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可·波罗游记:没有提及汉字和茶叶?可能跟当时汉人的地位有关

 漫夜谭 2021-04-13

提起马可·波罗,人们都会听过他写过的那篇传世的游记——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是一位威尼斯商人,父亲和叔叔都以此为业。在他17岁时,跟着家族的商队去往了东方的中国。

抵达元大都时,马可·波罗21岁,因聪明谨慎、擅长辞令,深受忽必烈的喜爱,留在宫里陪侍左右。

自此,马可·波罗获得了不少权限,开始了游历中国的旅程。他的旅行大致分为两条路线,一条是保定、太原、西安、成都、昆明、大理,在进入缅甸。

第二条是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途径济南、扬州、杭州,再到泉州、福州。

由此可见,马可·波罗的足迹几乎走遍了整个中国。

马可·波罗游记的内容十分丰富,记述了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社会风貌,以及历史上的诸多大事件。

这些记录有一部分跟事实吻合,有的可能听到的传闻,对于事实有些夸大的成分。

比如,东方皇帝的王宫遍地都是黄金,措辞和记事风格有些类似阿拉伯神话故事。

然而,马可·波罗游记并不是他自己写成的。而是在威尼斯的一场战乱中被俘,在监狱中口述,由其他人写成的。

如此一来,游记中的水分可能会更大一些。

刚开始,这部游记被视为异端,直到十四世纪才被认可。

十五世纪之后,西方进入了大航海时代,欧洲的航海家和探险家,终于开始重视马可·波罗游记,并深受其影响。

十九世纪之后,欧洲学术界开始对马可·波罗游记,进行更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特别是其提到的元代地理、民族、风俗、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文化,对于补充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大价值的资料。

然而,有一点奇怪。

马可·波罗游记中没有提及汉字和茶叶的信息。

这两样代表汉人文化的标志性造物,竟然没有一星半点的记录。简直有些匪夷所思。

为什么呢?

我们不妨做一下猜测。元朝将人种分为四个等级: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

而南人才算是真正的汉人,值得是南宋被蒙古政府的各大汉人族群。在整个帝国中的地位最低。

而马可·波罗当时跟忽必烈关系亲近,平时接触到的人物都是蒙古和色目贵族。所以,地位低下的南人文化可能是被其所忽视的。

但反过来仔细推敲,也不太现实。

汉子和茶叶早在元朝之前,就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了西域。作为跨境商人的马可·波罗家族,不可能没有接触过。

这是为什么?

马可·波罗是否真的来过中国,一直都是个很受正义的话题。

据猜测,他可能本人根本就没有去过东方,而是作为商人,道听途说来的东方国度的故事,经过杜撰之后说给了别人听。

还有一种可能,马可·波罗可能去过一个相对富饶的国度,但去的根本就不是元朝。而是中亚的某个相对富裕的国家。

要知道,13世纪的人们没有成熟的世界观,算是哥伦布时代依然对全球地理知之甚少。

曾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根本就不知道什么美洲,一直将他发现的土地称为印度,而且致死都没有怀疑过。

实际上,这根本是两个方向的航线。

可想而知,两百年前的马可·波罗能有地理上的认知偏差,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他当初到过的并不是元朝,游记中的故事,可能只是糅合了中亚、东亚各国的大杂烩。研究价值也将会大打折扣。

菩提祖师到底是谁,这一细节暴露了孙悟空的前世今生

《楚门的世界》谎言铸造的意识迷宫,现时代的你是否能从中脱身?

中国瓷器:历经诸多辉煌时代,为何陷入了百年衰落?

鬼都知道:人心比鬼可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