚决,不敢说是一种遗憾,至少那个当下,我做出选择的那个当下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这些囫囵吞枣我曾经有很多文字提及到,为了画一个更加完美的句号,我觉得以上的这些文字也都不赘余,这是我来到研究生办公室的背景,是我的初心,证明我学生工作其实还没有做够,虽然没有那么高尚,但是还是有自己的光热想要贡献出去。

希望下一次做选择时

                也知道自己的来路

之所以选择了办公室,最初的想法是在本科时办公室是中枢机构,各种活动都会涉及到,操心的也多些,确实想着多了解多接触多作为最后能够留任主席的,这是不必避讳的野心。可我从一来,便接触到很多迥异的部分,我觉得这种冲击是很有趣的,比一成不变要惊喜很多。

惊喜从面试开始。

记得开始前峰学长问了我很多问题,比如你毕业论文写了什么,原生家庭的影响问题等,让我宛如自己像是在经历论文答辩,他没有问我为什么选择办公室,能给办公室带来什么这些“土”问题,虽然当时的我一脸懵,但是现在想来确实是惊喜的开端。最后被杨森学长问道为什么不做宣传部的老本行,当然是不喜欢生活感一成不变的样子啊。

后来,我们也没有部门见面会,只有一个研会的总见面会,我匆匆而来,错过了和部门小伙伴一起登台介绍的机会,那天,前峰学长穿了正装,那天,认识了李风槿这个开朗的姑娘,那天,指定她写新闻稿。我又一次惊喜?!来了办公室也要写新闻稿吗,按照我的原生思维这不是宣传部要干的事情吗?又要被老本行缠身的感觉是我的第二个惊喜。

见面会结束,一起收拾会场,那天有很多彩色的气球,我看着部长就那么默默的收拾着,和我们的交流很少很少,偶然目光对上了他会很腼腆的笑。

自那以后,我有机会接触办公室的小伙伴是在国奖答辩的时候,部长安排我来统分。那一次,我认识了冯佳,因为我们是搭档。我看着在我眼前不断更迭的优秀之人站在讲台上答辩,也顺便想了想自己的来路和去程。

再后来,我慢慢发现,部长一个人默默做了和安排了很多事,他和我们多进行线上交流,把工作都已经轮流安排妥当,所以真到自己手上时就觉得很轻便。

有一次,大家要一起吃饭,终于能够一起见见面了的时候,我却因为家里的事情在天津不能参加饭局,我深感遗憾,这份遗憾至今其实都没有消解,而那次部长跟我说,只不过是一顿饭,看你怎么去定义它。我觉得部长不温不火的表象里其实蕴含着一股很笃实笃定的力量,慢慢觉得他是一个特别的人。

24.4798° N, 118.0894° E
地球某处
May.26

选择导师并成为学生助理之后,其实我对自己的生活又有了一些反思。我忙碌充实,兼顾很多事情并力求最好,很多事情是没有原因的,等到需要思考原因的时候又会是一个大冲击。有一次,部长看见行色匆匆的我,说了一句,李丹你好忙啊。

我们有机会细细说来的时候,还是在做复试助理工作的时候,我们一起坐在看台上,说了很多关于近况和以后的事情,学长说,他觉得我会变得比一个我觉得很优秀的学姐更优秀,还嘱咐我要早睡早起多运动,我至今都记得他说这句话上语边的朴实和憨态可掬。

后来,我会看到他游迹在各个志愿者身后,我走过去和他交流,他说他在看别人怎么工作,在了解工作的一整个流程,这样在别人询问他的时候,他就能够答上来帮助到别人。部长身上的闪光点总是内敛而有力。

结果第二天,我就让他失望了一小下,第二天的工作我迟到了一分钟,没看到老师的催促语音,也没看到部长发过来的语音通话。那一次,我们活动后坐在阳光下,他和我说以后不能迟到也不必早到,最好是刚刚好。

那天我很难为情,可是就是在这样一次又一次的经历互动中,我去感受加入办公室给我带来的“意外”和碰撞,甚至是有趣的灵魂。部长当然是部门的灵魂,写到这,好像是写关于和部长互动交流的汇报书一样,可是诚然,我与办公室的所有交集中,与前峰部长的最多,所以我的感触和获得也多来源于此,这一年的工作,实话说并没有给我的忙碌生活画蛇添足,而是雪中送炭。而我真正的付出也并不厚重,仅仅只是在自己能够接手的工作中认真对待,不苟一丝。

最后一次的活动应该就是参与的五四演讲比赛了,再就是在敲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可能是有一些遗憾,后来也觉得自然而然比较好,于是慢慢被释怀,比如和部长采购时才正面接触强强,知道他是山东人。无论如何好像是到了好好说一句再见的时候,而这个再见对于我来说可能还是会庄重一些,需要一些仪式感。

这可能是我学生时代学生工作的最后一次句点,以研究生会办公室的干事身份作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我最近也在反复思量选择,感谢部长的信任与厚爱甚至是推举,止步于此,是我对自己生活有了更加深入思考之后,是我对自己想要更加认真掂量之后。

我可能还是会继续发光发热,但是要把这一程当做是一个经历和记忆了。

我希望还能有一个饭局,在这个饭局里,再好好认识下大家,更加笃定的叫出你们的名字:李前峰、李风槿、冯佳、刘强强、郑强、韦倩、张曼迪、陈璐、杨光璐、孙瑜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