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尽世态炎凉的唐诗: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21-04-13

唐朝有个诗人叫王播,家住扬州,他从小就死了父亲,家境十分贫寒。年轻的时候,他借住在惠昭寺木兰院,一天到晚在寺庙蹭饭。久而久之,那些嫌贫爱富的和尚们就非常厌恶他。

寺庙都是先敲钟再吃饭,一天,王播听见钟声响了,就和以前一样走进斋堂。没想到和尚们早就吃完饭,正三三两两地回僧房,王播羞愧难当。他这才意识到人家嫌弃他,故意吃完饭才敲钟。

写尽世态炎凉的唐诗: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王播从此发愤读书,中了进士。当年的穷书生居然鲤鱼跃龙门,成了天子门生。从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一路做到了宰相,位极人臣。

在他六十岁那一年,他出任淮南节度使,成了那些和尚的父母官。

故地重游,他又走进了那个曾经带给他屈辱的寺庙。这下的接待规格非常高,和尚们热情似火,还巴巴结结地把他从前题在墙上的旧诗用碧纱精心糊裱起来。

看到前后三十年天差地别的待遇,王播感慨万千。写下了两首绝句,来抒发自己复杂的心情。

写尽世态炎凉的唐诗: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题木兰院(二首)

其一

三十年前此院游,木兰花发院新修。

如今再到经行处,树老无花僧白头。

其二

上堂已了各西东,惭愧阇黎饭后钟。

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写尽世态炎凉的唐诗:三十年来尘扑面,如今始得碧纱笼

三十年前,我到这座木兰院游览时,木兰花开得非常灿烂,寺庙也是刚刚新修的。现在故地重游,木兰树老了,不再开花了,当年的和尚们也都老得白了头。

听见钟声,我走进斋堂想和僧人们一起吃饭,却发现他们已经吃完了。他们故意吃完饭再敲钟,真让我羞愧难当啊!三十年来,为了生活,我东奔西走,风尘满面。想不到我当年在墙上题下的旧诗到现在才被罩上了碧纱。

这两首诗写尽了世态炎凉,读了让人心里很难受。古人说:莫欺少年穷。那些势利的和尚们看了这两首充满怨气的诗,不知道心里有什么感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